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80章 又是科举
随着忽别木败退北海,原投靠鞑靼部的十来个部落纷纷派人向大明表示臣服,乌兰城及周边正式成为大明国土,修葺乌兰城的工作也开始了,经过勘察很多材料都可以在附近获得,军需局和建工局从内地招聘近万工匠到乌兰城施工。
洛阳皇宫,坤宁宫,杨兴和苏云在讨论下个月科举的数学试题,杨兴想出的比上届难一点就行,苏云有不同意见,“按你说的出题,学院二年级学生都能拿满分,你就准备找些笨蛋来当官?”
“能把账算明白就行,当官又不是当科学家,我对这些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没抱多大希望。”
“干脆考完这次,以后别考了,过两年学院的学生也要大批毕业。”
杨兴叹口气说道:“这事我也想过,但不行,现在没了科举会出大问题,要有别的上升通道给老百姓,才能取消现在的科举制度,就算是我们原来那么发达的社会,不也有考公务员吗?”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老百姓,什么事都要考虑,真是烦死了。”
“是啊!你没看我天天忙的要死,还是当初在东海岛的日子比较舒服。”
苏云一听就来气,白了一眼说道:“你忙的要死?那你是怎么让四个女人怀孕的?小三昨天还跟我说,其他人都有了,怎么就她和我没怀上。”
“聊正事你说这些干嘛,接着想题目,我觉得可以出两道应用题。”
最近三个月,梁月儿、蓉妃、柔妃和唐沐陆续怀孕,让沈思现在也想再生一个。
翌日,中和殿,许铎带着几份文书给杨兴,“陛下,这些都是这几天盐业监督队关于江南两个行省的报告,那些盐商不止在两个行省内自己闹腾,还把私盐卖到周边几个行省。”
杨兴接过文书,示意许铎先坐下,看完文书后,“许部长,看来该动手了,按新的盐业法,这些人怎么判?”
“主犯最高判二十年,从犯五至十五年,抄没家产,家人迁到西边或东北安置。”
“嗯,反正盐业法去年就开始宣传了,既然这些人头铁,那就杀鸡儆猴吧,我让锦衣卫和当地振兴军配合,务必一举拿下。”
“是,陛下。”
许铎刚走,二虎就走进来,“大哥,最近海州港和明州港有很多倭人,不像一般的倭国商人,好像打算常住在这两个地方。”
“他们有做什么违法的事吗?”
“那倒没有,就是租房子住下,也没做什么生意,每天到处逛,底下的人正在想办法跟他们混熟。”
“你把这事跟朱权说一下,要加强监视,特别是看他们接触什么人,要是接触到军队立马抓人。
看来这倭人还真是自古以来就不是好人,该找他们点麻烦了。杨兴把海军事务处的赵大洋找来,让他安排海军一师调人驻守东海岛,密切关注倭国动向,并尽快做出一份海军扩军计划书。
大明第三次科举开始了,主考是副总理高松,副考是部长秦木良和教育局长胡基。
除了数学试卷,其他的考题是:如何经营草原、海外贸易的利弊、怎样深化土地改革。
杨兴出这样的考题就是要利用科举,慢慢改变大明的读书人,想要考好成绩就别死读书。
会试过后,还是有两百多人上榜,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杨兴让教育局把一些对‘深化土地改革’这道题答的比较好的试卷送过来,想在考生里找几个对这问题有好想法的,结果教育局送来近百份。
杨兴看了几份评优的试卷,都是歌颂朝廷的好政策,让老百姓人人有地,都能吃饱饭。也不知道考官都是想的,要让他来评分,这样的试卷直接就扔了。
把一堆试卷给三个秘书,让他们从中挑出有不同观点的试卷再拿给他。
累了一天,来到长春宫吃饭,杨兴看着面前的汤,说道:“你这是要补死我啊!”
沈思端起汤,“快喝,一会我伺候你洗澡。”
“都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了,还这么想生,你是要比赛生孩子吗?”
