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四篇得回生
冥王派鬼吏领著义伦去游地狱,他们先去镬汤地狱,看到一排大铁镬,下面燃烧著猛烈的火焰,受刑人在铁镬中烹煮,惨叫的声音,令人战栗不已。
再往前走,看到受刑人躺在宽阔的铁床上,全身各处都被烧得焦黑,也在惨叫哀号。
这时,义伦向西一看,有三个面貌枯黑的人伫立在旁,像是妇人,她们向义伦叩头说:「我们已经数百年没有吃东西了。」义伦说:「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们啊!」内心虽然想帮她们,但亦爱莫能助。
又继续来到一处地狱,但义伦惟恐自己的尸体被家人入殓,遂向使者辞别,向西南方走了数十步,听到使者在后面呼叫说:「你没带文书,恐怕门司不肯放你出去。」于是写了三行字给他带著,但义伦看不懂上面的字,来到门司那儿,果然要查验才肯放行。义伦走出不久,就醒过来了。
二十延寿二十年
孙明,唐朝郑州阳武人,家境贫穷,曾为卢氏庄客。他善持金刚经,每天诵二十遍,他自从持经以后,就开始茹素,不再吃荤腥。
经过了二十年,有一天,他正在念诵时,忽然看到两位官吏来找他,孙明以为是县吏,便随同他们而去。
走了五六里路,进入一座官府,据官吏说正值冥王外出,孙明才知道自己已死,现在正在冥府候审。官吏将他关在一间空房子内,房内非常幽暗。
等了七天,冥王才回府,官吏引孙明入见冥王,孙明向冥王说:「我持诵金刚经已经有二十年,每天诵二十遍,从未间断。」冥王闻言大喜,再三地嘉许他:「你的功德不可思议,本来你的阳寿已尽,现特别延寿二十年。」
冥王遂命官吏送还,这时孙明的尸体已经出殡,神灵虽已附体,而家中的人却不知道,适逢打猎的人经过坟墓,听到坟中的棺木传来异样的声音,赶紧通知孙明的家人,他的家人赶到坟墓,挖开棺木后,发现孙明已经活过来,全家人转忧为喜,赶快将他接回家中。
神灵附体,而家人不知,适逢打猎的人,这全是护法显灵,暗中出力救助。持诵金刚经的人,身边常有百万天龙善神拥护,只是自己不知而已。
二十一仅闻经题,免堕畜类
明朝大司寇姜公宝,是丹阳县人。有一天他坐在书房中,忽然被鬼使拘入冥府。
公宝到了冥府,看到守卫森严,冥王问他生前所作,公宝没有回答,旁边走出一位鬼使说:「此人恶多善少,应当堕入畜类。」
鬼吏遂拿出牛皮披到公宝的身上,一连披了三次,始终不能附著,冥王觉得很奇怪,鬼吏回答说:「此人只听闻过金刚经题,其余没有任何善业。」
公宝见状,就向冥王哀恳请求,如果能够返回阳世,一定终身持诵金刚经,冥王悯念他诚心悔悟,遂放他回阳。
姜公宝仗金刚般若的功德力,又得重生,从此皈依佛门,持斋茹素,一心诵经,而且经常向人讲解经义,广劝他人受持读诵,从不懈怠。
有一天,公宝告诉亲友说:「我明天中午就要走了。」届时,果然闻到天乐异香,公宝合掌而逝。
仅听过经题,就可免堕畜类,若是日夜持诵,为人解说,功德岂不是更不可限量!
金刚经云:「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又云:「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此经以离相无住为本,为解脱生死、速疾成佛之要门。至于免堕畜类及种种灵验事迹,乃其余事,普愿法界大众,以此无相菩提为标极而求得之!
