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好好活着

第三百七十八章 继承(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三百七十八章 继承

在院里又闹了一会儿,丁秋楠才从丈夫的身上下来。

李楚把两个孩子叫到客厅,跟他们交代了一下,军训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东西。

文蕙和文轩这段时间一直住在王叔那边,没事时候,就会跟着警卫班那些人一起训练,就连打枪都不知道打多少次了。

对于军训,他们没有一点抵触的心理,反而有些期待。

接下来李楚还对两个孩子,这一个多月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进度,进行了一下考试。

结果让他比较吃惊,他这才发现自己这对儿女,好像都继承了自己的过目不忘。

其实也算不上过目不忘,只是一本书只要认真的看上两遍,他们就基本都能记住。

这可是一个好技能啊,能让他们在今后的求学路上,比别人起点高很多。

同样也可以轻松许多,不过最终能走多远,还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程度。

丁秋楠看的都羡慕死了,她如果有这本事,当初也不会只上了一个中专。

不过有得必有失,如果上高中,考上大学,那么肯定就不会嫁给李楚了,而她还会不会有如今幸福的生活,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一家四口正在客厅聊着呢,传来一阵门铃声。

这都快九点了,怎么还会有人过来?

文轩已经很自觉的跑出去开门了。

“姐,姐夫,娜娜肚子疼的厉害,好像要生了。”

还没看见人,就听见丁建国大呼小叫的。

李楚和丁秋楠一听,都站了起来。

陈娜的预产期就是这几天,家里也已经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去医院。

本来丁妈还想着在家里生就可以,陈娜虽然不愿意,但也不好跟婆婆对着来。

最后还是李楚跟岳母提了一嘴,说服了她同意儿媳妇去医院生。

李楚对于这种在家里生孩子,是深恶痛绝,因为一个不小心就是一尸两命。

现在在医院生孩子又几乎不花钱,也不知道那些非要坚持在家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丁建国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满脸都是紧张之色。

李楚笑着安慰了一下小舅子:“没事建国,放轻松,之前做检查一切都很好,你现在去吧准备好的东西拿上,然后扶着娜娜出来,我去开车。”

看着姐夫云淡风轻的模样,丁建国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好的姐夫,我现在就去扶娜娜。”

“嗯,不要着急,不要慌,慢慢的!”

说完李楚又转头对女儿说道:“文蕙,去把你的巧克力拿出来,给你舅妈准备上补充体力。”

“知道了爸!”

“秋楠,我拉着建国和娜娜,还有咱妈先过去,你炖上一只鸡等会拿过来。”

安排好了家里的事情,李楚这才拿着车钥匙走出去。

汽车他这两天一直都会开回来,就是防着晚上有什么状况。

协和医院,产房门口,丁建国在门外不停的转来转去,时不时还趴在门缝那里看看。

“建国,你过来坐这儿吧,我头晕的慌!”丁爸实在是看不过眼了。

我是小木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下山潜修,没让你找老婆啊
让你下山潜修,没让你找老婆啊
一夜过后,绝色千金懵逼了,“你一个男人要我负责?!”她却不知道,眼前这个看似无赖的男人,竟是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栗的存在!
林间揽月
夫君继母是真爱?脱发测谎你敢吗?
夫君继母是真爱?脱发测谎你敢吗?
渣夫和继母有奸情,原主放任不管? 唐青阳怎么能忍受自己像原主一样恋爱脑。 为了揭穿这对狗男女,唐青阳声称自己有辨别真假话的秘药。 服用了这个秘药,说假话头发掉光光。 一顿操作猛如虎,继母的脑袋寸丝未留。 渣男脸面荡然无存,痛骂唐青阳是个没人娶的贱妇。 话刚落地,钟离睿举手说他愿意入赘。 婚退了,有了符和自己审美的赘婿,家里还有个有钱的老爹。 唐青阳心里美滋滋,回到家等来的却是一道抄家圣旨…… 完
随波逐战
混蛋
混蛋
简介我这辈子最瞧不起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他平时回到家,只会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喝酒,第二件事,就是毫无理由地揍我。直到那天,我从他衣柜里,翻出了一张亲子鉴定书......
陈正义
综琼瑶,渣男有什么好抢的
综琼瑶,渣男有什么好抢的
汪诗意的爸妈是琼瑶真爱粉,每天的生活都是感天动地的。就连女儿的名字也是十分的琼瑶系。小时候候的汪诗意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陪母上大人看琼瑶剧,直到长大以后,才渐渐回味过来,主角的三观……不太对。于是在和母上大人再次回顾老剧的时候,汪诗意穿越了,带着正能量系统,穿越成了女主的妹妹,男女主还能愉快的在一起吗?
孜然小茴香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穿越大周皇帝,只要败坏国运,就能获得奖励,甚至能飞升成仙。 当一个明君咱不会,当个昏君还不容易? 于是李天重用太监,成立西厂,监察百官;取消早朝,让皇后批阅奏折,以后宫干政;重用外戚把持朝政,军权旁落…… 可是。 “启奏陛下,西厂抓获贪官污吏百人,如今朝堂清明,政通人和!” “启奏陛下,户部税收一亿两白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陛下,末将灭十七国,大周疆域扩大三倍,无数小国派出使臣觐见陛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