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57章 大哥去了京都后变坏了,变得六亲不认了
集体婚礼办完后,葛金昌、魏大志有三天的婚假。
两对新婚夫妇度过蜜里调油的时间后,面临着短暂的分别。
魏大志洞房前就把自己的存折交给了马二丫,让她喜欢什么就自己去买。
葛金昌是在出发前,抱着马大丫为自己准备的新衣服、新鞋子,心里有愧,才拿出自己的存折,请马大丫代为保管。
交代马大丫不要乱花钱,多给他写信,家里发生的事,都得告诉他。
马大丫不知道葛金昌是这种性格,有点后悔结婚前对这人了解的太少了。
但现在已经领了结婚证,说抱怨的话,只会影响夫妻感情。
马大丫浅笑道:“你的话,我都记在了心里,你安心回部队,家里我会照顾好。”
葛金昌:“好,这一带住的人太杂了,很多男人一看就不安好心,你以后除了上班,要少出门,不要和其他男人说话,否则被我知道,有你好看的。”
马大丫:“知道了。”
葛金昌和魏大志归了部队后,只要不出去执行任务,每隔一两个月能休假几天。
马大丫对她的婚姻没有特别期待,每天都是单位和家里两点一线。
马二丫觉得魏大志为人不错,是自己想找的伴侣,每周都会给他写一封信,诉说自己的思念,及长安里发生的一些趣事。
虎子听从两个姐姐的安排,在8月份入伍当兵了,服役地点在北方
8月底,周桂生了对双胞胎儿子,母子平安,沈家和周家都高兴不已。
秦艳华已经55岁了,7月份办了退休,正好在家照顾双胞胎孙子和伺候周桂的月子。
担心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秦艳华请了一个保姆帮忙,沈博航工作不忙时,也会搭把手。
沈家为两个孩子在餐馆办了个热闹的满月酒,沈博航的大哥大嫂要执行任务,赶不回来,往家里发了封祝贺的电报,寄了点钱表达心意。
沈博宣和丈夫叶凡秋经常变动勘测地点,错过了沈博航发的报喜电报,也没有赶来参加满月酒
9月中旬,周庆平回家向周荣辞行,说学校特批他们班的学生提前毕业,全部被安排到京都工作。
周荣看了眼仍很消瘦的周庆平,叮嘱道:“去了京都,要是方便的话,多给家里写信,一定要按时吃饭,别让我们担心。”
周庆平:“嗯!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妈也要保重身体,等我们单位放假了,我就回来看你。”
周荣:“好。”
周庆平到了京都,繁忙的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不想家里人担心,他给周荣写了一封信,说他在单位一切都很好,但很忙,今后会很少给家里来信,请周荣原谅他。
落款地址是个代号,像是京都的一个信箱,没有具体单位信息。
周荣不确定自己的回信周庆平能不能收到,但还是给他回了一封信,说家里的事不用惦记,安心忙工作,把自己照顾好即可。
这封信寄出后,一直没收到回信,周荣还以为那些信箱只能寄信,不能收信。
12月底,等周荣下班到家,妮妮举着一封信递给她,不高兴的说:“妈,大哥去了京都后变坏了,变得六亲不认了。”
周荣一顿,连忙接过妮妮的信。
信是周庆平寄回来的,让妮妮不要去京都找他,说去了也找不到他,就算找到他,也没有时间接待妮妮他们。
周荣问:“你什么时候给你大哥写的信?”
妮妮:“月初的时候,我见你每天晚上拿着大哥寄回来的信封发呆,就偷偷记住了上面的地址,然后给大哥写了一封信,说我们很想他,放寒假了,想去京都看他。
我以为凭借我们的兄妹情分,他会很高兴,结果他回信不让我们去。
妈,你说大哥是不是在京都当了大官,嫌弃我们这些穷亲戚?”
周荣:“不要胡思乱想,你大哥不是那样的人,他应该是真的很忙,你谅解一下他,等他忙完工作,一切就好正常了。”
妮妮:“什么工作啊,忙的连见亲人一面的时间都没有?”
周荣:“这些不是你该知道的,就像我的工作内容,也不会透露给别人,你别问,好好复习功课,你9月份跳了一级上初三,很多进度没跟上,不多下点功夫,估计要考倒数。”
一说起学习,妮妮就蔫了,沮丧的说:“我去复习了。”
给妮妮寄了这封回信后,周庆平再没给家里寄过一封信。
周荣后来又给他写了几封信,没收到任何回信,连过年都没有回来
谢翠莲和陈茉莉每次生孩子像约好了似的,两人在64年的1月5号和8号,分别生了个孩子。
谢翠莲生的是女儿,取名周琳;陈茉莉生的是儿子,取名周庆阳。
因两人生孩子的时间,间隔的太近了,周母没办法两边跑。
两个儿媳,周母都不想得罪,索性花钱请两个保姆照顾她们的月子,她每周去钢厂和铁厂看一下,给两人送点肉、鸡蛋等。
这样安排,谢翠莲和陈茉莉都没意见,还说周母体贴又大方,是难得的好婆婆
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的报导,并同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中央指出:大庆油田的开发,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典型,贯彻执行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应当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大寨大队同穷山恶水进行斗争、改变山区面貌,发展生产的事迹,值得全国推广。
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要敢于蔑视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严格要求自己,以整体利益为重;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此后,全国工业交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全国农业战线则掀起学大寨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