二十二蒙须菩提尊者搭救
张政,唐朝邛州人,他忽然暴亡。起初他看到四个鬼使来捉他,他们一行走了半天,看到前面有一条大江,江面甚为宽阔,大约有三尺深,仔细观看尽是浓血,不禁暗暗心惊,于是小声地念诵金刚经,鬼使听到他的诵经声,脸色大变。
进入冥城后,张政看到一个胡僧,身材大约有八尺高,朝著鬼使责骂说:「你们为何不按照牒令,而擅捉好人?」鬼使闻言心惊,立刻跪拜在地上。
后来鬼使领著胡僧及张政入见阎王,胡僧与阎王对坐。
胡僧开口询问阎王说:「张政是我本宗的弟子,为何被捉来此?」
阎王迟疑了一下,答说:「待我略为审问一下。」胡僧听了很不高兴,阎王一见胡僧不高兴的样子,不敢再迟疑,就说:「是,是,我立刻判他返阳就是了。」此时张政在旁,看到四位鬼使颈上已套著刑具。
胡僧领著张政出城,但却不见来时所见的大江,胡僧说:「我就是你所崇奉的和尚,你认识我吗?我就是须菩提。」
张政这时才知道,原来这是平日持诵金刚经之故,才蒙圣僧须菩提尊者搭救,内心非常感激,跪在地上,再三地叩头顶礼,向圣僧答谢。圣僧说:「张政!你合眼即可。」张政闭上眼睛,圣僧用手上的锡杖轻击他的头顶,他不觉失声,遂活了过来。据家人说,他已死了三天,但是心头还有一股暖气。
二十三金刚神示警
苏朗,唐朝人,开元年间任京兆武功丞。他和妻子崔氏平日持诵金刚经,他全家五十多人,也都蔬食茹素。
崔氏有一次生病,表兄看她吃得少,惟恐营养不足,劝她暂时开荤。崔氏到市场买了羊肉,煮好以后,取了一块刚刚入口,没想到忽然变作骨头,鲠在喉咙里,吞也吞不下,吐又吐不出,黄昏时分,就气绝而死,因为身体还有微温,家人不敢将她入殓。
六天以后,她悠悠苏醒过来,向家人叙述入冥的经过。她到了冥府,冥王向她说:「你的丈夫是大菩萨,你因为要吃肉,金刚善神特意将肉变作骨头,以此来警惕你,既然茹素,岂可再吃肉呢?你本来可以活到七十岁,因为你持诵金刚经,特地增为九十岁。」崔氏从此悔悟,不敢再犯。
这件事传遍京城,圣上也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殊胜,特别御注经文,流布天下。
二十四讼棍诵经,阎王起立
莫晴虹,明朝嘉兴人。有一次晴虹在路上,遇到一个人,口中喃喃地诵著金刚经。因其面貌很可怕,晴虹觉得好奇,就问他说:「你为何要在路上诵经呢?」
那人自称是晋陵人,善于刀笔诉讼,一直替别人书写诉讼状。有一天病死,到了冥府后,阎王追究他生前的罪恶,他仗恃辩才,不肯承认,阎王命令鬼卒带所有被他害死的人,来到殿上对质。
阎王说:「这些人都是被你的讼词牵连致死,你还有什么话说?」
他眼看无法抵赖,遂高声念诵金刚经,阎王见他诵经,赶紧恭敬起立。他见阎王的态度转变的如此恭敬,更加不停地念诵,阎王准备暂时放他还阳。
可是这群仇家,却哀哭地说:「我们被他陷害,受冤数年,无法报复,现在既已拘来,实在放他不得。」
这些人一再要求阎王做主,阎王却面有难色的说:「他的阳寿未尽,因为造恶才拘摄来此,现在他高声诵最上乘法,冥府对他也是无可奈何,姑且放他还阳。他是凶恶之人,待他恶贯满盈之时,再捉他来偿命也尚未为晚。」
晋陵人因为这段因缘,从此不敢继续造恶,改行迁善,又害怕命终之后惨受恶报,所以每天勤诵金刚经,回向超度他们,这是发生在万历庚子年秋天九月的事。
