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世界:种花女的摸鱼日常

第132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2章

“当然是越快越好,月神殿那两个地尊老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关,我必须抢在他们出关之前突破。”

只要能够突破成功,她的明玉功灵力无穷无尽,同一境界无敌手。

就算两个地尊老怪联手,也不是她的对手。

项炀用猫爪子推算了一下:“再过几天,就是北斗七星转位的日子了,七星宫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方位来修建的,门下弟子可以在换位当天,吸取星辰之力来修炼,那时候也是七星宫护山大阵最强之时,这座阵法是五千年前,一位踏入地尊之境的先辈所布下的,能够帮你抵挡一部分雷劫。”

“也好,那就等到北斗七星换位那天来突破地尊之境。”

北斗是有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

上古时期的人民,将这七颗星辰想象成人们舀酒的斗形,故曰:“北斗七星”。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玉衡、开阳、瑶光组成为斗柄。

北斗的方位,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古人不用观察气候变化,只要看一看天上的北斗七星,就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等了几天,终于等来了北斗换位。

突破地尊,动静巨大。

要是在百花谷突破,不但很容易惹人怀疑,谷中的奇花异卉也难逃天雷的摧毁。

丹瑶想了一下,当即戴上面具,来到七星宫后山。

后山是一片阴气森森的空旷地带,是七星宫用来关押和惩罚犯错弟子面壁思过的地方。

这里阴气极重,平时鲜有人来,正是突破的好地方。

“一切准备就绪,是时候突破地尊了!”

丹瑶从空间里取出一枚朱红色的丹药。

馥郁清香、浑然不觉,仅仅拿在手心上,就能感觉到一股极精纯的能量。

这枚丹药,赫然就是七星宫失传了数千年,至今无一人能够炼制的百花清心丹。

她当年正是吃了百花清心丹,改变了体质,才能在短短几十年内,修成洞虚之境。

百花清心丹,不仅能够改变人的体质,构筑无上根骨,还能大幅增加修为。

虽然她灵力积攒得很厚,不亚于那些地尊老怪,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在突破过程中,真的出现灵力枯竭,那她岂不是要凉凉?

突破地尊之境,必须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否则非但难以进阶,还会有性命之忧。

所以,必须多些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丹瑶盘腿坐了下来,深呼吸一口气,抓起这枚百花清心丹,吞入腹中。

百花清心丹入口即化,顺着喉咙进入体内,融入血液之中。

只一瞬间,丹瑶就感觉到一股精纯无比的灵力真气在体内爆发,从丹田流向四肢百骸。

丹瑶取出霜雪珠,双掌并拢,将珠子合在掌心之中。

开始运转明玉功,外吸霜雪珠的寒气,内化百花清心丹的药力。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关于历史云盘之周王朝:不脑洞,不爽文,真实的历史故事。帝王的嫡长子为何会三番五次被遗弃,最后被迫务农,他和后代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建立了强大的周王朝,成为中国最长的王朝,八百年周天子却给我们带来了一幕幕精彩的传奇故事。他们缔造传奇“凤鸣西岐,姜太公封神,拿一片树叶封侯,五张羊皮换大夫,千金买马头”。他们荒诞奇谈“王被天谴雷劈,被人淹死的周天子,烽火戏诸侯,宋襄之仁,借腹生子,奇货可居”。他们雄才大略
司马负文君
带崽种田:亡夫归来宠翻了
带崽种田:亡夫归来宠翻了
商清穿成农门寡妇,连着三个女儿一起,被重男轻女的恶婆婆赶出了家门。 最大的闺女十二,最小的还嗷嗷待哺。如何生计,商清犯了难。系统有,可困难一重接着一重。 恶婆婆上门讨要她重病时借下的债,同村觊觎她的混混也色心再起。 好在女儿机敏,个个像是来报恩的。 两方正相持不下,她和女儿捡到了两个易容的重伤军汉。 巧得是,那个一直没醒的,跟她那废物亡夫一样,也姓顾……
暮雨潇潇
和离后,二嫁夫君权倾朝野
和离后,二嫁夫君权倾朝野
关于和离后,二嫁夫君权倾朝野:许家有女,名为云初。成亲后,她不得夫君宠爱婆母喜欢,婆家人人欺之。只因她娘家父母失踪,无所依靠。成亲的夫君心里有着执念,没有她的位置。他说,我如今都是自找的,当初用计便能想到这便是恶果。他说,我用盗贼的手段逼走了他深爱的女子,这都是他对我的报复。他深爱的女子却只视他为一颗棋子,其实她早有钟情的对象,便是勤王。他可是忘了,我本是将门之后,洗手作羹汤只是他所需,却不代表
炸鸡爱炒饭
赶山打猎
赶山打猎
王安回到了1980年··· 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木辛三土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大婚之日陈昂之妻李紫薇在众目睽睽之下奔向她的白月光,在无数宾客的嘲笑之下,他一步步登顶权力巅峰,君临天下! 而李紫薇再次面对陈昂,只有后悔!
庆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