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仙途

第287章 锻体四重(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87章 锻体四重

得了方平的承诺,刘天虎带着几分对筑基的期待,以及些许担忧和忐忑,从灵宝峰离开了。

“这刘天虎,看来也是有些气运在身的,当有不小可能筑基成功!”

待此人离去,方平重新拿起五气紫果,鉴赏片刻后,直接送入口中,一口吞下。

以方平对刘天虎的印象,无疑是个聪明人,纵然怀揣秘密,也不会到处乱说。

毕竟,泄露出五气紫果的存在,对方平来说虽然有点麻烦,但还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可若是顺带泄露出,刘天虎一个练气修士手中将有两枚筑基丹,那杀身之祸恐怕顷刻将至!

但再怎么说,这等天材地宝的存在,还是有些扎眼。

万一不慎传出去,引来其他筑基修士垂涎,只会凭空横生波澜。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还是立刻将它吃下。

如此,就算金丹老祖亲至,也不可能让时光倒流,五气紫果重现世间!

带着诱人果香的果实才刚吞下,便迅速化作精纯浓郁的五行精气流转全身。

那一刻,方平只觉得自己体内的气血都快要沸腾了,本能应激之下,真火炼身功、厚土金身功几乎一起运转起来。

一般而言,修士在修炼的时候,是很忌讳同时运转不同功法的。轻则彼此干扰,重则引发冲突,损伤自身。

然而,五行锻体法的五部功法,却没有这个隐患。

它们本就属于同一部功法的一部分,运转之时,气血和法力的运转几乎完美的错开。不仅不会冲突,由于五行相生的缘故,两部功法反而相辅相成,隐有呼应。

在两大锻体功法的全速运转下,流转全身的五行精气被迅速吸纳、消化,用于身体各处的强化。

方平身上逐渐亮起赤、黄二色光芒,随着时间推移越发明亮。

他雄浑的体魄和气血,也随着这个过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一步提升!

时间仿佛流逝的飞快。

半个时辰之后,五气紫果中的五行精气,不知不觉被方平吸收了大半。

或许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真火炼身功率先突破,晋升到第四重!

伴随着气血长河流动的哗哗声响,他身上的赤红色纹路和升腾的红光,骤然间激烈起来,迎来一波飞跃。仅仅靠体魄和肉身之力,便有了堪比筑基初期的战力!

只比真火炼身功稍晚盏茶时间,厚土金身功随之突破,双双踏入第四重境界!

旺盛之极的气血,让他的身体宛若一座滚烫的烘炉,无形散发出灼热的气浪。

若有实力稍弱的阴魂魔头出现在此地,仅仅是稍微靠近些,都会被这气血烘炉瞬间烧熔,烟消云散!

剩余的五行精气,仍旧在契而不舍的推动两大锻体功法运转,向最终的第五重进发。

只可惜,锻体类功法本就以耗费资源着称。

在跨入第四重、对应筑基期战力后,继续修炼消耗的资源更是急剧攀升。

方平本以为,凭借五气紫果的推动,足以让功法第四重进度再前进一大步。

然而,当两大功法虎噬鲸吞,将剩余五行精气尽数炼化后,真火炼身功和厚土金身功的进度,仅仅只往前推进了一成!

显然,想要将它们修炼到第五重圆满,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即便只达到眼下的程度,他的实力提升依旧堪称巨大。

花了一刻钟,稍稍稳固了炼体境界后。

方平缓缓睁开眼,站起身,感应起自己此刻的体魄。

前所未有的、宛若龙象般的力量,充盈在体内,让他仿佛有种一拳能打爆一座山峰的错觉。

太上道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五大仙家,从继承土地庙开始崛起
“我!土地公啊!竟然沦落到和乡野精怪抢香火?”他穿越了,开局传承了土地庙,本以为以后的日子是庇护一方百姓,却不想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相信玄学,一点香火都没有。无奈之下,他只好和已经成了气候的山野精怪达成协
佚名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天龙珠拿后,我御万道吞四海
未婚妻害我,联合一众外人废我修为,伤我父母,残害我家族。他们以为我没了修为就无能为力,成了凡人。真是令他们失望了,我拿下天龙珠,修炼了新丹田,还练成了上古秘籍。我得到了魔龙传承,吞四海,御万道,站在诸
佚名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七零:踹开渣夫,我被纯情汉宠上天
十八岁的她,刚从高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却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抉择。身为家中独女面对知青下乡的号召,全家上下都犯了难。爷爷、爸妈心疼她,未婚夫又早已投身军旅,这下乡之路,似乎布满了荆棘。于是,她拖着一只
佚名
龙魂武帝
龙魂武帝
【传统玄幻+无系统+杀伐果断+暴爽燃文+百万追读】江尘,江家绝世天才,本是觉醒亘古稀有的神龙武魂,却被人误认为是废武魂土蜥蜴,因此受尽冷眼,卑微如尘。然江尘却是一心向武,百折不磨,崛起于微末,傲立于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