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

第151章 杭州府,饭桌文化终结者(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1章 杭州府,饭桌文化终结者

“臣招募工人挖矿也是受到阻拦,有些矿产也受到袭击,现在也不得不停工。”

傅友文道,他倒是不怕,反而心里还很踏实。

“任怀远的话你听到了?”

朱雄英看向杭州知府李禄才,质问道:“你怎么解释?”

“大人,朝廷要成立税务司,独立收税,下官自然是不敢抗命的,那既然如此,清点境内人数那自然是税务司的事,而且,收取矿税确实是收多了,那下官也不好说话,毕竟没有权力去管。”

李禄才说着,继续道:“而且,那些矿工们,本就是没有田种的百姓,只能冒着死亡的风险去挖点矿去卖给买主谋生,现在税务司要去找那些工人去收矿税,这不是把他们逼上死路吗。”

“死了一个指挥使,你还说是民变?”

朱雄英又忽然看向王钝。

“钦差大人,那个指挥使出言不逊,骂他们是贱民,犯下众怒,而且,工人反抗暴政,不就是民变吗。”

王钝不卑不亢的回答,既然这年轻人喜欢直来直往的,那他也就不必说好话。

“那些矿场有朝廷批文吗?”

朱雄英看着任怀远。

“不知道,臣根本就进不去矿场,就被那些矿工给赶走了。”

任怀远道。

“工部开矿,跟与民争利有什么关系?”

朱雄英又问。

“原本一些小矿是一些当地百姓在慢慢开采的,可工部一来,就要大量开采,那那些百姓可不就没事干了,没事干,就没收入,没收入就没法养家糊口,可不就是与民争利?”

王钝回答。

“王钝,我可是招募工人开矿,开出每月二两银子的工钱,到你嘴里是与民争利?”

傅友文冷声道。

“你是招募工人,是说二两银子一月,可谁知道是真是假。”

王钝又道:“但是原本在开采的百姓们呢?这矿产是你工部的还是百姓的?百姓的矿被你工部抢走了,他们吃什么,这不是与民争利是什么?”

“他们也可以来做工啊,我可没说不接受他们来做工。”

傅友文反击道。

王钝也反击道:“二两银子一个月,让他们原本可以赚三两银子一月的活给抢了,你可真会算,到时候,真的开采起来,能不能给到二两银子还是两说呢。”

“你要这么说的话,怎么说都行了?”

傅友文冷哼一声。

“也就是说,你所谓的那些矿产,都是私自开采的,是不是?”

朱雄英忽然笑了,又道:“民变,就是一群没有拿到朝廷批文的人,在私自挖矿,我纠正你一点,矿产属于大明的,不是属于私人。”

“这……下官就不知道了。”

王钝一愣,然后看向杭州知府,问道:“有来衙门里报备吗?”

“有,当然都有,而且有的百姓就是自己挖一点去卖,没有大量开采,就不需要报备。”

李禄才立刻笑道。

“我记得在洪武十九年的时候,陛下就下过令,不得私自开矿,也没有放开开矿的旨意,你说的都有批文,是指哪些人?”

朱雄英看着李禄才。

“这……就是一些商人发现一些小的矿产,就来衙门里报备要批文,大的矿产下官没放,放的都是一些小矿产。”

李禄才额头开始冒汗,急忙解释了一句。

“那就是你抗命,收受贿赂,放批文给那些商人咯?”

朱雄英盯着李禄才,露出一丝微笑。

春光不外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豪门太子缠我上娃综,我吸粉无数
豪门太子缠我上娃综,我吸粉无数
关于豪门太子缠我上娃综,我吸粉无数:蓝紫是霍念北平淡生活里的意外,第一次见她他就对她产生了兴趣。开始他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对蓝紫是他的这件事势在必得,可后来他让她失望了,她转身离开,不再和自己亲昵。一向
谁偷吃了我的辣条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李傲天来到了皇朝争霸的世界。开局李傲天抄古诗,人前显圣,被大汉武帝召见入宫!本以为可以谋个好前程。谁承想,他被冠以大汉尊使身份,出使匈奴!“这波天崩开局啊。”“谁人不知,大汉使者的作用就是为了扩大国家
易如反掌
中年大佬,龙凤胎儿女找上门
中年大佬,龙凤胎儿女找上门
超级商业大佬楚毅,意外得知自己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原本心里只有事业的楚毅重心逐渐偏移。姐姐楚希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弟弟楚望是商业小天才。正当楚毅享受着儿女双全的幸福生活时,却意外的再次收获到了一份爱情
三月起源
八零警花娇又飒,高冷队长心慌了
八零警花娇又飒,高冷队长心慌了
楚隽在旅馆救下被拐卖的农村姑娘,没想到竟然是自己定下娃娃亲的未婚妻。他以为安暖无知贪财想攀高枝,将她塞进警局做临时工,想让她知难而退。没想到这姑娘不怕死人不怕血,随便一眼就能看出凶案线索,随手一点就能
月漠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一次意外,他穿越回了大唐盛世。原主双亲过世,只身来到长安投亲。谁知道刚到长安,身上的盘缠就花没了,成为流民。还正好患上重病,无法独自行走,因此被关入京兆府大牢,以免惊扰圣驾。后来他才得知,他其实是当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