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日常:爹娘让我当咸鱼乌雅静柔杭佳雁心

第22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20章

我急忙谦逊道:“这不是奴婢的功劳,是娘娘腹中的小阿哥体恤娘娘,开始安稳了呢。”

德贵妃掩唇笑道:“本宫倒希望肚子里是个公主,像和安公主那般乖巧可爱的小女孩儿,本宫可喜欢了。”

贵妃娘娘一说,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和安公主粉嫩的小脸蛋。

这次离开灵秀宫,还没来得及向她告别,不知道公主会不会觉得我爽约。

现在她已经入学了吧,以后的日子可没以前那般自由自在了。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母亲的心肝宝贝。”我想着公主和我自己的弟弟,低声喃喃。

德贵妃闻言,赞同道:“没错,不管是阿哥还是公主,本宫都喜欢。”

说完,又道:“雁心,本宫见你也是喜欢孩子的,和安公主就很喜欢你。所以午膳后你去见见五阿哥和五公主。”

我连忙应好。

吃了一些东西后的德贵妃娘娘精神不错,便要我陪她去院子里晒晒日头,说说话。

于是,葵芫为她披上厚实的貂皮大氅,扶着她去院中透气散步。

我一边走着,一边听德贵妃说话。

走了一会,贵妃娘娘累了,便坐在院中的椅子上休息。

她让葵芫去取个小暖炉来,葵芫马上折回去取。

待她离去,德贵妃便问我:“雁心,本宫以为你会去求太后的恩典让你离开灵秀宫,没想到你会用这样的方式离开。你为何要冒险用这个办法呢?”

我躬身低头回道:“奴婢是想用这个投名状敲开永和宫的门。不知这个投名状娘娘可满意?”

雪后园林,冰雕玉砌,琼花瑶树,流光溢彩,晶莹剔透。

阳光照耀下,冰雪融化,花木在雪水浇灌下更显生命力,新生的气息扑面而来。

德贵妃如葱郁般的手指未着任何护甲。

她抚了抚腹部,只稍稍抬眸看了我一眼,淡然一笑道:“满意。只可惜豫妃没能一击即中,她俩只打了个平局。”

我眉梢一挑,不是很明白“平局”的意思。

虽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从处置结果看,姌嫔算是受到了重创。

降位、禁足,一向不和的富察鸳珍复位……

豫妃好像并没什么损失。

德贵妃见我满脸的疑惑,耐心解释道:“雁心,在这宫里头,每一步棋你都要学会洞穿下棋者的目的。

豫妃这一次对姌嫔的攻击,目的是将她一撸到底。她对付姌嫔不仅仅是因为之前的一些过节,根源在于,姌嫔得势,富察家不会对豫妃有任何助力。”

我有些明白了。

因为姌嫔与马佳悠香的仇怨,现在的富察家不会与豫妃结盟。

所以豫妃自然是要想尽办法扶持富察鸳珍。

“娘娘,可是奴婢觉得豫妃母家已经光环鼎盛,难道还需要富察家的支持吗?”我有些看不透。

德贵妃道:“对,豫妃的母家马佳一族已是鼎盛之时,但你可了解过她母家占了哪几个高官显位?”

我想了一下,回答道:“奴婢记得豫妃娘娘的父亲是正一品的绥远大将军。”

“没错。除此之外,豫妃还有两个兄长也在军中,大哥已是正三品的参将。

她还有一些亲族男丁也在军中,听闻有一位堂弟年纪轻轻便已立下赫赫战功,皇上也多次在朝堂之上赞过他,以后也少不了是位带兵的将军……所以,雁心你明白吗?”

我点点头,道:“奴婢有些明白了。豫妃母家煊赫,但都是武将,武将手掌重兵有利有弊,此次豫妃未能擢升为贵妃,恐怕也是皇上不想她这一族风头过盛的缘故。所以,豫妃母家想要拉拢一些文官。”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一朝穿书,谢念月成为书中的小炮灰,睁开眼就在出嫁的花轿上。不对,原文里嫁到将军府的人分明是恶毒女配谢莺莺,为何会变成她?难道谢莺莺也重生了?不怕,手握万界交易系统,搬空渣爹库房和国库后,挂上去瞬间就能
花生西瓜
99张和解符
99张和解符
三年前,林惠兰跪在剑宗门前,求来了一纸婚书。大婚当夜,陆长生送给她99张和解符,承诺只要和解符没用完,他们就永远不分开。成亲三年,林惠兰每出去陪一次白月光,他就会用掉一张和解符。直到最后一张和解符化为
愚赶山
强龙下山
强龙下山
十年前,他惨遭灭门,被敌人追杀,颠沛流离。十年后,他潜龙出渊,携通天本领,强势归来。论实力,武神是我大师傅,手持玄元,败尽天下!论财富,财神是我二师父,财神指环,予取予求!论权势,帝师是我三师傅,令出
羡门子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想搞垮宗门,却打造万古第一宗
刚接手宗主之位的霍亥,绑定宗门气运,只要宗门没落,即可证道帝境。可为什么他每每下达一个搞垮宗门的指令,都会事与愿违?“宗主糊涂啊!二长老雁过拔毛,本性贪婪,怎能掌管库房……什么?库房灵石快放不下了?”
火爆小葵花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李祺穿了。而且好死不死穿成了李善长的独子!为了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李祺索性开始了作死之路,无条件跪舔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什么?有贪官?”“陛下勿忧,剥皮实草了解一下!”“什么?明初文人多
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