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首长,开局一个精锐步兵班!

第317章 四舍五入一个炮兵营!(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17章 四舍五入一个炮兵营!

合成一营从清河镇的撤出给顾承渊带来了一笔快钱,同时意味着清河镇的剩余价值已经被榨取到了最低,往后破虏兵团所能从清河镇获取的都只会是一些边角料。

倒是原来有些萎靡的血矿这边,最近产出增长迅猛,根据汇报,原因是由于近几日血矿丧尸密度猛涨。

这让顾承渊不禁暗中提起警惕,难不成这尸潮也是浪潮,同样受地月引力影响?还搞出潮汐了?

这个异常让顾承渊下令血矿区域的驻守部队,必须密切观察血矿动静,发现情况立即上报!

同时还电令火种突击队派出小队查明情况!

卧榻之侧,事关百万丧尸,怎么能不小心?

至于夜安新区那边,现在的产出已经彻底沦为蚊子肉,一个星期也就千把两千颗,还没现在血矿半天产出多。

话说一颗丧尸脑核一斤粮食很贵吗?

不过这也不能怪夜安新区的幸存者不努力,实在是能力不足!

根据生命科学学院卢文靖教授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丧尸的身体素质提升速度,呈现出单峰曲线n的规律。

末世刚爆发那段时间,是丧尸素质提升的迅猛期,每隔一阵就是一个样!

对于这个,开局被顾承渊裸绞的丧尸老奶最有发言权

夜大顾承渊欺我老无力,再过两天,我一肘肘飞二里地!

就目前丧尸的身体素质而言,除了脑子不好使,绝对是肌肉佬级别。

当然,这里指的是四肢健全、品相良好的丧尸,那些缺胳膊断腿的,能发挥多大的战斗力,只能因尸而异!

在这方面,生命科学学院倒是给出了详细数据,因为前段时间生命科学学院把唯一一只活体食尸鬼样本给研究死了。

所以这段时间只能把研究目标放到了丧尸身上,两个星期,对捕捉丧尸活体的委托申请,顾承渊起码就批了七次,但总是不够用!

每次都是量大管饱,至少二十只起抓,也不知道到底在干什么

让生命如此坚韧的丧尸,在实验室变得如此易逝

但夜安新区的幸存者就没这个条件了,所能动用的几乎都是冷兵器、或者跟捕猎似的设陷阱

自然没有办法跟手持现代化武器、抓猪似的抓丧尸的顾承渊部队相比

血矿的异常、其他经济来源的逐渐枯竭,让顾承渊迫切的想开辟新的财源!

由奢入俭难啊~

前段时间才刚过惯了几十万、上百万金钱的日子,现在又要回到几万几万的生活,怎么让人受得了?

想到这些,顾承渊感觉已经不能再这么堕落下去了,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行!

“系统!”

叮~

系统界面展开

金钱:375649

三十多万金钱里,其中差不多有二十万,是贾三牛的合成营最后一波打野打来的。

夜省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省份,很多少数民族还是喜欢聚族而居。

合成一营打下清河镇后,所谓的打野,就是去扫荡这些村寨里成堆出现的丧尸,顺带又救了几十号幸存者,这个幸存率是让贾三牛都没想到的!

其实仔细想来也并不奇怪,在丧尸爆发的情况下,农村的存活率跟城市比起来,相差确实不会很大!

原因是农村在面对末世时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生存率也随之被对冲了!

优势主要是两个,一是人口密度,农村虽然聚居,但人口密度比起城市绝对称得上稀疏,只要想跑,基本没有被堵住一说,因为漫山遍野都是路。

其二是食物的存储量巨大,正儿八经的农村家庭,储粮几乎都是一年往上,甚至许多第二年收新米了,陈粮都还剩很多。

但除了优势巨大外,劣势也同样不小!

云贵高原的雄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榆品极仙
榆品极仙
他是生在榆树村的人,从小到大,那棵榆树都像神明一般存在他的心里,可是今天,村民们竟听信他人谗言,砍了那棵大榆树。就在这时,他做了个梦。梦中,他看到了死去的娘亲,还得到了一本凡人修行的功法,从此踏入仙途
佚名
双修医武,狱友姐姐别倒贴
双修医武,狱友姐姐别倒贴
【神医+杀伐果断+复仇+爽文】"轻点…这针太粗了!"女子监狱内,美艳杀手瘫软在林丞银针下。三年前,他自毁豪门身份入狱求学,却跌入全球顶尖女魔头的温柔冢!国际毒枭为他褪去黑丝,雇佣兵王跪求针灸,财阀女王
火火奥利给
绑定仙农空间:我选择回村种田
绑定仙农空间:我选择回村种田
关于绑定仙农空间:我选择回村种田:女友背叛,一怒之下与人对拼,结果脑袋开了瓢。手术中,主治医生竟然把自己的玉佩落在了他的脑袋里。屋露偏逢连夜雨,因多日未去上班,被老板开除,从此又丢失了工作。林海听从爷
鸡冻
下山后,我,人间无敌
下山后,我,人间无敌
医武无敌的苏皓,因单身被师父赶下山,未婚妻嫌弃他,可小姨子却愿意替嫁……
今夜火
重生:我专心搞事业,前妻你别闹了
重生:我专心搞事业,前妻你别闹了
前世,我舔了一辈子的她,我死了,她连给我处理后事都不愿意。一睁眼,我竟然回到了结婚纪念日当天。我笑了,这次,我放下执念,一心一意搞事业,成为总裁前妻高攀不起的神。可我突然发觉不对,那个对我一直不屑一顾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