“相公,那个梁月儿年纪跟我一样,她都能怀上,我也可以,来,把汤喝了。”
杨兴想起那句:大郎,喝药
三个秘书看了两天试卷,挑出几份给杨兴,其中有两份杨兴比较感兴趣,辽阳考生谢坤山提出大农场的诸多好处,觉得应该大力提倡,在东北和西北,甚至草原开辟大农场。
江西考生叶正奇用他的家乡举例,一家十口人分到三十亩地,最少能剩下两个人不用下地干活,要利用多余劳动力发展其他产业,建立工坊或搞其他种植,养殖。
杨兴记下两人的名字,准备看他们殿试的表现。
三天后殿试开始,题目是‘如何解放劳动力和提高生产力’,题目把很多考生搞懵了,不知道怎么解题,杨兴把两个时辰的考试时间延长到四个时辰,让政务部和国防部的食堂给考生提供午饭。
很多考生想了一个时辰,也不知道怎么下笔,到吃完饭后,杨兴把劳动力和生产力的说法作出解释,考生们才开始作答,这场殿试真是前无古人,大部分考生被这道题折磨的痛不欲生。
考官们也很痛苦,不知道用什么标准给试卷评分,杨兴给他们上了一个时辰的课,把自己上辈子有限的认知和苏云教他的一些理论跟他们说了一遍。
就这样一知半解的考官们开始给两百多份试卷评分,本来三天就要出的金榜,拖到第七天才出榜。
谢坤山排第二十二名,叶正奇第七十三名,杨兴专门看了他们的试卷,没什么出彩的观点,可能是对这个题目也是一知半解,交代了别把这两人外放,先让他们在政务部帮忙处理文书,反正俩人年纪都不大。
江南十几个盐商处理完了,许铎拿着一份很厚的文书到中和殿,“陛下,这是江南两个行省十五家盐商,贩卖私盐案件的过程和处理结果,”
杨兴接过文书,“这么厚,得看半天,你大概说一下。”
“十五家查实的制作和贩卖,最多六十多万斤,少的也有三十多万斤,主犯判十五至二十年,从犯最低判五年,共抄没家产一千七百四十多万,和很多商铺、宅院、古董字画,家人都集中关押在临安。”
“那些家人就迁到东北安置,政务部对这些钱和财产什么说法?”
“陛下,政务部是想先把财产发卖,然后归入国库。”
“嗯,那些古董字画让人先鉴定一下,比较有意义的留下,在大剧场旁边要建个‘博物馆’,到时候摆出来让百姓参观,留一千万在军需局的账上,海军那边该加点战船了。”
“是,陛下”许铎应了一声,接着说;“银行那边已经按国防部提供的名单做好存折,几十万本,接下来是移交给国防部还是银行去发放?”
杨兴考虑一下,说道:“这是大事,要有监督才行,以后战士们的月饷是要通过存折发放的,这样,国防部、银行和锦衣卫三方共同去办这件事,要把存折发到每个战士手中,顺便看看有没有吃空饷的。”
乌兰城,经过几个月的建窑烧砖和水泥,城墙外围开始砌砖,工匠们干的热火朝天。
国防部送来三千把步枪和两百门迫击炮及大量子弹炮弹,调骑兵二师回云州,许大山回洛阳,孙国带着骑兵一师驻守乌兰城。
许大山看着调令,对孙国说:“孙师长,应该调你回去才是,总部骑兵事务处要你来管的,我还想去北海看看呢。”
“这肯定是皇上的意思,你小子从进了骑兵师不是在草原就是去西域,当年你们二十多人的小队,就你没媳妇吧?回去娶媳妇生完孩子再来。”
“别开玩笑了,孙师长,娶媳妇是说娶就娶的吗?娶谁去啊!”
“这你就不用管了,皇上当年在桃花岛和东海岛帮多少兄弟娶的媳妇,办这种事皇上可是老手,快去收拾一下,尽快回去。”
许大山怀着期待的心情回到洛阳,真让孙国说中了,杨兴还真给他准备好了三个让他挑,最后挑中了秦木良的女儿,在过年前几天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