莫晴虹笔记曾评论说:「讼狱的祸害实在不小,巧笔尖刻的恶业最大。世间常有因为细故,或是只字片语的违逆,彼此负气不平,如果遇到好人,从中规劝和解,可使怨忿消除,化戾气为和平。万一遇到讼棍,被他们的阴谋诡计及花言巧语所骗,那里会顾得到倾家荡产,甚至讼中生讼,连年牵缠,就是卖妻鬻子也不能了结,甚至断送性命,悔之莫及!可见讼师造祸之惨毒,人间及冥府的法律,是不会轻予饶恕宽贷的。晋陵的讼棍,因诵经得以侥幸再生,若不是真诚回心向善,金刚经能常作护身符吗?」
二十五蒙圣僧搭救
唐朝乾元初年,刘鸿渐是御史大夫刘展的儿子,因为安史之乱,世局动荡,遂举家迁徙南方,有位和尚教他念诵金刚经,从此以后,鸿渐就每天持诵。
上元年间,鸿渐到寿春作客。有一天出门,碰到两位鬼吏对他说:「奉太尉的牒令来追你。」鸿渐说:「我并不认识太尉,为何要从命?」
鸿渐打算抗拒,两位鬼卒遂走到他前面,将他摔倒在地,拿了一件衣服叫他穿上,然后拖著走。不久,他们过了淮河,到达一座村庄,鬼吏又拿出大麻衫腰带,命令鸿渐穿上。
他们一行继续向北走,只见前面道路越来越狭窄,最后到了一座大城,他们进入城中,有座巍峨雄伟的宫殿及房舍呈现在眼前。
这时,鸿渐忽然看到以前劝他念诵金刚经的和尚,从殿中走出,后面跟著一位童子,童子趋前向鸿渐招呼说:「十六郎,你何以来到此地?」鸿渐据实以答。
童子回头向和尚禀告说:「鸿渐刚才为鬼吏所追,他既有诵经的功德,我们难道不救他吗?」
鸿渐走到和尚面前,恭敬地跪下顶礼,并向和尚求救。和尚安慰他说:「你这趟路走得很辛苦吗?」
一会儿,鬼吏领著鸿渐进入殿中,鸿渐举头一看,大厅内正中央的书案后,有座五色浮图,大约有三四尺高,不停地自动旋转。
此时,尚未审问鸿渐,和尚已走进大厅中,旋转的浮图忽然变成一位俊美丈夫,年约三十岁左右,自称是中丞,中丞降下台阶迎接和尚说:「和尚您为何又来此地?」
和尚说:「刘鸿渐是我的弟子,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很大,况且他的寿数未尽,你应该释放他才是。」
中丞说:「他既会持诵金刚经,我愿意听他诵经。」遂命鸿渐跪下诵经。
鸿渐凭记忆诵了两行,以下忽然遗忘,抬头一看,大厅的西边有人手持金钩龙头幡,幡上书有碧字的金刚经文,了了分明,他照著经文直诵下去,诵毕,鸿渐再看四周,所有的人都消失不见,宽阔的厅堂一片寂静,鸿渐走向厅外。
出了大厅,看到先前追他的鬼吏。这时突然有个东西朝他打来,鸿渐惊惶地逃走,一会儿看到路旁水沟内有水,鸿渐停下来想喝水,鬼吏说:「这是人肉的脓液,因为澄清很久,底下都是残余腐烂的皮肉,你如果喝下去,就不能回阳了。」
鸿渐一直向前走,不久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的形骸躺在床上,鸿渐内心中感到无比惆怅,鬼吏从后面将鸿渐一推,鸿潮觉得震动一下,就苏醒过来。
二十六同名异行,祸福立判
张隐,年方弱冠,茹素不食荤腥,经常念诵金刚经。与他住在同里的有位屠户,也叫张隐,因为宰杀猪羊很多,故这些冤魂向冥府诉冤,阎王便派遣鬼使来追,却误摄持经的张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