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潇的三生

第1125章 菩提树下,佛子解惑(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125章 菩提树下,佛子解惑

无形间像是有一股恐怖的力量,将游离于无边宇宙的五个板块拉扯着,慢慢移到了同一个位置,最终肯定会相连。

五州合一,神州再现。

这一日,想必不会太远了,就在近几十年的时间之内。

世间各地,时常有异象出现。

譬如:万千星辰如雨滴洒落人间,浩瀚之力随风飘荡;远古符文点缀高空,尽显无尽奥妙之意;仙门高立于云海,时隐时现,如梦如幻。

有刀客坐于星海的某个角落,观得亿万星辰移位之景,悟出了通天刀道,一念破境,登临神桥,刀光纵横百万里。

有凡间的囚徒忽得气运加身,抬头望见双月同天,一夜得道,塑造出了极品灵根,一掌破开了牢笼,追寻漫漫修仙路。

有侠客追杀江洋大盗之时,不敌贼寇,身受重伤,即将陨落。生死弥留之际,一片轻如蚕丝的灵叶不知从何处飘来,随风摆舞,恰好落到了侠客之身,使其伤势痊愈,打通全身经脉,踏上修行之路的第一境,开启了新的人生。

类似的例子,在世间的很多地方发生,数之不清。

各地灵气变得浓郁,天地法则变得更加稳固。

画面一转,东土佛门。

当代佛子,每日穿着一件淡黄色的朴素袈裟,曾因战斗而衣服受损,缝缝补补,未曾更换。

佛门之外的一棵菩提树下,佛子孤坐,诵经念佛。

沉静威严,面庞上残留着岁月沧桑的足迹,不可抹去。

眉宇间是一双充满了佛韵智慧的眼睛,似能看破世间的虚妄,洞察真假。

双手合十,手指修长且有老茧。

僧鞋沾染着泥尘,还有磨损的痕迹。

经常有人赶来佛门之地,是为与佛子一见,或论道,或解惑。

今日,一个青年风尘仆仆,走至菩提树下,作揖道:“在下王义,年少时与同宗师兄比斗,落败受辱,视为一生之耻。后发愤图强,努力修行,终以三百年的光阴而登化神之境,欲回宗门一雪前耻,却知同宗师兄已然陨落。然,在下恨意难消,心念不通,多年来修为止步不前,求佛子指点。”

来人将自己的情况大致讲出,真心求问。

“坐。”

佛子抬眸,指着面前的空地。

来者毫不迟疑,席地而坐,看向佛子的眼睛充满了虔诚和敬意。

“闭上双眼,放空心神。”

佛子轻语道。

来者按照佛子之言,闭眼打坐。

不久后,耳畔传来了一阵空灵的佛音之声,十分柔和,洗去了身上的戾气,让心魔的种子慢慢归于虚无。

数个时辰之后,佛子停下了诵经,语气平淡:“施主,多行善事,自有福报。”

“在下明白,谨记佛子教诲。”

这人发现自己的那份执念,虽未消散,但不再是心魔了,而是过去的人生经历,不会影响到未来的脚步。

面露欣喜,起身鞠躬。

这人走了,又有下一个人前来。

无论来人是谁,修为是什么境界,皆真诚相待,尽力解惑。

数月以后,来了一位有趣的施主。

一个男子,英姿伟岸,放在人群中一眼便可瞧见。

穿着深色玄服,长发束冠,面色冷峻,气质超凡。

“姜施主。”

佛子认出了来者,浅笑呼唤。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腰不好,领导夫人扶我凌云志
腰不好,领导夫人扶我凌云志
夫人扶我凌云志,我还夫人万两jing!不对,是万两金!!!
云逸飞扬
开局成寡妇?我养崽超有经验
开局成寡妇?我养崽超有经验
开局夫君战死,她默默承受;原身育有三个孩子,她依旧忍耐;可被逼带崽净身出户,她终于忍无可忍。 接着惊觉原女主的金手指本应属于她,自己和孩子竟沦为女主的工具人。 她燃起斗志,与婆家展开斗智斗勇,成功分家后带着孩子过上美美的小日子。 然而,本已战死的夫君却意外归来,剧情走向完全超出预料。面对这意外状况,而她的命运也再度陷入新的波澜。。
佚名
鸿鹄凌云志
鸿鹄凌云志
他好歹是个名校的高材生,在仕途一片大好时被新老板打入冷宫,又不小心撞破了老板的奸情。 前途一片黑暗…… 人生最关键的也就那几步而已,机会在眼前,一定要找准时机,稳准狠! 于是,他果断出手,成功抓住了那转瞬而逝的机会,自此开启人生翻盘……
佚名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关于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牛旺财穿越到了南锣鼓巷95号,正常。牛旺财住在前院闫富贵家对面,正常。牛旺财父母双全......,牛旺财定了娃娃亲......不是.....小说中不都是孤儿吗?开局发全家还发老婆......
叮叮有心事
穿越:我苟成了大唐第一功臣
穿越:我苟成了大唐第一功臣
刚刚穿越到大唐,我做了半个月的乞丐,本想苟活于世, 没想到在遇见一个小子后,我的想法意外改变了! 在这次相遇中,我成了李渊的小舅子,也就是李二的舅舅, 为了李二,为了百姓,为了大唐,我不能够在躺平了,我理应做出一番事业! 开拓荒土振兴农业、研究植物建设大唐……每一件有利于大唐发展的我都要施行, 且看我使出浑身解数,借助前世经验壮兴大唐,建造出一个太平盛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