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高卫明

第637章 我们怎样告个别呢?就像当初见面那样(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37章 我们怎样告个别呢?就像当初见面那样

封巧儿见夫君一脸震惊的模样,茫然不知所措。

封堪钰却见老爹摔了筷子,赶紧拍手叫了起来。

“爹!该罚,爹!你说过,谁要在饭桌上摔筷子,这顿饭就不用吃啦……”

李辛没理会儿子,依旧怔怔的看着沈炼。

“消……消息可属实?”

沈炼沉重点了点头。

“属实,先生。我买通了司礼监、尚食监,还有太医院数个耳目,具都告诉我,明日皇上要去太液池游船,他们接到命令提前着手准备。”

沈炼作为曾经专职稽查的锦衣卫,弄来这种消息属实太简单了。

“呼……”

李辛听到重重吐了口气,竟感到一阵心慌。

为何。

因为明史中根本没有记载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真正死因。

包括任何官方史料,都没提到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为何突然暴病身亡。

唯有宫内司礼监一个叫刘若愚的老太监,经历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写下一本叫《酌中志》的书。

其中详细记载了四个皇帝衣食住行,以及宫内发生的诸多事情,为后世史学家了解明末带来许多翔实资料。

《酌中志》中就曾写到。

天启五年七月,朱由校在西苑太液池游船不慎落水,众人奋力救起后染上重病,浑身肿胀,卧床不起。

最终于天启七年憾然离世,禅让皇位给朱由检,兄终弟及。

可很多历史学家就有一个疑惑。

天启五年就重病垂死的朱由校,是怎么挺到天启七年?

更不要说其中还经历天启六年的宁远大捷,京师大爆炸,以及天启七年的宁锦大捷等等重大历史事件。

每一件事中,都有朱由校参与的身影。

同时,这两年中,天启皇帝着手三大殿修缮工作,经常接见外国使臣和辽东战将,甚至还干了许多木匠手艺。

一个落水重病的皇帝,怎么这么大精力?

《酌中志》记载和明史显然对不上号。

再结合明史上的含糊其辞和语焉不详。

所以,就有史学家大胆猜测。

刘若愚为了避讳,故意写错天启皇帝落水时间。

对方根本不是天启五年落水,而是天启七年七月!

这次落水,让本就重病的朱由校一命呜呼。

其中隐藏的阴谋和权力斗争,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所以,李辛听到这个消息后,愣神良久。

要死了吗?

果然,当了七年木匠皇帝的朱由校,即将离开人世。

他这一死,算是给大明王朝敲响丧钟。

帝国覆灭的倒计时将正式开始。

“先生……先生……”

沈炼见李辛楞神,也有点急了。

因为早在一年前,李辛就让他时刻留意宫内消息。

毕竟两人曾往死里得罪朱由检,双方还动了刀兵。

此刻朱由校再出事的话,顺位继承人必然是朱由检。

如果朱由检登基,后果将不堪设想。

沈炼所以才慌忙跑来找到李辛,打算商议一下今后如何是好。

不管明天的游船是不是阴谋,皇陵镇这边都要早做打算。

“嗯,啊!呵呵,先吃饭,先吃饭。”

李辛缓过神来,笑着捡起筷子,招呼沈炼先吃了饭再说。

“可……”

沈炼张了张嘴,才意识到嫂子和孩子都在,只好点点头过来坐下。

谁知还没动筷。

老管家福贵神色匆匆也跑进来了。

“不儿……”

“爷,还没吃呢吧。”

“府外来了几人,自称是太康伯家丁,邀请爷赶紧进城,去太康伯府赴宴。”

“赴宴?太康伯?”

木大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系统:我靠古人NPC赚钱
系统:我靠古人NPC赚钱
一朝穿越,我继承了一片景区!可这景区太破烂,马上要倒闭。还好我有NPC系统,只需一点小钱,就可以雇佣古代NPC。嘿嘿嘿,资本家上线,我直接开启赚钱模式。
佚名
我的系统,硬饭能软吃
我的系统,硬饭能软吃
如果说是大四以前,他还会矫情的考虑一下,可是到了大四,实习单位都找不到的他,更别说工作了,完全没戏,问啥啥不会。面对从天而降的系统,他立刻答应了绑定系统。可是,没有人告诉他,软饭系统居然得优先成为优质
佚名
震惊!傻子成了叱咤风云的王者
震惊!傻子成了叱咤风云的王者
痴傻多年的他,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被推下锁妖塔。可他福大命大,不但没有被妖怪吞掉,还获得神秘女人的绝世真传,成为一代神级高手。一朝横空出世,却发现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姐姐被卖到了缅北。他血洗缅北,营救姐姐,一
佚名
我医武双绝,下山即无敌
我医武双绝,下山即无敌
仙山之巅,林羽身患奇毒被迫下山结婚,不料被未婚妻误以为是变态流氓,她一直以为林羽是山里来的穷小子,没钱没势,没车没房,直到有一天……方知道,这个男人医术通天,活死人肉白骨,都市豪强尽低头!手中那把天罚
御龙
官途险恶,权势兄弟大助力
官途险恶,权势兄弟大助力
好不容易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谁知道喝一顿酒就被撸到最底层……还让不让人活了?果然是不让!于是我重生了。重生在我大学毕业的那年,凭着前世的记忆,我找到了那个有权有势的好兄弟。“果然,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