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宫史

第四编(6/6)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四编

阿朗悉都王思忖:“佛陀未留下真言,我无法供奉。”遂仍取水陆两路返回蒲甘。在北部建九座牟陶佛塔。在觉辛地区内的因克鲁、赖道、梅安道、瑞宝炯各建一座佛塔。王在全缅境内广积功德,在蒲甘又建达彬纽佛塔。铸两口大铜钟,一口安放在达彬纽佛塔,一口安放在瑞固佛塔,这两口大钟比王祖梯莱辛王所铸五口钟还大,重一万阿杜拉 注 。

一日,阿朗悉都上朝,王振臂自炫。群臣见王年事已高,上臂肌肉松弛,暗中窃笑。阿朗悉都思忖:群臣以为朕已不中用了,才发笑。一日,召见群臣道:“左右大臣们,尔等可曾闻言有一男子头裹花巾,骑花斑马,每日日落时在杜云山脚拦路抢劫否?朕派尔等四人前往缉拿不得有误。如不获定斩不饶。”四员大将到马厩选四匹骏马,抖擞精神,策马而去。这时,王也牵出御马瑞班萨布温 注 ,用一条白布勒紧马肚,备好鞍韂,对一心腹内侍说:“汝守在宫门前直至黄昏,等朕返回时再关门。”说罢佩一宝剑,头裹花条巾,向杜云山急驰而去。四员大将见之,认定是那贼人,追了上去,准备擒拿。王却转换速度忽快忽慢,一会儿靠近他们,一会儿远离他们,策马在前,然后驱马直下良吴峡谷,让御马跃入水中休息。四员大将以为强人惧怕他们跳崖自尽了。王驱马下水让马解除疲劳后,又沿原路攀上峭壁,猛然冲出四将之包围,仍然忽快忽慢、忽近忽远地策马在前。在博乌的一块空旷地上又将他们戏弄了一番。四将心惊胆战地说:“此人定非凡人,实乃神魔也。”王策马在四将周围驰骋,时前时后,时左时右,如此反复三次后,始返回城中。天明后,国王召见四员大将问道:“四将可曾遇到那骑花斑马之贼?”四人奏道:“臣等跪奏,不胜惶恐,骑花斑马者并非俗人乃神魔也。即便是人,也非凡辈,定系一神通广大者。休说臣等四骑,即令倾全国骑士前往围堵,也难以擒获。”王说:“哼!尔等不是认为朕已老朽无用了吗?朕尚未老!”满朝文武知道此事后无不惊恐万分。

阿朗悉都王是一位具备威德权势能力之君,精通骑射。一次,骑象率领群臣在马东林中狩猎。捕获无缺陷的小母象千余头,其中有独牙象、双牙象、无牙象、短牙象等。在班当林中也捕获无缺陷的小母象700余头。在德娄林中王抓住御象牙纵身跨上象背,驱象向前,用一根称之为丁兑的套索追捕象群,获小母象700余头。在鄂仓千林中捕获幼象百余头。以上是率大队人马出猎的几次。此外,国王在京都附近还进行过多次狩猎。

一日,报马垒山麓发现大片宝石,王率水陆两路人马去取宝。装满一艘宽六肘尺的大船,王将所获红宝石珍藏在瑞固和达彬纽佛塔内。在举行仪式时用米花向佛供奉。

一日,阿朗悉都王思忖:“吾是一德威具备的国君。到过蒲桃树下获天帝释赠与的封号;曾用檀香木五段和菩提吉祥的右枝做成佛像供奉;曾游幸锡兰岛、马来由岛和曼昂岛,观赏了各种奇妙景色。先王们亦不如吾神通广大。”王在语业和意业上亵渎了先王,当时双目失明。王向婆罗门占星家和缅人占星家们询问缘由。占星家们回答说:“只缘国王亵渎了先宗先祖。欲使双目复明,需用金银灯盏、金银花枝、金银米花等向先宗先祖供奉。”阿朗悉都王为从蒲甘建国始祖萨牟陀梨王至父王苏云共44代君王铸金像44尊置金案之上,用金银灯盏、金银花枝、金银米花等供奉。供奉开始后,除骠绍梯王、曾祖阿奴律陀王、外祖父江喜陀王等三尊金像端坐在原位上外,其余金像皆歪斜地倒在一边。祭拜时,王双目复明。王仪表堂堂,声音柔美,喜爱音乐。良象宝驹成群,谷物粮食盈仓,金银财宝无数。据说各仓廪中皆设录事,详细记载每日之事。

