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日常:爹娘让我当咸鱼乌雅静柔杭佳雁心

第10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03章

所以薛常在毫无争宠之心,只想多陪陪太后娘娘。”

我没想到薛常在的故事会这般离奇,薛状元又是如此的痴情。

“那太后娘娘怎么说?”我问。

木莲道:“太后娘娘自然高兴,见到薛常在的当晚,太后娘娘睡着了都在叫十一格格的名字,还哭了。

还好有桂嬷嬷安慰着她,说一切都是天意,现在有薛常在陪在身边,也算是替淑慧公主敬了孝。”

我点点头。

太后娘娘十分思念自己的女儿,以前珙桐姑姑和淑慧公主有几分像,太后娘娘就待她极好,现在薛常在长得和淑慧公主极其相似,又是淑慧公主心上人的一片心意,太后娘娘有她陪伴也算有了慰籍。

“只要能哄的太后娘娘开心,那自然是好事。”我附和道。

木莲笑道:“那是,太后娘娘心情愉悦,身子康健是我们的福气。

雁心,你可知道丁贵人为何进宫?”

我当然是不知道的。

木莲道:“这次进宫的几位主子都是通过举荐进来的,个个可都有特别的原因。”

我的八卦心立马又痒了。

梅花飘香的树下,木莲又和我说起了丁贵人的事儿。

“丁贵人侍寝后的第二天给皇后娘娘请安,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换宫殿。”

木莲一脸无语的样子。

“这……太没规矩了吧,歆嫔事先可知道?她是在歆嫔娘娘的芣韵宫,歆嫔是皇上在潜邸时的老人了,生性不爱说话,难道会磋磨了她?”

我不明白丁贵人怎么会想到换宫殿。

木莲笑道:“可不是没规矩吗?把歆嫔娘娘的脸都气绿了。”

“那她为何要换?且想换去哪?”我问道。

木莲道:“她想去德贵妃的永和宫。”

我脱口问道:“为什么?”

木莲又四下回头张望,没见着人压低声音说道:“她说她要和勤贵人在一个宫里。”

“这又是为什么?木莲,你一次性说完呀,别总像羊拉屎一样。”

我急了。

我本来就不能在外头待太久,这木莲还总是问一句答一句。

“呵呵呵~”木莲看我着急,掩唇笑道,“雁心,这样子才像你嘛,刚才那娇滴滴的样子都让我觉得你像是被懋嫔娘娘附身了。”

“别胡说了,这话要是被人听见可就完了。”我被她的口无遮拦吓了一跳,不由抬手捏了捏她的脸儿。

她立马捂住嘴,用力点点头。

我继续问她:“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勤贵人可是大公主的母亲,早在潜邸时就伺候皇上了,和她有什么关系?”

木莲道:“丁贵人的说法是勤贵人未入王府前住在她家隔壁。

丁贵人母亲早亡,父亲公务繁忙,兄长又在外求学,她身边只有一个老妈子和一个小丫鬟,所以日子过得十分枯燥无聊,幸而勤贵人像大姐姐一般照顾她,陪伴她,所以她这次进宫,就是为了寻找勤贵人。”

我听了这话,觉得有些好笑。

敢情丁贵人削尖了脑袋进宫不是为了满门荣耀,也不是为了皇帝,竟然是为了勤贵人?

皇帝老儿看来也不是什么香饽饽。

不过我还是觉得丁贵人的话里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我问:“丁贵人今年多大了?”

木莲道:“十八。”

“勤贵人起码比她大七八岁吧。”

我算着他俩岁数,推测着丁贵人的话有几分真假。

木莲道:“勤贵人二十五,大公主今年十岁。”

“勤贵人是多大入府伺候皇上的呢?”我问木莲。

木莲摇摇头道:“这个我倒不知道,不过勤贵人十五岁时生的大公主,那她十四岁时肯定已经入府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一朝穿书,谢念月成为书中的小炮灰,睁开眼就在出嫁的花轿上。不对,原文里嫁到将军府的人分明是恶毒女配谢莺莺,为何会变成她?难道谢莺莺也重生了?不怕,手握万界交易系统,搬空渣爹库房和国库后,挂上去瞬间就能
花生西瓜
99张和解符
99张和解符
三年前,林惠兰跪在剑宗门前,求来了一纸婚书。大婚当夜,陆长生送给她99张和解符,承诺只要和解符没用完,他们就永远不分开。成亲三年,林惠兰每出去陪一次白月光,他就会用掉一张和解符。直到最后一张和解符化为
愚赶山
强龙下山
强龙下山
十年前,他惨遭灭门,被敌人追杀,颠沛流离。十年后,他潜龙出渊,携通天本领,强势归来。论实力,武神是我大师傅,手持玄元,败尽天下!论财富,财神是我二师父,财神指环,予取予求!论权势,帝师是我三师傅,令出
羡门子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刚接手宗主之位的霍亥,绑定宗门气运,只要宗门没落,即可证道帝境。可为什么他每每下达一个搞垮宗门的指令,都会事与愿违?“宗主糊涂啊!二长老雁过拔毛,本性贪婪,怎能掌管库房……什么?库房灵石快放不下了?”
火爆小葵花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李祺穿了。而且好死不死穿成了李善长的独子!为了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李祺索性开始了作死之路,无条件跪舔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什么?有贪官?”“陛下勿忧,剥皮实草了解一下!”“什么?明初文人多
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