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二十八章 下曲阳的决战
前排的弓箭手拉开弓弦,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迫使黄巾军无法有效反击。随后,步兵和骑兵迅速推进,攻城器械也被推到城下,开始猛烈撞击城门。
黄巾军尽管人数众多,但士气低迷,内部混乱,在汉军的猛烈攻势下显得无力招架。城头上的黄巾军士兵犹豫不决,有的试图抵抗,有的却已开始悄悄撤退。
张宝站在城楼上,望着眼前的混乱,心中焦急万分。他努力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但谣言的影响已使他的命令难以传达,士兵们各自为战,毫无组织。
在城外,郭典的部队已经完成了包抄,将下曲阳城团团围住,断绝了黄巾军的所有退路。
城内的黄巾军逐渐意识到已被围困,士气更加低落,许多士兵甚至放下武器,试图投降或逃跑。
林辰站在不远处,紧盯着战场的变化。他看到黄巾军的防线逐渐崩溃,心中既兴奋又害怕。他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会儿,胜利的天平就会彻底倾向汉军。
皇甫嵩见攻势正盛,乘势下令全军总攻。“全军进攻!”他的声音如雷贯耳,战鼓声随之响彻云霄,号角声震天动地,激励着每一个士兵的心。
汉军士兵们士气高涨,无穷的力量涌上心头,冲锋陷阵,步伐坚定有力。
城墙上的黄巾军士兵看到汉军如潮水般涌来,内心的恐惧迅速蔓延开来。
弓箭手们尽力射出最后几箭,但手中的箭矢已经无法精准射向敌人,纷纷落在地上或被盾牌挡住。
张宝站在城头上,目睹这一切,脸色苍白,双手紧握,手心里全是冷汗。
汉军步步紧逼,攻城器械猛烈撞击城门,发出震天的巨响。
城门终于在几声巨响中崩塌,汉军士兵蜂拥而入。黄巾军的防线如同脆弱的纸张,在汉军的冲击下迅速崩溃。
士兵们惊慌失措,有的试图抵抗,有的却丢下武器四散奔逃。
张宝见大势已去,心中明白,继续抵抗只会带来更多的死亡和伤亡。
他急忙下令:“撤退!所有人撤退!”但他的声音在混乱的战场上显得那么微弱,许多士兵根本没有听到,有的听到了也无力执行。
城内一片混乱,黄巾军士兵四处奔逃,互相推搡,试图从已经被围堵的出口逃生。
张宝知道自己必须突围,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他迅速集结身边的亲信,准备从一处较为薄弱的防线突围出去。
然而,混乱的局势让他的计划难以实施。亲信们虽然拼死保护,但汉军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箭矢如雨般射来,不少人倒在血泊中。
在混乱的战场上,张宝竭尽全力挥舞着兵器,奋力厮杀,但面对蜂拥而来的汉军,他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刀光剑影中,他的肩膀被一箭射中,鲜血喷涌而出。他咬紧牙关,继续奋战,但体力迅速耗尽,逐渐力不从心。
“快走!”亲信们焦急地催促,但张宝已经无法再动。他的双腿逐渐无力,最终跪倒在地。他的亲信们试图扶起他,但汉军的包围圈已经越来越近。
张宝意识到自己无路可逃,他抬起头,望着已经被鲜血染红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悔恨和无奈。
“将军,对不起。”副将的声音低沉而哽咽。他举起了刀,眼中满是悲痛,但手却没有丝毫犹豫。
张宝明白,他的副将是在解脱他,也是为了自保。他闭上眼睛,迎接最后的命运。
刀光一闪,张宝的身体重重倒在地上,他的血流满地,生命在这一刻走到了尽头。
他的死亡彻底瓦解了黄巾军的抵抗意志,士兵们看到领袖身亡,更加惊慌失措,纷纷放下武器,向汉军投降或四散逃亡。
城内的黄巾军防线全面崩溃,汉军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迅速占领了整个下曲阳。
战斗结束后,皇甫嵩下令清理战场,一个不留。
汉军士兵如狼似虎,开始搜剿残敌。在无谓的巷战以后,黄巾军已无力抵抗,这便成了一场无法逃避的屠杀。
这场屠杀昏天黑地,血流成河,所有的汉军士兵都在发泄着他们对于黄巾军的怨恨。
皇甫嵩站在城头上,举目四望,遍地横尸,尸横遍野,景象惨不忍睹。
林辰站在皇甫嵩身后,目睹这一切,心中充满了震惊和愤怒。
“将军,我们已经胜利了,为何还要屠杀这些无辜的百姓?”林辰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步,质问皇甫嵩。
皇甫嵩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这是战争,他们支持叛乱,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林辰激动地说道:“他们只是被裹挟的百姓,并非黄巾军的主力。将军,这样的屠杀只会令汉室更加衰微!”
