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日常:爹娘让我当咸鱼杭佳雁心乌雅静柔

第305章(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05章

皇上同徳贵妃一起用膳,两人边吃边聊,看着恩爱和睦。

吃到一半,皇上忽然斜眼瞥了我一下,问德贵妃:“阿昉,庆王福晋朝你要人,你可答应了?”

徳贵妃不慌不忙道:“嫔妾哪敢答应,这不得皇上您答应才成吗?”

皇上吃了一口炙羊肉,闷声“嗯”了一声。

徳贵妃瞧着他面色还好,便试着问道:“皇上可要为雁心作主入庆王府?”

皇上继续吃着菜,头也不抬地说道:“雁心不早就立誓绝不进庆王府吗?朕总不能强人所难。”

我一惊,慌忙跪下。

徳贵妃很意外,拿着筷子的手就这样僵住了。

我暗叫不好,我从未与徳贵妃说过皇上知道此事。

她以为只有太后知道。

片刻后,徳贵妃神色恢复如常,含笑放下筷子,对皇上说到:“既然如此,那嫔妾倒想向皇上给雁心求一门更合适的亲事,不知皇上愿不愿意做这个月老。”

皇上也放下筷子,抬起头,面色晦暗地盯着徳贵妃。

敏锐的徳贵妃立马察觉皇上不高兴了。

她马上改口道:“皇上政事繁忙,自是没那时间管这些儿女情长之事的。嫔妾很喜欢雁心,就再留她几年吧。”

皇上的脸色这才缓了缓,说道:“朕瞧着她伺候你很在心,还是让她再留几年吧。

十九弟那儿回绝了便是,要是皇额娘问起,你就说是朕的意思。”

德贵妃颔首应是。

两人沉默着吃了几口饭菜,才听皇帝问:“你刚提及要给雁心的亲事,对方是何人?说来朕听听,要是合适,先定下也可。”

徳贵妃大喜过望,她还以为这次的提议让皇上生气了,没想到皇上想了想还是愿意给她这个脸面。

她笑眯眯地说道:“嫔妾觉得太医院的边鹤云太医挺合适。”

皇帝端起金边白瓷碗,拿着汤匙搅了搅,似是在思考。

徳贵妃端坐着,默默等待着皇上的回音。

而我跪在一旁,只觉脑袋一片空白。

徳贵妃想撮合我和边太医。

虽然我对边太医印象极好,但我对他并无男女之情。

此时,若是皇帝同意了,那我和边太医便有了御赐的婚约。

这让我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以后我该如何面对他?

我心乱如麻,犹豫着、徘徊着、斟酌着是不是该开口说话。

这时,皇帝说道:“边卿是家中独子,其父边院正因救人而去世,实属医者典范;其母含辛茹苦独自将他养育长大,是天下妇人楷模;边卿悬壶济世、心怀天下,朕一直也想着为他谋一门好亲事。

如今听阿昉你这一说,朕忽觉边卿年纪也不小,今年应有二十二了吧。

朕这个年纪时悦怡和大阿哥都已经四岁了。”

徳贵妃附和道:“正是呢,所以嫔妾觉得将雁心许给他,倒也合适。

虽说雁心家世单薄了些,但这丫头聪慧贤淑,是个能持家守孝道的好孩子。

嫁于边太医后,定能为其操持好内院,照顾好婆母。”

皇上再次斜眼瞟了我一下。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魔有道
修魔有道
在一座庙宇中被镇压了一千五百年的大魔头意外被两个樵夫放了出来,新生的魔头被赋予了夜明这个名字,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一名福德正神。 立志要成为天下第一魔头的夜明因为种种原因,一个人也没杀过,身上没有孽力的夜明总是能在危机中全身而退。 许多次,它“无意间”帮助人类消灭了许多的“同类”。 它从福德正神成为城隍,在人类信中的眼中,越来越高尚...... 在此期间,它结识了许多人,将这些人都当做自己的“存粮”
即墨若谷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虐杀原形之中融合黑光病毒,生化危机里面融合T病毒、G病毒、A病毒……尸兄世界融合尸兄病毒……
纯银羽翼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云气蕴养技术真厉害,材料学爆炸。 “众所周知,左手倒右手,等于什么都有。”陈曦宣。 “我出图纸,你出机床,我们一起做大做强。”群友宣。 “文以载道,武能安邦,唯有奇观,兴国安邦。”万年重工宣。 “七代舰灵,听我命令,从此刻开始,开启舰娘时代。”万年公主刘桐宣。 星辰大海,有梦即可。[神三同人,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混日子的又一天
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我在异界种田封神
亲眼目睹了魔法女神午夜陨落,奥法之劫造成的恐怖冲击。失去一切的传奇战士盖文,在月亮女神苏伦的秘密支持下,尝试穿越回过去。结果穿越变重生。盖文不仅拥有了重塑世界的机会,同时拥有了重塑自己职业的机会。为了爱人,为了所爱的世界。盖文将赌上性命,组织一系列灾难的爆发。这一世,他将是科米尔的岩地男爵,狗头人之王。科索曼的戴冠者。扎兰达女王的幕后男人。大冰川的霜巨人之王。他的狗头人建筑队伍,将会遍地开花,引
永夜骑士
桃源傻医
桃源傻医
远离喧闹的城市后,李风在大山里种植百亩药草地,研究各种草药。 他在村里开家医馆,帮助村民们治病,闲暇时顺带揍揍村霸。 炼丹针灸,各种失传的古老医术,在李风手中一一现世,震撼全球。 他立誓,要让中医崛起,遍布海内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