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神医在都市徐文东林伊人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你不该如此狂妄(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你不该如此狂妄

加之太阳已经出现在天上,它的实力也大打折扣了。

压根就承受不住徐文东那一拳。

一拳将三头魔狼打倒之后,徐文东果断的骑在它脖子上,抡起拳头,狠狠轰向了它的脑袋之上。

砰砰砰!

不得不说。

三头魔狼的肉身还是很强悍的,纵然徐文东有荒古圣体,但也砸了十多拳,这才打爆了三头魔狼两个脑袋。

剩余一个脑袋虽然没碎,但却已经明显变形了。

强如九级天仙的三头魔狼,竟然被徐文东打的奄奄一息。

做完这些之后。

徐文东动用火眼金睛,看到了三头魔狼腹中那枚拳头大小,血红色的妖核。

随即他直接把手伸进了三头魔狼腹部的伤口中。

在三头魔狼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中。

硬生生的将那枚妖核取了出来。

做完这一切后,他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将三头魔狼的身体扛在了肩膀上,向着山下药田的方向走去。

------

药田中。

陆书灵缓缓张开了虚弱的双眸,美眸中闪过一丝狐疑:“我怎么了?”

她不记得之前发生的事情。

但心情,却很沉重和悲伤。

见陆书灵醒来,柳如雪等人也都松了口气,生怕徐文东下手没有分寸伤到了陆书灵。

柳如雪解释道:“陆师姐,之前三头魔狼出现时,你体内仙气躁乱,出现了走火入魔的迹象,引起了三头魔狼的关注。”

“是徐文东打昏了你,避免了你走火入魔。”

“什么?”陆书灵大吃一惊,美眸中也透露出难以掩饰的不安,显然没想到自己竟然出现了走火入魔的迹象。

回过神后,她忍不住道:“如果我被打昏了,那是谁操控法阵抵挡那头三头魔狼?”

她知道,自己这几个同伴中,并没有人精通阵法。

退一万步来讲。

就算他们精通阵法,也不可能利用这座初级困阵,挡住三头魔狼的。

柳如雪道:“是徐文东,我们都小瞧了那家伙。那家伙利用此地的困阵挡住了三头魔狼,而后又布置了一个强大的杀阵,重创了三头魔狼。”

“若非是他,我们早就成为了三头魔狼腹中的食物。”说到这,眼神中也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后怕。

“那家伙竟然还懂得阵法?”陆书灵显然没想到徐文东竟然懂得阵法,美眸中露出了异样的光芒,这倒是让她有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柳如雪勉强一笑:“是我们小瞧了他,若是他能活着回来,我肯定会向他当面道歉。”

修炼界强者为尊。

虽然徐文东是来自下界的飞升者。

但他的能力已经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徐文东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为之前的不敬向他道个歉,也都是理所应当的。

“你刚才说,等他活着回来?这是什么意思?”陆书灵眼中满是疑惑,直到这时她才发现,徐文东并不在药园中。

柳如雪叹了口气,无奈道:“之前徐文东利用阵法重创了三头魔狼,恰逢乌云褪去,他便离开了此地,前去追杀那三头魔狼了,也不知道他能否活着回来!”

简单一句话让陆书灵头皮发麻,她压根就没想到,徐文东的胆子竟然会这么大,哪怕三头魔狼受了重伤。

哪怕太阳已经升起,但对方却有着九级天仙的实力啊!

凭他九级地仙的修为,贸然前去追杀对方,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就在此时。

一个年轻人盯着远处山林,失声尖叫:“不好,那头三头魔狼又现身了!”

摸爬滚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