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服厂厂长,无限爆兵!

第156章 鬼子没睡醒?(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6章 鬼子没睡醒?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彻底乱了阵脚。

刚刚从被窝里爬出来的他们,这会儿才得知,八路军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带着主力军攻打宁海县,而且目标很可能就是战地观摩团!

要知道,

观摩团里还有服部直臣少将大人,万一有个闪失,后果他们可承担不起!

“该死的,情报部门到底是吃干饭的吗?难道已经被敌人渗透了?观摩团的行踪怎么会泄露!”此刻,井关仞师团长怒目圆睁,连连质问道。

听了这话,

参谋长和新太郎大佐面面相觑,眼里同样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如果真是战地观摩团的行踪泄露,那很可能内部已被敌人渗透,否则八路军怎能这么快掌握到观摩团的动向!

要知道,

战地观摩团的行程可是高度机密,连他们俩也是后来才知晓的。八路军主力军突然发动攻击,显然早已潜伏多时,竟比他们还早一步得到消息!

“井关仞师团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了,赶快派兵增援。服部直臣大人若有闪失,那责任我们担不起啊!”参谋长这时催促道。

即便心中有千般疑问,此刻也得先派人增援为上。

这次护送战地观摩团的,只有一支从前线撤回的野战步兵大队,真要面对八路军的主力军,恐怕撑不了多久!

井关仞师团长闻言,立刻点头,随即下达命令:

“马上调动第二百二十二联队和第二百二十三联队,各抽调一个加强大队,即刻前往支援!”

“同时,骑兵营第三十六联队迅速响应,立即开赴宁海县!”

“从第三十六辎重联队、第三十六工兵联队、第三十六炮兵联队,立即集结到师团部,由我亲自率领,前往宁海县增援!”

迅速做出部署后,井关仞中将这才松了口气,转头对参谋长叮嘱道:

“立即向上级莜冢义男中将报告,传达我的命令,做好应对准备!”

“同时给宁海县的战地观摩团团长发电报,询问敌军主力军的具体情况!”

虽然事出突然,但此刻井关仞的睡意已全然消散,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对他们来说,

这无疑是个机会。原计划让山本一木引诱八路军主力现身,没想到八路军自己送上门来了!

“如此良机,我们第三十六师团绝不能错过。这些八路军主力既然敢攻打宁海县,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说到这里,井关仞中将的眼神中既有冷酷也有兴奋。虽然要冒极大风险,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豪赌。

一直以来,

第三十六师团都在搜寻八路军主力军的踪迹,但因后方地域辽阔,即使前往八路军的据点扫荡,也难以找到他们的踪影。

而今,

这些八路军主力军竟敢直接出现在我们的腹地,还敢攻打宁海县,这无疑是个天赐良机!

用炎国话讲,就是瓮中捉鳖,让这些侵犯的八路军有来无回!

参谋长正要离开时,井关仞中将忽然叫住他:

“这次战地观摩团行踪泄露,很可能是情报部门内部出了奸细。把我们的怀疑上报,情报部门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

说到这里,井关仞中将眼中满是愤怒。情报部门泄露观摩团行踪,这行为极其恶劣。

万一服部直臣少将有什么意外,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也难辞其咎!

“是,师团长!”参谋长点头应允,心中同样愤慨,连忙传达师团长的指令。

……

另一边,

宁海县的攻城战打得如火如荼。

贰拾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