皇甫嵩的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林辰,你要明白,战争不是儿戏,仁慈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那些对你和秋霜下毒手的黄巾士兵他们会考虑你们吗?”
林辰自知理亏。
他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痛苦和愤怒,“但是这些百姓是无辜的,他们只是想活命,我们不能这样对待他们!”
皇甫嵩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转身面对林辰,声音低沉而有力:“林辰,你是我的得力助手,我希望你明白,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大局。”
“黄巾之乱祸害天下,我们必须用铁血手段来平息,否则,会有更多无辜的百姓受苦。”
林辰听到这番话,心中一震,他意识到,战争就是最大的电车难题。
哲学家们常说,电车难题是一种道德困境:一辆失控的电车即将撞向五个人,你可以拉动一根操纵杆,将电车转向另一条轨道,但轨道上有一个人。
你会选择不作为,导致五个人死亡,还是拉动操纵杆,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
林辰看着遍地的尸体,心中满是痛苦和挣扎。他知道,皇甫嵩正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为了平息叛乱,拯救更多的百姓,将军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然而,这个选择意味着牺牲一些无辜的生命。
林辰沉默了,他知道皇甫嵩说得没错,但心中的痛苦和矛盾依然无法消散。
他望向远方,心中暗自决定,即便在这乱世中,他也要尽自己所能,保护那些无辜的百姓,不让他们在战争的洪流中被无情地吞噬。
皇甫嵩看着林辰的脸,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知道,林辰的良知和仁慈让他在这个残酷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但这样的态度在战场上是致命的。
皇甫嵩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柔和了一些:“林辰,我理解你的感受,但在这乱世中,半吊子的觉悟来打仗可是会死的。你需要时间去思考,去明白战争的残酷和无奈。”
皇甫嵩下定了决心,拍拍林辰的肩膀:“你先回去一段时间,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等你真正做好准备,再回来。
我需要一个全心全意投入战斗的助手,而不是一个告诉我屠杀是不应该的战士。”
林辰默默点头,转身离去。
皇甫嵩望着林辰离去的背影,心中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下曲阳之战彻底成就了皇甫嵩,张角兄弟和他们的黄巾军也被彻底埋葬。经此一战,黄河以北的黄巾主力全数被歼,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场战役不仅平定了黄巾之乱的主要威胁,也为皇甫嵩赢得了无上的荣耀。
汉朝廷得知下曲阳之战的胜利后,立刻传旨嘉奖皇甫嵩的功绩。朝廷特使来到下曲阳,亲自宣读圣旨,赞扬皇甫嵩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的卓越贡献。
皇甫嵩因战功被晋升为左车骑将军,成为汉朝军中的重要将领。同时,他还被任命为冀州牧,统领冀州的军政事务,封槐里侯,享有封邑的荣誉。
在一片庆贺声中,皇甫嵩谦逊地接受了这份荣誉。
而林辰也因在下曲阳与广宗之战中的卓越表现,被朝廷正式封为校尉。
而这时。林辰已经回到了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