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倒施

第203章 到底是鸿钧做的局?还是真的?(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03章 到底是鸿钧做的局?还是真的?

却不知,此刻紫霄宫的鸿钧面色瞬间一阵颤抖。

“该死的人王。”

洪荒大地,朝歌城。

帝辛回到这里之后,开始整理得到的一切消息。

清退了左右之后,一个人依靠在人王宝座之上。

闭上眼睛开始回忆方才紫霄宫的每一点每一滴。

渐渐地,就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开始慢慢的回放一样。

虽然已经从元始天尊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但是还需印证一二。

就这样,帝辛闭着眼睛一遍又一遍的不断回忆播放观看。

时间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这可是把宫里的这些人急坏了。

就连好多大臣都有要事想要禀告。

不过都被闻仲阻拦。

人王前往紫霄宫的事情,闻仲已经知晓。

知道人王此时此刻正在思考问题。

人族三皇直接守护在人王左右,确保人王不被打扰。

翁——。

忽然之间就在这一瞬间。

帝辛双眼猛然睁开。

“原来如此。”

一声大吼,顿时恐怖的人王之力爆发开来。

人族三皇瞬间出现在了帝辛面前。

“人王,莫非有新的发现?”

天皇燧人,地皇神农,人皇伏羲全部期待结果。

帝辛点了点头说道:

“孤终于猜到了鸿钧手段是什么了。”

帝辛已经明白,会想到鸿钧两次出口阻拦元始天尊。

帝辛再结合元始天尊暴躁之下说的话语。

终于确定下来。

鸿钧一定有圣人。

抬头看了看三皇,人王缓缓说道:

“时间紧迫,你们好好修行人道功法,尽快提升实力,恐怕圣人杀劫不久之后就要来了。”

听到这话,人族三皇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人王放心,就算拼死,我等三皇绝不后退。”

告别人王之后,三皇开始疯狂修行。

帝辛自己这才开始自言自语起来。

“依照元始天尊愤怒之下的话语来看,他们绝对不止四圣,而且鸿钧更加知道孤手中的圣人数量,如此还敢准备圣人杀劫,必定是心中有充足的手段,根据元始天尊的信息来猜测,鸿钧至少准备了十几个圣人。”

可是也不对啊,天道圣人就那么些。

而且结合自己前世的记忆来看,除了天道六圣,外加平心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圣人了。

“不对,还有混沌魔神,杨柳等等,可是也不对,这些个混沌魔神身受重伤又岂能情谊入洪荒?可是哪又会是谁呢?”

一时之间,人王想的有些发麻。

“难道这一切都只是表象?这都是鸿钧联合元始天尊演的一场戏?将计就计应付孤,给孤造成的错觉?”

这个不排除。

可是也不可能,就元始天尊那个脑容量,要说他嫉妒的才能,那是强大的。

可是要说到思考问题,相对来说就要麻烦一点。

而且还是心胸狭小,十分容易激怒的存在。

激怒之后就更不可能冷静应对孤的试探了。

可是如果不是演戏,那么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圣人?

想不通,想不通啊。

“想来应该就是鸿钧有其他后手了,这一次有可能是元始天尊配合鸿钧给孤演戏呢。”

排除一切的不可能之后,剩下的那个答案不管有多么不可思议,那都是事情的真相。

“一定是这样了,元始天尊就算再怎么意气用事,再怎么狭小,可那毕竟是圣人,远非常人能比,这肯定是鸿钧和他们做的局。”

一拍桌子,人王反应过来了。

“哼,孤倒要看看你们到底有什么手段。”

血龙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整个世界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整个世界
周轻羽散尽八转神功,以凡人之资重修第九转。意外发现,自己散落的一点神功,让悔婚的未婚妻赵烟芸领悟了天下第一剑意,放逐的妖族皇子一跃成为资质逆天的妖尊少帝,贫瘠的蛮荒古地一跃成为武道圣地……他五指一握,
我特别白
创神纪第二部:天歌
创神纪第二部:天歌
关于创神纪第二部:天歌:精卫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永不消,热血化虚无。天地共俱生,恩怨几何年?你说你鬼神,我说你大爷!三界永常在,吾亦爱吾国。灵化无穷已,岂效俗中言?!
三界无我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关于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上辈子她当牛做马供养白眼狼一家,临死才知丈夫早与绿茶暗度陈仓。重生第一刀,斩断吸血婚约!亲手撕碎白莲花假面,夺回被窃取的人生。这次她偏要嫁院子里最冷硬的男人,人人说
羽小灵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关于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陈清穿书了。她穿进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了美强惨反派的小姨。‘美强’是反派天生具有的,‘惨’则是她加害的。原主让他吃不饱穿不暖,非打既骂,还将他们赶出家门,害死了他亲生妹
呆呆年
簪缨世族有明珠
簪缨世族有明珠
“于茫茫人海,唯有一物,能昭雪两世,不负此生。”“那便是无上之权。”寻遍世间,谁人可保爱人永不背叛,亲人永不反目,友人永不相负?若不能,这天下便是她的猎场。重活一世,她誓要立于江山之顶,览众生匍匐,闻
梅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