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帝师方正一李妙菡

第573章 一定要让你们心服口服(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73章 一定要让你们心服口服

任华也来了精神,大声道:“大人既然如此推心置腹,那我等也必然开诚相见!”

“实不相瞒,卑职力气不如他们。空有一身蛮力固然重要,可是统兵御下更重要的乃是令行禁止。”

“除此之外与人争斗,对方若手持兵刃哪怕把身体打熬的再坚韧,缺乏技巧也是不能抵挡的!”

“这健身器材颇有些用处,但是依卑职看来,练的全是死肌肉,真刀真枪恐怕不顶用!”

死肌肉方正一不由得沉思。

没想到到了大景人们也这么想?

健身房只能练死肌肉看来很有渊源呐。

“好!”方正一抚掌而笑,向任华身后其他人问道:“你们都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么?”

“方大人,任华乃是我们之中武艺最高强的,卑职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是啊,卑职也是这样认为的,力气大没有用,灵活应变更加重要。”

“咱们锦衣卫虽然不必上战场,但是打架是少不了的。依卑职的看法,技巧才是真的!”

绝大部分人都跟着附和。

方正一也不在意,大手一挥道:“好!那今日便让诸位好好检验检验他们成色如何!我们去演武场!”

任华回头看了一眼,与其他人眼神对视,眼里带着一丝笑意。

方大人这瘪是吃定了,文人练兵只重力气那绝对有问题。

看来今日只能让他下不来台了!

方正一一扬手,众人浩浩荡荡的跟着他走到了演武场。

演武场配置倒还算齐全,兵器架已经摆好,演练用的木刀木剑木枪也都齐备。

桃源县的人还乱七八糟的站在场中,方正一对赵烈使了个眼色。

赵烈立刻从胸口处掏出了一个小哨子。

“~~!!集合(he)!”

随着嘹亮的哨声响起,原本散乱的队伍立刻开始小碎步不断挪动,自动排列整齐!

任华等人原本还带着轻视的态度,见不到数息之间队伍便从散乱变得整整齐齐不由得大为惊讶。

刚要开口说话,外面忽然响起了一阵大呼小叫的声音:“老方!我来了,你在吗?”

一听声音是李元照,方正一立即侧目看去,一看之下顿时懵逼。

来人不止是他还有一个穿着常服的中年男人,身后还有几个熟悉的老头,还有一个更熟悉的张彪?

这帮人怎么凑到一块的?

任华等人也回头看去,这一看立马跪在了地上。

纷纷大声道:“见过陛下!”

方正一赶忙迎上前:“见过陛下,太子殿下,臣不知陛下前来,有失迎迓,不知陛下何事到访?”

景帝微笑道:“怎么,朕不能来么?刚才听到些奇怪的声音,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方正一抬头瞄了一眼张彪,见他直不楞登的站在景帝身后,心里一阵纳闷。

这货怎么跟皇帝掺在一块了,弄的跟贴身护卫似的

“臣从桃源县拉来了一些人手,充做锦衣卫的力士,如今正让各位千户考校。这些人是臣训练出来的,臣毕竟是文臣,想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哦?”景帝好奇心大起:“你还会练兵?”

“朕今日微服出宫是为了见一见张时,没想到赶上这一出好戏,那朕便来瞧一瞧!有不足之处,朕来指点你!”

老在评论区看见有人说套现花呗给板面打赏,大家千万别再说这种话了,我很惭愧!

各位先生女士,有办信用卡的么,额度超高!现在办理还送皇帝的新玩具,评论区留言办卡,再也不用套现花呗!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悍妇嫁国公
悍妇嫁国公
盛唐地方官吏庶女温毓瑶,不顾声名,棒打皇戚,还未出阁便成为市井口中的悍妇。 可即便如此,桃花还是朵朵开,挡也挡不住。 男人本温良君子,却被她勾出内心最恶劣的欲望,在圈禁强制的边缘,他疯狂控制自己,恨不得亲手斩断温毓瑶所有的桃花,将她彻底占有。 可惜风云诡谲,温家被卷入其中,太子一党暂时失势。 温毓瑶进宫受辱一跪,跪出了温家的活路,也跪出了男人的反心。 男人龙袍加身,拉着毓瑶的手,“做我的帝后,好
脆李夫人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一件小背心
宣和公主
宣和公主
异姓王留下的孤女,从顶峰跌落深渊,却又爬上了顶峰。 这是作者的第二本书,女主是第一本《宣平郡主》中女主的母亲。 宣和前进的路上从未退缩过,但她需要权衡利弊不可能随心所欲,她也有脆弱的时候,有流泪的时候,也有陷入爱情的时候,不是铜墙铁壁,不是铁石心肠,不是有些读者心目中断情绝爱、受了委屈就直接杀人的大女主,不喜欢的请绕道,谢谢。 (作者看第一本书的评论受了些刺激,但作者认为这只是个人观点不同,希望
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乡村孤儿
乡村孤儿
单亲孩子王大强,在农村这个神奇的地方,从小受尽冷言讽语,为改变宿命,早早下学来到广南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开启打工生涯!一路上历经苦难、机遇、挑战、最终苦尽甘来,让人生不再遗憾,终得圆满。
飞哥非哥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