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第八十二章 抵达沈阳(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八十二章 抵达沈阳

马车缓缓地通过了高大的城门楼,队伍进入沈阳没有引起多大关注,朱瞻基方把思虑收回,这一陈子他想了很多,虽然说朝堂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他预先设想的很多措施也没有落到实处,但是已经基本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消灭了瓦剌和鞑靼,辽东的基本盘已经相当稳固,为了子孙后代计,还是要继续改革,形成一个稳固的局面。

有人说隋朝之所以这么快灭亡,是因为得罪了关西门阀世家势力,古人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或许皇权跟士族阶级有矛盾,但是也不是不能调节的,大明朝发展至今,藩王已显没落之势,官僚地主阶级还未起势,改革的阻力并不大。

对于目前的状况还是满意的,唯一一点就是朱元璋推崇礼教,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朱瞻基领着陈穆妃穆尔登格进入了巡抚衙门入住,曾敏学的夫人领着二儿子和三儿子过来见礼,洗漱之后休息。

第二日一大早,他就起床了,照例锻炼一番,穆尔登格已经安排好了早餐,满满一桌子,煎包,煎饺,煎蛋,煎鱼条,花生米,玉米,小米粥等。

“王监军在哪儿呢?”他叫来刘实问道。

一大早王彦就来这边侯着了,刘实把他叫过来了。

“来,坐,凉了不好吃了。”

王彦告罪一番和刘实坐在下方,平时他就是这样,就喜欢一边吃着一边聊天。吃了个七分饱,便起身来到房间喝茶。

“皇上一路上辛苦了,昨晚上睡得还安稳吧?”

“算不得什么,朕一向倒床就睡,一早起来又精神百倍。”

没过一会儿,曾敏学就过来了。

“一路行来,都是地广人稀,少看到炊烟,这一片膏腴之地,自周朝的时候就分封了吧?”

“《史记》里有记载,武王分封召公为燕国。”曾敏学说道。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和兵力,这有点跟我们与鞑靼作战有点像,劳师远征,物质供应不上,后路被断就很危险。

自从唐朝灭亡以后,契丹部落成立了辽国,一直到我大明朝,但就兵丁方面而言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朕就知道有很多士兵害怕跟鞑靼作战。”

曾敏学对于打仗没有朱瞻基了解得多,也觉得皇帝说的话没有什么毛病,女真族比鞑靼要纯一点,但是各族之间也是征伐不断,特别好战,简直就是弱肉强食。

“成吉思汗铁木真就因为花剌子模国杀害了他亲自派遣的使者,怒而兴兵,灭了其国,之后战无不胜,究其原因还是掌握了铁器,食用风干的牛肉作为干粮,使用堆土之法攻城等等这些。

主要还是装备了钢刀,马掌这些,使他的战力倍增,在汉朝跟唐朝的时候,匈奴和突厥等装备上都不占优势,再加上这些部落不善于谋略,当然跟气候也有些关系。”

三人对于他所说的气候一说觉得很新奇,都微微抬起头听他解说。

“为什么草原上人口始终有限,就是因为到了冬天的时候,牛羊便要忍饥挨饿,一旦遇到雪灾,那就是灭顶之灾,正因为如此,才会频繁南侵,不然的话就没有活路。

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虽然自太祖以来,屡次从山西移民,但是现在还是南直隶和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加上黄淮两河水灾不断,这些不正是受了气候的影响了吗?

我们京都缺少粮草,也跟关中地区赋税不足有很大关系。”

他心里想着,现在还好,全国统一缴纳赋税,加上黄河马上就要改道,财政民生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听了朱瞻基所说,曾敏学一下子就想到了为什么他这么重视关东地区的原因了,特别是金州地区,冬天的时候比京城暖和多了,这里的女真族人口也比较多,往北不好说,这里的条件太好了,资源丰富。

“皇上说的有道理,托陛下的福,我们沈阳城这边从无到有,一直很顺利,有很多从金州那边的人过来建房租铺经商,好多蛮族之人过来瞧热闹,比起当初在金州的时候要好多了。

光这个城墙就建了三年,估计还要两年时间才可以建成了。”

“甚好,甚好,与朕估计的差不多,金州一府的赋税都超过了很多江南之地,用不了多长时间,辽东就会超过很多其他的省份。

不过现在全面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商税肯定会大幅增加,辽宁省作为新模式取得显着效果的地方,还是要继续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以后每户要有一个男丁征兵入伍,屯田也好,牧羊也罢,卸甲以后能够有比较丰厚的报酬。

