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读心后,全家带我夺皇位

第212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12章

这个局,谁也逃不掉。

重要的是,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太子忽而拂袖起身,大步走向了殿外的月光。

别让小四等急了。

那个小机灵鬼,怕是什么都懂呢。

————

第二日早朝,雍帝当着群臣的面说了一堆漂亮话。

大意是感念萧将军这么多年来戍边有功,如今长女大婚在即,想让他好好休息一下。

然后便下旨,将他手中的兵权挪给了德高望重的郭将军。

众朝臣心中虽然早有准备,却没想到圣上这么快就能下定决心。

他们还以为至少要磨个十天半个月,才能确定好人选呢。

当然,既然帝王已经有了决断,他们要做的就是跪下,高呼“圣上英明”。

乔忠国神色平静,愣是等到伏地磕头的时候,才悄然扬起了嘴角。

这个决定,可是他们好多人“跑断了腿”,共同争取来的!

如此一来,郭将军便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守好南境了!

下朝后,黄公公先是去了一趟诏狱。

雍帝昨日的决断是,将郭高义监禁三年,三年期满后方可归家。

而他归家后,亦不可再踏出郭府半步!

郭高义原以为自己是活不成了,如今保住了一条命,自然是感激涕零,直呼皇恩浩荡。

不过这会儿,黄公公去诏狱可不是为了郭高义,而是为了那几个衙役。

“都审好了吗?”黄公公淡淡问道。

狱卒赶忙捧来几张纸,都是昨晚连夜审出来的供词。

“公公,都在这里了,您请过目。”那狱卒讨好地说道。

黄公公接过来轻描淡写看了一眼,而后面色不改地揣进怀里。

“那几个衙役,处理了吧。”

黄公公说完后,淡定地转身离去,待出了诏狱后,才悄然变了脸色。

今日,圣上怕是要大怒了!

黄公公步履匆匆进了御书房,见太子和谭瀚池都在,他便敛了神色。

“湛儿,你和谭爱卿先下去吧。”雍帝淡淡吩咐道。

太子神色平静,和谭瀚池恭敬地退了出去。

黄公公见状这才将怀中的供词递给雍帝,“圣上,审出来了。”

雍帝垂眸,一目十行。

其实供词上没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那几个衙役拿钱办事,按照吩咐陷害郭高义,他们并不知道指使他们的是谁。

这些,雍帝早就料到了。

他只是在等,等一个将他的猜测坐实的铁证。

如今,明确知道真的有人在背后运作指使,雍帝缓缓闭上了眼睛。

黄公公看到神色平静的雍帝,反而心中一慌,脸上隐有忧惧。

因为他了解雍帝,这是他暴怒的前奏!

但即便如此,身为奴才,他还是不得不出言劝慰。

“圣”

黄公公才张嘴,雍帝突然猛地拂袖,将案上的奏折甩了一地。

噼里啪啦——

“圣上,您保重龙体啊!”

黄公公整个人微微一跳,赶忙跪到地上,高声劝慰。

雍帝面色阴沉无比,额间隐有青筋跳动。

他双手撑在案上,胸膛剧烈起伏着,半晌才咬牙切齿说道:“朕真是小看老二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78,我靠打猎养活丈母娘和小姨子
重生78,我靠打猎养活丈母娘和小姨子
唐山海带着上一世的遗憾重生到了七八年,待他如至亲的丈母娘和两个小姨子还在,自己也还没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一切还来得及! 这是长白山地区棒打孢子瓢舀鱼的年代,没有禁猎没有封山,偌大的林区就是个宝藏之地。 对于唐山海来说,这一世不求大富大贵,只想跑跑山打打猎挖挖参,让丈母娘和两个小姨子过上好日子。
苏合香
我怎么还活着?
我怎么还活着?
灵气复苏,诸神降临? 灾难不断,诸生皆苦? 关我何事,我只是一个已经被宣布暴毙倒计时,放弃治疗的绝症病人。 带着残躯走上驱魔诛仙之路,可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只是因为风险工资太诱人,尤其是抚恤金...... “这邪功遭天谴,即使前期进展顺利,最后练者必将自毙.....” “给我来一打。” “这魔剑反噬人主,已经吃掉了九十九条人命.....” “给我来两把,还有那什么吃人魔盔,噬魂血爪,给我整一套。”
柿子鲸
财色巅峰
财色巅峰
关于财色巅峰:血染战衣,专职杀戮。心有魔鬼,以杀止戈。他是人尽敌国的最强战兵,回归都市,再临绝巅。这一切,从强迫美艳老板娘开始……
梁北夜
九公主又美又飒楚倾歌
九公主又美又飒楚倾歌
内容简介:众臣:世子爷,你怎么抱着世子妃来上朝?世子咬牙切齿:娘子只有一个,丢了你赔?她是战部最美年轻指挥官,前世被渣男背叛,惨死断情崖底。重活一世,开启疯狂称霸模式。一不小心,还成了世子爷捧在掌心的宝。太监总管:皇上不好了,世子府的人打了您的妃子!皇上躲在龙椅下瑟瑟发抖:无妨,他们家世子妃朕惹不起!
拈花惹笑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