阿朗悉都王令熟练工匠为曾祖阿奴律陀、祖父苏卢、外祖父梯莱辛江喜陀、父王苏云,以及曾祖麾下大将良吴毕、鄂推友、鄂隆赖佩以及大小乡官、村吏等铸纯铜像置于瑞固佛窟之中,并皆附有碑文。碑文上还记下:王有小白母象若干、小黑母象若干、大小战船若干、武士若干、大臣若干、录事若干等等。

一次,勃代格亚王向阿朗悉都献其公主,王十分宠爱赐名勃巴瓦底,并给她许多卫士和宫女。公主经常侍奉国王于左右。一日,国王的三个王子进宫朝见父王。印度公主勃巴瓦底正与王坐于御榻之上。王子们入内公主仍端坐其上并未起身。王子明欣绍心中不快,思忖:“你这印度小女子,当着大臣们之面,见吾大王子进殿,竟仍昂然坐于御榻之上,成何体统?”王子不向国王施礼,把脸扭向一边,片刻,即托病告退。

王内傅之子阿难多都利耶,深得王之青睐,王将王子锦服赐予他。一日,宫中举行庆典,王子明欣绍见阿难多都利耶身着锦服,斥道:“此袍乃王子所穿,非汝等臣子所穿之物,不得乱穿!”王子令其脱掉锦服,换上与其身份相称的朝服。此事传至国王耳中,王大怒:“锦服乃朕所赐。今朕在世,尚如此放肆。待朕百年之后,他为王时不知将如何对待朕的王子、公主、文臣武将们了?他将成为闯入鸡群的一只猫!”于是,下令收回了给他的封地、侍从与金银财宝,投入狱中。王子之母亚德那布翁王后请群臣向国王说情。在群臣再三恳求下,王才宽恕了王子,给了他兵马、金银财物说:“不肖子曾在朕面前无礼。从今以后不准再住在京都之内!”

王子明欣绍带着他的象、马、扈从迁至东部的吞东布德,在那里建立庄园。挖昂宾赖湖,湖面长宽各3000达 注 。在德牟措也挖一湖和三条水渠开垦耕田三万缅亩。一年三造,非常富庶。在王子这样经营下,金银盈库,谷物满仓,象马成群,役从如云。王子还请精通巴利文经典的学者高僧编纂典籍,讲授诗书。并向他们供奉所物。佛教得以发展。

阿朗悉都王将王子明欣绍逐出京都后,觉得二王子那腊都有才干,便让他参与处理内政。那腊都之母乃梯莱辛江喜陀手下大臣德马金之女。王即位后,被选入宫中,处于王后之下,嫔妃们之上。王在位期间使佛教得以弘扬,造福子孙后代。当王101岁时,身染重病。那腊都将其废黜,将王安排在瑞固佛窟之内。当王复苏时说道:“此处不是朕的王宫啊?”妃子奏道:“此处不是王宫,乃大王功德之地。”王问:“是何人所为?”妃子答:“是王子那腊都所为。”王勃然大怒,身如火焚。

是时,那腊都王子思忖:“如父王康复,吾必遭殃。”王子用筒裙紧蒙王之头部,王气绝身亡。有些史籍载:王被安放在葫芦架下,葫芦架塌王被压死于架下。王26岁登基,在位75年,终年101岁。临终时土星与木星相斗,登奈底与丁兼之时恰好重合,天空出现彩虹。生辰为木曜日。

关于这段历史,据《缅甸大史》载:王得到巡游各地的顶加奈大船;到达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在蒲桃树下受天帝释赐名:底里德里巴瓦那底达拉巴瓦拉班底达都达马亚扎摩诃迪勃底那腊勃底西都;建檀香木雕佛像五尊、信骠佛像、信拉佛像、缅桂木佛像九尊的佛塔及九座牟陶佛塔。《新史》中则载上述功德系其孙那腊勃底西都所建。两部史书所记不同。《新史》所载根据是《菩提史注疏》、《格拉亚尼碑文》、勃温林佛窟预言等。按《新史》所述,查阅《菩提史注疏》及各碑文。在《菩提史注疏》中叙述王孙那腊勃底西都功德时,只有:“有任其所欲可行至各地的御舟一只,白象一头。他是泽亚登卡之父。”字样。并未提及到达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等事。在《格拉亚尼碑文》中仅记有:“缅历543年(公元1181年),蒲甘那腊勃底西都在位时,萨巴达长老从锡兰岛来到蒲甘。”