朕读史书,觉得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普通老百姓的强大。比如说宋朝的时候南方水田普遍亩产可以达到三到五石,而我朝呢,好多人宁愿累死累活,也不愿意尝试提高亩产的新方法。”

“皇上,说起这个,这个水利榨油机还真是个好东西,不怎么费力,每天就可以榨油,还可以得到大量的豆饼,可以喂牲口,还可以肥地。

当初皇上就让臣榨豆油,一直没有弄出个眉目来,还是这个机器厉害。”

“朕最在意的就是这个机器,以后还有轧钢机,就可以大量快速生产枪管,还有你知道的起重机器,轴承,就像新式的轮胎,就用上了轴承。

还是要学习和创新,通过选种和使用肥料就能够大大地增产,怎样最大得利用这个肥力。

目前的情况是人口少,土地还是比较充足的,一个人都可以养活几口人,为什么普遍老百姓日子还不好过?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工具提高效率,但是还不够,几千年来,王朝更替,都是为了土地,而产量呢,并没有提高多少。

怎样合理利用劳动力,怎么样提高产量,改善体质,有钱治病,患病能医,这些是为政者需要考虑的。

国民强则国强!”

刘实跟在朱瞻基身边也有一些日子了,要算今天给他的冲击最大,好多新的观点以前可是从未听说过的,到饭点了,他赶紧吃了饭,然后然后将这些都记下来。

小一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真实逃杀俱乐部
真实逃杀俱乐部
这个世界死了。 但我想活着。 这个时代,是诡异的天堂,人类的地狱。 我将俱乐部看成唯一的【希望灯塔】,却看不见背后的算计与背叛。 复苏的诡异生物、染血的生死禁区、突破人理的残杀实验。 生死的边界感开始模糊,人和诡异再也无法分清。 我站在尸山上,面对悲哭绝望的众生,落寞低语: “最后一场逃杀试炼……开始。”
彤山煮茶
重生到七十年代,张三妞的新人生
重生到七十年代,张三妞的新人生
关于重生到七十年代,张三妞的新人生:这是本重生的小说,女主张三妞生了一场大病,发烧重生到五岁,因为家里穷的饭都吃不饱,女主重生之后,就开始和他爹,开始卖东西,做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挣了很多钱,张三妞就带着家人,到京城买房到了,从此张三妞带着家人,在京城结交了新的朋友,张三妞也认识了男主刘昊,张三妞就开始带着刘昊他们开始,在京城做起了生意,张三妞和刘昊两人也开始了新的人生!
爱吃薏米炖鸭的麻雄
女刑警:我靠推理屡破奇案
女刑警:我靠推理屡破奇案
八十年代的生活真的很无聊吗?那可不一定。 猪吃人,狗下毒,天上会掉下一条龙! 这些离奇的案件到底是真是假? 欢迎来到八十年代女刑警的世界,看看这个时代的刑警们在没有监控没有DNA的时代,是如何办案? 避雷说明:本书女主非穿越、非穿书,无系统,无金手指。
大白帆
长生:从红尘独行,到万古长青
长生:从红尘独行,到万古长青
【长生不死加点流&苟到最后总能赢】 【轻松搞笑&经常老六&偶尔热血,无女主&无刀子】 穿越成孤儿流民,地狱开局的楚秋得到长生面板。 【寿命达到一千年!解锁加点功能!】 【天下武学,一键加点】 【寿命达到一万年,解锁……】 【寿命达到十万年……】 每过一天都会增加寿命,越活越强,活着就能无敌。 于是楚秋在红尘里躺平了。 做过道士,吃过皇粮,当过仗剑行侠的无名宗师。
打一圈儿
我收捡垃圾成为顶级批发商
我收捡垃圾成为顶级批发商
关于我收捡垃圾成为顶级批发商:秦无钱从小就被家族视为不祥之人,背负着克死父母的恶名。十八岁那年,秦家再也无法容忍这个"不详之子",将他无情地赶出家门。从此,他只能在社会最底层流浪求生,饱受冷眼与歧视。一天,他在街头游荡时,目睹一名年轻女子被臭名昭着的黑社会老大杨十八及其手下围殴。秦无钱明知自己实力不济,却仍然挺身而出,试图解救这名无辜女子。这一举动激怒了杨十八,不仅没能救下那位女子,自己反而遭到
宇宙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