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当商业巨擘的心是红的

第138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84章

民国三十年九月份。

日军进犯长沙的行动于九月七日清晨打响。

为了掩护主力作战的意图,日军大张旗鼓的向长沙周边大云山进行扫荡。

目的是为了让长沙部队以为这就是一次肃反清剿运动,并不是针对长沙的军事行动。

为了隐蔽行动,从华北方面调往长沙的第四十师团则从后侧绕往湖南。

只要长沙的兵力被吸引至汨罗江以南,这支部队就能跟原先布置的队伍里应外合。

迂回合击的战术是日本人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打法。

可惜,他们都不知道,这一次的战斗并不是他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沪市,联合运输部。

物资调拨结束之后,联合运输部的事情明显少了很多。

大家似乎都在等待着前线传来好消息。

咚咚咚,办公室大门被推开,何月华拿着一叠单据走进来。

“部长,按照您的吩咐,这是您要我购买的商品,有些需要定制,暂时没货。”

“部长,我估算了一下,按照您的要求全部凑齐大概要两个月时间。”

陈阳皱了皱眉头,两个月,似乎有点久了,四个月大的时候,海莉应该有点显怀了。

这样穿婚纱肯定不好看。

不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钱不能解决的。

“何秘书,你再去联系一下,所有筹备的东西要在一个月内凑齐。”

“我可以给出三倍,不,十倍的价格,无论如何也要在十月份前准备完毕。”

“婚礼日期定在十月七号。”

何月华微微鞠躬道:“好,我马上安排。”

看到何月华出去,陈阳扔掉手里的钢笔,扯了扯衣服的领口。

还以为结婚只是两个人的事情,答案显然不是。

光摆弄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就弄的陈阳头疼万分,在他看来,结个婚比运输物资还要麻烦。

咚咚咚,刚喘了口气,办公室的大门又被人推开,何月华站在门口道:“部长,金陵政府那边来了个人,想要见您。”

金陵政府?上次那个郭祖名来了一次就被陈阳用协调物资给吓跑了。

这次又派了个什么东西过来?

“让他进来吧。”陈阳将桌子上的资料收拢一起,淡淡的说了一句。

何月华微微鞠躬,连忙去传话。

不一会儿,一道年轻的身影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此人年纪大约三十岁左右,一身得体的西装,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乍一眼看去有种斯文儒雅的感觉。

陈阳看到这人还有些意外:“哟,孙秘书,你怎么来了。”

这人叫孙绍谦,陈院长的私人秘书,在金陵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陈阳在金陵熟悉的人不多,这人算是其中之一,毕竟陈阳现在是跟陈院长一条线的。

而且,日本人早就做好了安排,要是先生离开了,陈院长就是接替他的人选,陈阳也是陈院长的左膀右臂之一。

孙绍谦朝陈阳微微鞠躬道:“陈部长,您好。”

“我这次过来是奉了院长的命令,有重要的事情跟您商量。”

“您晚上有没有时间,院长想见您。”

“见我?”陈阳疑惑道:“院长想让我去金陵?”

“这个难度有些大吧,我这里事情很多,一时半会儿抽不开身。”

“不用您去金陵。”孙绍谦恭敬的说道:“院长现在就在沪市,他约您晚上去上海饭店见面。”

上海饭店,陈院长居然不声不响的来了沪市,

陈阳不觉有些意外,难道是金陵方面又准备把周市长调回去,然后安排陈院长过来。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