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皇太子,会的东西多亿点正常吧!

第17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74章

“正哥,你说,百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苏云仙喃喃的说道。

“会有这一天的!”

秦正紧了紧搂在苏云仙纤腰上的手臂。

如果,这世界没有办法让百姓过得更好,那我就亲手打造一个太平盛世!

晚餐不算太丰盛,简单的水煮小龙虾,鲜鱼汤,还有一些青菜,再就是大米饭了。

虽然不是很丰盛,但是管饱,这年头,能够吃饱饭的人并不算多。

晚上,秦正带着苏云仙在村中散步,引得不少孩童悄悄跟在他们身后,不敢靠近,也不离开,只是好奇的看着他们。

顺着河流走了一小段,秦正看到有不少人正在河边忙活,有些好奇,于是走了过去。

“你们这是在忙什么呢?”

秦正诧异的问道。

他看到这些人将一个个的竹篓放在水里,绑在船边上,不知道是在做什么。

“客人还没休息啊?我们这是在准备往炎京城送鳌虾呢!”

河边的中年人沉声说道。

“往炎京城送鳌虾?”苏云仙吃了一惊,“这里离炎京城足有百里,还没等你们走到,那些鳌虾就都已经死了吧?”

“是啊,以前我们不知道鳌虾离开水之后就只能活几个时辰,所以抓到鳌虾之后,傻乎乎的往炎京城送,结果走到半路就全都死完了,不过我们现在发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将鳌虾安全的送到炎京城去。”

中年人笑道。

“把鳌虾装在竹篓离,挂在船边,走水路去炎京城,是吗?”

秦正笑道。

“客人好眼力,正是如此。”中年人一竖大拇指,“用上这个办法之后,再挑选一些强壮些的鳌虾,就能够保证送到炎京城了!”

“成功过吗?”

苏云仙急忙问道。

“那肯定能成啊,我们都已经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死掉的鳌虾都很少,还有人直接将鳌虾放在船舱中,然后在船舱中加水的,不过那种办法,鳌虾几乎每次都要死一半,我们的这个办法连一成都死不到。”

中年人呵呵笑了起来。

“长见识了,诸位且忙着吧!”

秦正拱拱手,带着苏云仙朝远处走去。

“正哥,你说的对,他们还真的找到了将鳌虾送去炎京城的办法!”

苏云仙惊叹不已。

“这只是其中一个方法,我估计,还有很多方法是我们不知道的。”

秦正笑道。

果然,还没走多远,他们就能又遇到了一群人,挑着木箱子匆忙赶路。

“老人家,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秦正问河边的一个纳凉老汉。

“他们啊,去炎京城送鳌虾!”

老汉摆摆手说道。

“送鳌虾?用那些个木箱子吗?”

秦正问道。

“可不是,鳌虾都在那些木箱子里装着呢!”

老汉点点头。

“这是什么道理?”

苏云仙问道,“装在木箱子里,密不透风的,不是把鳌虾全都闷死了吗?”

“小姑娘你不懂,我们这些人发现,晚上运送鳌虾,死掉比较少,白天反而会死很多,在者,运送鳌虾的时候,不能在框里装水,也不能透风,要不然死的很多,反倒是装在这种密不透风,也不加水的箱子里,每隔一个多时辰浇一次水的鳌虾不怎么死,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反正都是这么做的。”

老汉说道。

“是挺奇怪的,老人家,还有什么好办法吗?”秦正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们这里,就只有用船走水路和这种方法了,至于其他地方,我不清楚,不过我听说有人会架着平板马车过来收鳌虾,虽然价钱便宜些,但是省事啊,那些人架着车,半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回到炎京城了,比我们快很多,而且一路走一路洒水,听说鳌虾也不会死很多的。”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无限收徒!百万年后我徒弟遍地跑
无限收徒!百万年后我徒弟遍地跑
我穿越到了玄幻世界里的一处强大秘境,第一个任务就是收徒百万年!虽然我收的徒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并且还是经过系统严选的,我曾给徒弟修复过至尊骨,也给徒弟强化过重瞳,还给徒弟送过女帝本经等等,后来索性只要
佚名
钓到渣男前夫的上司后,他跪求放过
钓到渣男前夫的上司后,他跪求放过
我和丈夫结婚三年,照顾他父母三年,也独守空房三年,结果却换来他的一封离婚电报:我们离婚吧。去他妈的,离婚就离婚!和我没有感情基础,不喜欢我这朵温室花朵是吧,不就是在外面有人了吗?说的一套一套的!于是我
佚名
庶子凶猛
庶子凶猛
苏涵薇将徐牧母亲的救命钱拿走,竟然是为了讨好她的白月光。可她却不知道,一向被她看不起的窝囊废徐牧,是她永远也高攀不起的存在……
扫码卖萌
武极第一婿
武极第一婿
许无舟穿越了,惊愕的他发现自己成了上门女婿,不只是公认的废物蛀虫,还在新婚之夜躺在了新娘闺蜜的床上。吃顿饭却误入青楼,清冷的妻子对他失望透顶,老丈人打发他去家族武堂,任他任生任灭。可他却因为穿越,得到
纯情犀利哥
重生后我换个老公虐前夫
重生后我换个老公虐前夫
出身农村的她,本以为嫁给下乡的他,是命运的眷顾,是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却没想到,这只是一场被甜蜜包装的悲剧的开端。回城后,外人眼中,她是命好的女人,丈夫身为本地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婆家更是当地有名望的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