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返人生

第191章 农民的小满足(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91章 农民的小满足

黄昏的余韵在浦江撒下金黄一片。

给平淡的波光粼粼铺上一层耀眼的光泽。

坐在世茂五号39层阳台上的方年望向一片黄晕,心情忽然愉悦起来。

“果然,像我这种农民,骨子里就遗传了对暴发户的向往。”

方年咂着嘴说这话时,右手灵活且有节奏的敲击着两样同样金黄色的物件。

客厅里,关秋荷听到这话,撇嘴道:“你还别说,就你现在这样,可真太像了!”

事情还得从6号下午说起。

签订完买断合同之后,方年算了算自己银行卡上的余额。

把450万百分百到账的款项算进去,嚯呦,方年忽然发现自己的余额竟接近持有500万这个数字。

准确来说,是488万5千元。

“是不是准备点退路?”

于是,理所当然的,方年有了再备一条退路的心思。

一个人在家无聊就会想多,这是人之常情,即便方年是重生人士也不例外。

想着想着,方年便习惯性的拿出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房产?”

“打理起来太麻烦了,好的地方又限购,这点钱扔进去水花都没有。”

“古董名画?”

“打眼概不退还,算了算了,我是个农民。”

“……”

“股票?”

“!”

方年写下股票两个字之后,手上的动作忽然一顿,嘴上喃喃自语。

“比特币也好,股票也好,本质上都是击鼓传花的金融投资产品,不保险!”

方年意识到这样的退路形式虽然会有可观的收益,但其实不确定性也高。

未来收益越可观的金融产品,风险属性就越高,保值保险的程度就越低。

未几,方年脑子里冒出两个字:黄金。

接着方年打开网页查了查金价,国际黄金价格在930美元一盎司波动,换算下来,约是212~215元每克左右。

“买点黄金去。”

想到就做,在申城购买黄金还是很方便的。

不过方年需要的数量不少,所以最后是分开向几家提供售出、回购服务的银行或机构发起预约购买。

对。

方年买的是实物黄金。

纸黄金这种东西,也就是一串数据,归根结底还是投资属性的。

哪有实物金来得有感觉?

总之经过一番周折,刚好也在10号款项到账后,方年才拿到黄金。

听着金条碰撞的叮当声响,关秋荷无语道:“我说你就不怕你这把玩把玩着,掉克数?”

“又没事,掉一克两克的,又不在意。”方年大手一挥,“要的就是这种真实触感。”

关秋荷颇为不满的摇头:“你把你的书打包卖掉换成钱,就为了买金条,我是真搞不懂;有这么多的钱,你怎么就不去做点投资呢,对于你的眼光,我可一直非常相信。”

方年就笑:“你不懂这种金灿灿的东西对男人的吸引力,钱放在银行里就是一个数字,做金融投资,坑那么多,一不小心就倾家荡产,操那份担惊受怕的心做什么。”

心里补充一句,‘诶,对,去投资,就跟后来有人去抄底,抄着抄着,投一万眨眼本金没了,还要负几个亿,强制执行还上征信,爽不死你。’

“是吧,就跟我不懂传奇这么个要死不活的游戏忽然这么火爆一样!”关秋荷咬着后槽牙道。

方年便不吱声了。

跟女人讲什么道理。

…………

真要说起来的话,以方年现在有的资本,也还是有一定投资选项的。

只不过方年真的很不愿意折腾。

而关秋荷又分身乏术,再找一个具备信任度的合伙人,就得看运气了。

比起前世,方年这辈子多了不少带有趣味的爱好。

实物金条的价格跟纸黄金的价格是挂钩的,但又不完全挂钩。

总之,最后方年是花了480多万买了21千克千足金条,每根金条重100g。

偷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末世女王:无限囤货虐渣
末世女王:无限囤货虐渣
云清歌重生末世前三月,激活父母遗留的猎神异能,空间囤货、无限回蓝。撕白莲、踩渣男、斩虫灾、破极寒,十重天灾中杀出血路。这一世,她不仅要手刃仇敌,更要在尸骸遍地的废墟里,揭开父母失踪的惊天真相。
骸骨咏叹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现代人凌川穿越成大周王朝的一名边关小卒,凭一己之力为民族铸骨凝魂,打造沙场雄甲,刀锋所指,战旗所至,便是自认噩梦的开始!
青岳
绝世狂医
绝世狂医
身为玄龙门传人的苏逸从乡下来到城里报恩,寻找名花,以古法碾压武道强者,以医术冠绝通天。万花丛中过,只取万紫一点红。
苏小火
你都被武校开除了,还能成战神?
你都被武校开除了,还能成战神?
(高武+热血+挨打就变强+逗比)穿越高武世界,因为别人陷害而被开除出学校无法参加武考。却觉醒金手指,挨打就能变强。行了行了,别打了,你是在给我按摩吗?为何妖兽惨叫连连。这些小可爱,能不能不咬了,你除了
锻刀铁匠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年代感+拼搏岁月+伟大母爱+渔村赶海+发家致富+温馨家常+可爱青梅】上一世,生活的苦难接连不断,一座又一座大山,压断了宋海建家里的一根根脊骨:父亲早逝,母亲在风雨飘零的六零年代撑起这个家;一场台风的
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