此外,我们按照王孙那腊勃底西都的年代查阅了各种有关碑铭。如《蒲甘那伽庙碑文》中虽记有:“缅历540昴宿年6月14日(公元1178年8月27日),名号为:底里德里巴瓦那底达拉巴瓦拉班底达都达马亚扎摩诃迪勃底那腊勃底西都之阿梨摩陀那国伟大国君”字样,却没有记述去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之事。《瑞当梅碑文》中记有:泽亚都拉王于缅历536年(公元1174年)即位,号那腊勃底西都。为了建缅桂佛像9尊、红色佛窟30座等功德善举。王巡幸王国北部地区,到达鄂辛古建立藏缅桂佛像9尊之一的瑞当梅佛塔。但没有到达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的字样。

其他许多有关王孙那腊勃底西都碑铭中也均无关于去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的任何记载。按照《缅甸大史》所述,我们又查阅了阿朗悉都时期的有关碑铭、记录、史籍与文献。据《巴达 注 塔碑文》记:“尊号为底里德里巴瓦那底达拉巴瓦拉班底达都达马亚扎摩诃迪勃底那腊勃底西都之王生于缅历512年7月16日(公元1150年10月8日)金曜日,他曾到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散步,是南赡部洲之上无以比拟的威德崇隆之王。南勃达龙王在南勃达河畔按迪萨班陀长老的请求在迪萨班陀山巅建下了巴达塔。王向该塔奉献了油灯与其他供品,为佛教长存五千年,进行了最高祝愿之祈祷。”此处明显地带有阿朗悉都王到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的话。

据《底哈道佛塔碑文》记:阿朗悉都王在阿育王所建底哈道佛塔中建一壁龛,将用第五段檀香木树枝雕成的四指宽的佛像置于其中。王于缅历477年12月15日(公元1116年2月28日)土曜日布施了底哈道佛塔塔基所占地段。该碑文中所述四指宽檀香木,有力地表明:天帝释赠送了五尊檀香木木雕佛像和信骠、信拉佛像,而这些佛像是到达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得到的。因此,应该认定就是阿朗悉都王去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

据《垒盖姜道亚史》记:“佛有预言云:‘将来蒲甘————阿梨摩陀那国王、瑞固佛窟施主阿朗悉都将乘御舟巡游到此,在我的檀香佛寺处建一佛塔’。当阿朗悉都巡游各地时,天帝释曾向王出示过这份摩诃布翁那长老书写的约有弹棉筐般大小的铜帖。后将该帖珍藏在塔内。”

据《梯林瑞宫欧佛塔碑文》记:“缅历453年(公元1091年)阿朗悉都王在阿梨摩陀那————蒲甘国各地巡游时,到达一地设行宫休息。白伞自动开启,该地遂得名梯林 注 。梯林有一池塘,据说池塘中似乎有一条大鲮鱼,是圣物所变。王见池塘有鱼,撒金网捕捉,但网中不见鱼儿,只见圣物。王取出圣物建一塔,将圣物藏于塔底。塔由此得名瑞宫欧 注 。”这里记载了阿朗悉都巡游各地之事。

据《瑞牟陶佛塔碑文》记:阿朗悉都王拥有36头白象,德威崇隆。缅历457摩伽年(公元1095年)土曜日捐地建瑞牟陶塔。这表明阿朗悉都王是瑞牟陶塔的施主。

据《五尊檀香木佛像、信骠、信拉史》载:阿梨摩陀那————蒲甘国王、尘世之神那腊勃底西都乘御舟巡游各地,随行者有大臣84000名、将士1160万名、船800万只。其间,曾在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举行灌顶礼。又记:缅历457年那腊勃底西都王得檀香木佛像。这里所提那腊勃底西都是指王孙那腊勃底西都,还有年代有误,令人费解。为此我们核对了各种史料,发现所述并不矛盾。因为史籍和碑铭往往将祖父阿朗悉都写成那腊勃底西都,把王孙也写成那腊勃底西都。因此,这里应该认为祖父与王孙的名字用重。根据这些碑铭史籍可以判定只有祖父阿朗悉都到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

至于王孙那腊勃底西都他只继承了祖父阿朗悉都的船只,巡游各地,号底里德里巴瓦那。他曾用御舟船首缅桂船柱刻成9尊佛像,予以供奉。不应认为他曾到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他也不是五尊檀香木佛像、信骠、信拉佛像的施主。据各种碑铭和史籍的一致记载,可以得出结论是:祖父阿朗悉都王乘御舟到过南赡部洲顶端蒲桃树处,他是五尊檀香木佛像、信骠、信拉佛像的施主。

