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92章 他记忆中删不掉的那个人
她知道,秦牧不是一个轻易许诺的人,既然他这么说,那就一定会有下次的相聚。
她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好吧,秦总,那你路上小心,记得到了给我发个消息。”
何安然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她能够敏感地察觉到秦牧情绪的微妙变化。
尽管心中充满了好奇,但她没有去追问。
她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与难处,秦牧也不例外。
尊重与理解,是他们友谊的基石,她不愿意因为一时的好奇而破坏这份珍贵的情感纽带。
当秦牧离开何安然的公寓,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而凝重,仿佛肩负着某种沉重的使命。
他迅速启动汽车,引擎低吼着苏醒,释放出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
随着油门的轻踩,车辆如同一头被释放的野兽,向着夜色中的某处未知目的地疾驰而去。
车窗外,夜色浓得像泼洒的墨汁,将整个世界包裹在一片深邃的宁静之中。
街道两旁的路灯像是夜的守护者,投射出昏黄而微弱的光芒。
在黑暗中勾勒出一条条光带,为这深夜的行驶增添了几分孤寂与神秘,仿佛每一束光线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秦牧的目光穿过挡风玻璃,坚定地望向前方,尽管天色已晚,四周的景致逐渐模糊。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到达目的地。
他的双手稳稳地握着方向盘,每一次转弯都显得游刃有余。
仿佛与这辆座驾已经融为一体,能够预知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车内,仪表盘上的灯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映衬出他紧绷的神情和专注的眼神。
夜风透过半开的车窗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但这并不能动摇秦牧的决心。
此刻,时间仿佛变得缓慢,每一秒的流逝都承载着沉重的期待。
秦牧的心跳与车轮的滚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属于夜行者的交响曲。
而他的目的地,是位于何安然老家附近的一座古老而静谧的墓地。
这里,埋葬着对他而言有着不可言喻特殊意义的人,一位在他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烙印的亲人。
秦牧对这条通往墓地的路再熟悉不过,即便是在漆黑如墨的夜晚。
他也能够凭借记忆准确无误地找到方向,就如同被某种无形的引力牵引着一般。
他驱车穿越了繁华喧嚣的城市,霓虹灯的光芒在后视镜中渐渐远去,留下一串流光溢彩的尾迹。
随着城市的声音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郊区的寂静,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处的犬吠,打破了夜的沉寂。
树木从车窗外快速掠过,犹如一幅幅流动的剪影,记录着秦牧的旅程。
最终,当最后一抹城市的灯火消失在视野之外时,车子缓缓减速,沿着狭窄的土路,驶向那片被夜色深深笼罩的墓地。
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格外肃穆,只有偶尔几声夜鸟的啼叫打破这份宁静。
秦牧放慢了速度,小心翼翼地驾驶着,生怕打扰到这片圣地的安宁。
车子终于在墓地的入口处停下,引擎的轰鸣声也戛然而止,一切再次回归到最初的寂静。
秦牧关掉车灯,车内的黑暗与外界的夜色融为一体。
他坐在驾驶座上,静默了片刻,似乎在调整自己的情绪,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回忆与情感的洗礼。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踏上了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
每一步都踏得如此庄重,仿佛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与那些不再归来的人们重新连接。
秦牧下了车,空气中有股淡淡的凉意,夜风轻拂,带着一丝丝寒意。
他没有停留,迈着坚定的步伐,沿着墓地的小径,向深处走去。
两旁,是排列整齐的墓碑,每一座都承载着逝者的故事与家人的思念。
秦牧的脚步,似乎与心跳同步,每一次落地都显得格外沉重。
他来到一座特定的墓碑前,这座墓碑与周围的墓碑并无二致,但它对秦牧而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墓碑上,镶嵌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与何安然有着令人震惊的相似之处。
那双温柔的眼睛,那抹淡淡的微笑,仿佛能够穿透岁月的尘埃,直击秦牧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这是一个在他心中占据着不可磨灭位置的女人,一个曾与他共度无数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寻找的身影。
秦牧缓缓蹲下身,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灵魂。
从口袋中,他掏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干净布巾,细心地擦拭着墓碑上的每一寸。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与敬意,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他用布巾拂去岁月的痕迹,让墓碑恢复了往日的清晰,也让照片中的人儿再次焕发生机。
“明月,我又回来看你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深情,仿佛能穿透夜幕,直达那个遥远的世界,“你知道吗?
我真的,我遇到了一个跟你长得极其相似的女孩子。
从第一眼见到她,我的心就被触动了,那熟悉的感觉如同潮水般涌来,让我无法忽视。
然后,然后我就忍不住一直帮助她,一次又一次,我觉得我现在似乎喜欢上她了。
这种感觉,既甜蜜又苦涩,就像是一场梦,我害怕醒来后一切都会消失。”
“可是,怎么可能呢?”他轻轻地笑了,笑中带着一丝无奈,“我爱的是你,一直只是你,那肯定是我的错觉,你说是不是?
自从你离开这个世界,我就发誓,我这辈子要孤独一生,因为没有人能填补你留下的空白。
但是,怎么可能,会有一个人和你长得那么像呢?
初见时,我几乎以为是你,我以为是你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我身边。
但是相处下来,我明白了,她根本不是你,你们的性格、喜好,甚至是对待生活的方式都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