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猎人:火红眼的毒舌少年

第77章 共生X栽培X激战(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7章 共生X栽培X激战

这便是凯亚在酷拉皮卡指导下,开发出的念能力:

【共生&栽培】。

在具现化出的【温室】内,所有植物都处于无敌状态。

但同时,这个【温室】中只能存在一种植物。

具体操作步骤有三步:

1具现化出‘念种’、‘温室’和‘培育畦’(培育畦中的土壤含有‘植物の气’);

2在‘念种’种下的那一刻,凯亚发动【共生&栽培】,两条无法破坏的根须会刺穿两人的皮肤,与植物进行连接;

3至此,‘温室’内的人与‘念种’便处于【共生】状态,念种会吸取两人“气”进行生长。

这是因为火红眼状态下,凯亚催生的植物有吸收‘气’这一特质,。

‘气’会以每秒20点的速度被‘念种’吸收,以滋养其生长。

而且,两人打斗时,给对方造成的伤害也会数值化后,被‘念种’汲取。

比如扎赞给了凯亚一拳,拥有500气,那么就算它为‘念种’贡献了500气。

给对方造成攻击的同时,自己的‘气’也会被消耗。

在此期间,‘念种’会经历破土、发芽、生长的阶段。

当植物汲取的气量足够让两人都破防时,就会结算‘气量’。

如果凯亚贡献的‘气’高于扎赞,那么成熟的植物就会听命于凯亚,对扎赞触发致命攻击。

这种攻击是不可逆的,几乎是一击必杀。

具体是以何种方式攻击,那就要看具现化出的是哪种植物了。

目前,凯亚已经能具现化出三种不同的危险植物。

这看上去是一场公平的对决,但其实不然。

由于凯亚体内蕴含‘植物の气’,他的念量在转化为植物力量时具有三倍的放大效应。

这意味着,即使他的原始‘念量’不如对方,也能通过这一能力在战斗中占据上风。

简单来说,只要保证自己的‘气’不弱于对方三倍,且体术能五五开时,凯亚就必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而面对凯亚的【共生の栽培】,对手想要获得胜利。

要么就必须像尼飞彼多之流,拥有远超凯亚的‘念量’,能够无视其放大效应;要么具备超强的体术,能够完全压制凯亚,使其无法还手。

当然,这个能力也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在“温室内”凯亚无法控制其他植物,只能凭借‘念量’和‘体术’来战斗。

这一次,凯亚具现化出的‘念种’名为:corroding herbbind。

这是一种生长在林海的极度危险植物,也是他从萨里吉口中得知的。

corroding代表腐蚀,herb代表草本植物,bind是缠绕的意思。

用通用语直译过来就是:缠绕着的腐蚀草。

只需一颗种子,就能催生出上百片如同海带般的腐蚀草。

这些叶片的内侧,覆盖着无数的吸盘,每个吸盘内都藏着100多根细小的尖刺。

一旦在‘温室’内成熟,这种植物便会迅速将贡献低的一方包裹成一个紧密的植物茧。

叶片上的吸盘在接触到肉体的瞬间就会激活,紧紧附着在皮肤上。

而那些尖刺在刺破身体后,会分泌出一种强效的酸性物质,迅速吞噬肉体、骨骼甚至器官,在消耗宿主的生命力时造成极度痛苦。

吸食完毕后,叶片形成的茧便会散开,恢复常态,而被吸食的对象往往连一根头发丝也不会留下。

pay的小秘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书了,谁还稀罕当平妻
穿书了,谁还稀罕当平妻
穿书炮灰+团宠+爽文+女强宋若臻穿书了,穿成男主的早死前妻,万贯家财让男女主过得一生荣华,就连全家都成了对照组全员惨死。穿到成亲当日,两辆花轿一同进门,分明是手握婚书的名门正妻成了平妻不说,还成了对她
季微微
换师尊后她转修无情道,全宗门跪了
换师尊后她转修无情道,全宗门跪了
谢琉音自小就知道,她比不过妹妹谢明珠。爹娘喜欢谢明珠,将她这个大女儿弃如敝帚;师尊喜欢谢明珠,把她这个唯一的徒弟视作无物;宗内同门喜欢谢明珠,反过来斥责她这个姐姐斤斤计较。这一切,谢琉音都忍下了……直
佚名
夫人被逼签了离婚书后,傅总后悔了
夫人被逼签了离婚书后,傅总后悔了
温凉得知自己怀孕那天,傅铮的白月光回国了。她拿着孕检单只换到一份离婚协议。结婚三年,她终究没有让傅铮爱上她。她如了他的愿,签了离婚书,带球跑路。却又被他禁锢在怀,“怀了我的种,想跑哪去?”她满心欢喜以
雪萝
穿越以后,我娶了美艳宗主当老婆
穿越以后,我娶了美艳宗主当老婆
他是一个来自蓝星的重生者。990年前他在蓝星被大货车撞死后,重生为龙玄大陆一个肚子里的胚胎。他的父亲是某个小山村的村长,山村里所有的人都听他这个村长的话。而他如今的妻子则是他幼时便相熟的青梅竹马。后来
佚名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一次意外,他穿越回了大唐盛世。原主双亲过世,只身来到长安投亲。谁知道刚到长安,身上的盘缠就花没了,成为流民。还正好患上重病,无法独自行走,因此被关入京兆府大牢,以免惊扰圣驾。后来他才得知,他其实是当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