[1] 年代有误,应为缅历474年,即公元1112年。

[2] 音译:阿朗,缅文原意:未来者、未来将成为……的人,尤指未来将成佛者。

[3] 原系巴利文,音译:底里泽亚都拉;意即:吉祥、胜利、英勇。

[4] 音译:悉都,按缅文意:“悉”即大鼓,“都”即人。若按巴利文演变而来的缅文看,意则为:英勇胜敌者。缅甸王朝时常用此作为勋衔称号,一直延续至今。应取后者释义。阿朗悉都旧译为阿隆悉都。

[5] 缅文意为:长脐带(者)。

[6] 缅王封号往往喜用如此冗长的巴利文称号。音译如文,意译为:吉祥三界光辉高贵智慧善良弘法之王、伟大元首、人之统治者、英勇胜敌者。

[7] 此号与后来在1173年即位的王名相重。

[8] 上述已有五位王后,此处却说四位,前后矛盾。但原文如此。

[9] chein音译钦,等于40缅斤。(1缅斤=16329公斤)

[10] kyat音译架,或意译为缅钱,约合1633克。

[11] mu音译木,约合204克。

[12] pe音译贝,约合102克。

[13] tin音译町,意译为缅斗,也有译作箩者,约合4091升。

[14] khwe音译奎,约合2046升。

[15] seit音译塞,约合1023升。

[16] sayut音译萨由,约合0511升。

[17] pyi音译卑,意译缅升,约合0256升。

[18] khwek音译侩,约合0128升。

[19] sale音译萨垒,约合0064升。

[20] 马鞍饰物的一部分,音译为德格丹。

[21] 比亚达,意即:尖阁顶;驾,意即:坠落;拉,意即:漂亮。

[22] 乔玛,意为:大山谷。

[23] 阿都敏纽(约1413-1463年)阿瓦王朝时若开一著名诗人。

[24] 阿朗悉都赴中国迎取佛牙事也未见于中国史籍。

[25] ahdula阿杜拉,印度一重量单位名。1阿杜拉相当于180克。

[26] 瑞班萨布温,意即:金花斑(马),此处金系指宝贵之意。

[27] 达,一长度名,约合32公尺或105英尺。

[28] pada巴达,巴利文原意为足。巴达塔:意即佛足迹之塔。

[29] 梯,原意:伞;林,意即:明亮,转意为开启。

[30] 瑞,意为金;宫,意为网;欧,意为罩住。故瑞宫欧,意即:金网罩住之物。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77:一根鱼竿开启财富人生
重生77:一根鱼竿开启财富人生
关于重生77:一根鱼竿开启财富人生:(游戏我的世界+囤物资+倒爷+种地+赶海+打猎+鉴宝+赌石+炒股+搞笑无厘头。)秦龙重生1977年,获得我的世界系统。开局扶侄魔后妈“卖”三个姐姐,果断逼老爹离婚。
包滚滚
魔童:开局让敖闰怀孕!
魔童:开局让敖闰怀孕!
穿越成被镇压在海底的龙族,敖一帆正愁不知如何脱困,多子多福系统降临,于是乎,看着身边熔岩之中的敖闰,终究还是忍不住伸出了龙爪,在敖闰沉睡中,让其怀孕,获得裂空爪的进阶版虚空爪,从而逃出升天!
不打伞的瞎子
我什么时候成大影后
我什么时候成大影后
我穆念念才是天命所归的大女主!我尔雅重活一世就是要做人上人!我张九明要让这个世界抖三抖!蔡蔡身穿回来后,一心一意要做女演员哪知道会遇见这仨穿书龙傲天重生了不起啊?谁还没重生过啊!拉过张先珺,最后一个可
月下四时
废材小师妹,被极品宗门宠上天
废材小师妹,被极品宗门宠上天
上一世我是老老实实的修行小师妹,天天被欺负。甚至,师兄们为了讨好他们心目中的白月光,把我换命虐杀了!经历过一次死亡后重生,这一世,我重生回到入峰大典那天。师兄们照例是为了衬托自己的才华来猛踩我,可既然
佚名
乾坤塔
乾坤塔
前一世,他是秦家丢失多年的小儿子,找回后,却不受待见,被当成废物,百般刁难和羞辱,最后还被养子秦昊活活毒死!这一世,秦峰不再犯贱,去奢求那可笑又偏心的爱,他毅然与秦家决裂,凭着前世的记忆,夺走养子秦昊
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