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修仙大佬虐渣快准狠

第170章 青梅不如天降(5)(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70章 青梅不如天降(5)

“只是一次期中考试,没什么可值得高兴的?”

叶母继续说:

“这还不值得高兴?

总分900分,你考了898分,我当时都惊住了。

你们是不知道,我今天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做美容,老师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好被抹了一脸的东西,手机根本没法凑近耳朵和嘴巴接听,只能按了免提。

当听到这个分数的时候,我的那几位朋友,可都羡慕死了。

挂了电话,她们一直让我讲讲,小陌平时在家是怎么学习的?

我说自己都没管过,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她们还不信,非要问我请了什么家教。

真的是,这年头说实话,还没人信了。

她们还说我藏着掖着,不和她们分享如何教育孩子,可把我给气的。

随后,她们又开始问我,平时给小陌吃的什么补品?

我就说,就是保姆阿姨做的饭菜,也没特地吃什么,这又没人信了!

这一个下午,可把我气的够呛。

后来我一想,也不生气了。

她们就是羡慕嫉妒恨,就是故意气我的,我才不上当。”

叶陌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并竖起了大拇指,

“还是妈机智,没有上当。”

叶父也说:

“今天开会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了,看到是小陌班主任的电话,就怕小陌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我就赶紧暂停了会议,接了电话。

结果按错了键,成了免提,一个会议室,那么多人,就听我一个人接电话了。

当我听到小陌成绩的时候,别提多高兴了。

挂了电话,手下的那些人,也是各个都来恭喜我!

别提整个下午,我的心情多好了!”

叶父转头又对叶松宁说:

“小宁,你看姐姐学习多好,你以后一定要向姐姐学习,知道么?”

叶松宁点点头:“嗯,姐姐是最棒的!”

叶母招呼道:

“赶紧吃饭,我特地让阿姨做了小陌爱吃的菜。”

叶陌笑眯眯的说:

“谢谢妈!”

让叶陌更加尴尬的是,第二天,学校门口竟然拉起了横幅:

祝贺我校同学叶陌,在初三期中联考中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叶陌心里就是一句:我操!

这只是一次期中联考,学校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么?

叶陌再一想,也能理解学校的这种行为。

往年,这种联考,全市前50名,他们这所贵族学校的学生都没进去过,更别说是全市第一了,。

这次叶陌考了第一,可不就给学校争光了么?

校长不高兴才怪!

就算不认识叶陌的人,看到这个横幅,都会问:叶陌是谁?

有知道内情的人,总要解释一番!

这次,叶陌算是在全校出名了。

还有学生,专门跑来他们班级看看哪个是叶陌?

看看叶陌到底哪里和他们不一样了,能考出那样的成绩?

逍遥赵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庶女重生:大人今日断案否?
庶女重生:大人今日断案否?
【重生 复仇 甜宠 权臣 逆天改命】 只因为她是庶出,在家中什么都要听嫡母的,嫡女也压她一筹。 明明母亲膝下子女众多,却依旧没有地位,还反而被嫡母害死。 而她,为了家人,也替嫡女出嫁,嫁给了一个暴虐成性的男人,没过多久就被家暴致死。 再睁眼,她带着恨意重生了。 陷害她? 她转身去撩惹大理寺大佬,收了为非作歹之人。 事后,她便跑了…… 他:“利用完就想跑?谁教你的规矩!” 她:“我这明明是在帮你…
佚名
七零:万人嫌夫妇,大院发癫
七零:万人嫌夫妇,大院发癫
【疯批暴力女主+腹黑绿茶纨绔小娇夫++后期男女主都会入伍当兵】 叶三秋是喇叭花大队出了名的万人嫌,村里人和自家人被她折磨的苦不堪言…… 叶老太太和大队长头发都愁白了。 被逼无奈,叶老太太甩出介绍信和婚书。 “三秋啊,这几年村里已经被你嚯嚯了个遍,你去帝都祸害你婆家吧!” 叶三秋:婆不婆家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想去大城市见见世面! 帝都大院来了性格泼辣的女同志,据说是陆家小纨绔乡下来的未婚妻。 陆思
啵啵呆毛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老爷子的奠堂上,她的衣物被夫人扔在了外面。 夫人说:“生前老爷子最疼你,如今你竟然连老爷子葬礼都不露脸,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们的女儿。” 是的,她是假千金,当年真千金病危,夫人听说收养她能为真千金求福,没几年,真千金真好了。 夫人也没把她赶出门,一直当亲生女儿养了15年,但传闻她烂泥扶不上墙,竞做肮脏事。 可事实真如此吗,她默默整理完爷爷的遗物,恭敬的朝着灵堂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后起身面向他们一家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