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政

第二百六十三章 紫色胭脂什么味道?(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百六十三章 紫色胭脂什么味道?

紫女轻声道:“民女自幼无父无母,只有老师救命关照之恩,能成为大王妃嫔,是民女三生有幸,但是终身大事,不能不报知老师知道,民女在紫莲馆有许多相依为命的姐妹,民女也需要一点时间将她们安排妥当,求大王应允。”

嬴政点了点头:“此人之常情,自然应允。”

“尉卿那边,寡人明日也会召他。”

“多谢大王,民女还有一个小妹妹,是民女收养的,自幼在民女身边长大,不知能否也让她入宫作为民女侍女陪在身边?”

嬴政捏着紫女的下巴摇了摇她螓首:“你这个称呼肯定是不允的。”

紫女抿了一下涂着淡紫色胭脂的嫩唇,轻启檀口:“大王,臣妾、臣妾可以将妹妹接进宫中吗?”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紫儿这么说,寡人岂能不允啊。”

“多谢大王。”

嬴政看着这紫色的唇瓣,轻声道:“寡人倒有一事要请紫儿解惑。”

紫女回道:“大王请说,臣妾一定知无不言。”

嬴政逐渐贴近紫女:“寡人还从未尝过紫色的胭脂是什么味道,请紫儿教寡人。”

紫女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嬴政已经印了上去,狠狠尝了尝是什么滋味。

紫女哪怕见得多了,但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还是完全不同的,霸道肆意的侵略攫取,直接让紫女身体的本能开始占据上风。

即便是最为冷静不过,不一会也已经晕晕乎乎。

嬴政细细品尝,认真分辨到底有何不同,直至将紫色胭脂吃了个干净,露出粉亮的唇瓣才罢休。

此时的紫女,第一次的实际操作,就受到了如此猛烈地刺激,已经是有些昏昏沉沉,面色也涌上粉红,在嬴政放开后,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嬴政看着紫女的双唇,此时的双唇已经再无紫色胭脂,露出了粉红底色,但是却变的很是水润光亮,更为诱人了。

也就这个时候,嬴政看着怀中晕晕乎乎的紫女,这才真切感受到,眼前这个无论多么睿智,多么坚强的女人,依旧还只是一个未经人事,不满双十年华的少女。

这才对嘛。

朕并不需要女人的助力。

朕肩挑日月,掌握乾坤。

朕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贤才无数,诸子百家竞相入秦。

一声令下天下为之而动,山河为之摇曳。

哪里还需要几个女人处心积虑为朕谋划?

后宫美人最应该处心积虑的,是怎么才能让朕更开心。

而不是一些有的没的,女人之诈,能有几何?

现在这反应才对嘛,起码朕看着很喜欢。

嬴政顺手攀上了宝宝食堂。

笑道:“真是要感谢紫儿,寡人这下可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呦呵,规模还真不差,手感更是妙极。

这一声调笑把紫女纷飞的思绪拉了回来,感受着身前令人心慌的奇异感觉,还有刚才从未有过,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感觉。

明明一切都不在自己掌控,是自己最讨厌的事情,但是心里却好似还在期待下一次,真是太奇怪了。

想吃就吃牛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男配才是金手指
综影视:男配才是金手指
我有系统!这是我的金手指!!……话说~好像~大概~可能~……(系统已哭晕在厕所)打赏加更在评论区!
御卿卿
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
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
穿越成大夏九皇子,身处诏狱,明日凌迟,一言逆转乾坤,皇上大喜赐婚,推倒女皇妃……
佚名
二婚上司超会宠,父子追妻哭成狗
二婚上司超会宠,父子追妻哭成狗
【1V1,父子火葬场,二婚高嫁前夫上司】 儿子生日那天,罗砀背着屈明遥将孩子接走,和女助理一起为儿子庆生,发来的视频上,他们像极了一家三口。 年幼的儿子对着蛋糕认真许愿,“讨厌妈妈管,我要尹阿姨做我的妈妈。” 罗砀在一边眼含笑意,并不制止。 屈明遥忽觉心累,当天夜里就离开了家。 大的,小的,她一个都不要了。 - 罗砀看到素来温顺的妻子发来离婚协议的时候,还以为她仍旧因为儿子生日那天的事情闹脾气。
文锦
周少别虐了,娇软前妻她死遁了
周少别虐了,娇软前妻她死遁了
一夜之间,她成了万人唾弃的恶女。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被收养她的哥哥送给周宴行的。 周宴行对机关算尽的她,厌烦至极。 她才看清,原来男人爱和不爱是天囊之别。 于是,她留下了一纸离婚书,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再见面时,她坦然的问他,是否和白月光结婚。 结果下一秒,就被死死的拥入了怀中。 “傻瓜,我的妻子从来都只有你。”
小酌酒
初恋患癌症,老公陪她走遍山川河流
初恋患癌症,老公陪她走遍山川河流
隐婚的第五周年,她在空落落的家中抱着手机,划看着自己老公和初恋的旅游照片。 为了完成患癌症初恋的愿望,老公陪初恋环游世界,带着儿子陪初恋举办她梦寐以求的婚礼。 她的心脏默默流泪,忍耐度拉到极点。 后来,儿子的一句话,她的情绪彻底爆发。 “漂亮姐姐那么好,为什么她不能是我妈妈呢?” 她甩出了一份离婚协议书,把老公和儿子送给了白月光,转身离开。 后来,她前夫带着孩子上门求复活,却意外发现她身边早已多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