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第169章 购买推土机,挖掘机(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69章 购买推土机,挖掘机

“这些奖励诸位都能拿到,和百姓们一视同仁,若是愿意留下来,我马上带大家去驻扎帐篷!”

士兵们全都一个个围上去,看着奖励发呆。

他们余下的都看不见。

唯独能看见排名第一奖励的碎米。

“只要耕种一亩地,就奖励一斤碎米?”

“是的!奖励可以叠加,耕种五十亩,就能得到五十斤碎米!”

宋铎侍卫把碎米献上。

一个白色袋子里面装着干净纯白,没有石子杂质的碎米。

他们吃的粥,都是这碎米熬的。

“我们耕种足够多的地,三个月后,碎米可否一起带走?”

“可以,若是要带给家眷亲人,本将军建议把家人一起带来镇关,镇关都包白粥的!”

士兵们听见,眼神顿时一亮,紧紧盯着宋铎。

“真的,家眷都可以带到镇关,镇关也会给水给米?”

“是的,镇关内有五万楚人,楚人士兵八千,家眷四万多,他们形成村落,在镇关河边驻扎下来,安居乐业!”

“哦对了,忘记告诉你们了,加入战家军的新兵也有奖励……”

宋铎又拿出一张告示。

“新兵每月能领到八斤碎米,四斤面粉,一包面条,一小袋盐,一杯油……”

“若是带家眷,外加一卷布匹!”

宋铎把告示展开,下面有战承胤印章为证。

“若是诸位愿意加入战家军,战家军有的待遇,诸位都有。”

现在,大家都不淡定了。

八斤大米四斤面粉……

这些足够一个家庭度过第一个月了。

若是他们勤快一点耕种,领上粮食,如何都能让家人吃饱。

而且镇关还有五万楚人。

楚国是和战家军打过攻城战,他们都能接受……

为什么他们这群燕国士兵不能留下来。

宋铎看出诸位的顾虑,“将军说了,因为燕国皇帝的密函,他不能马上接各位入城,只能在边境劳作三个月,三月后还有想留下,都可以加入战家军。”

“若是想带家人来镇关,第一个月十二斤粮食,战家军会提前给。”

这一句话,让所有燕国士兵都动摇了。

他们人来了,但家人还在水深火热中。

他们都想让家人活下来,否则也不会随将军出城寻找出路了。

马上有士兵道:“我愿意留下!”

“我也愿意!”

“战家军很好,未见一面,竟然给我们粮食和水,还能给家眷一条活路,镇关不留下来,恐怕天下再也没有我们容身之所了!”

士兵们努力在说服夏威。

夏威三十多岁,驻守边塞十余年。

是燕国有名的将军。

叛出燕国,不是他的本意。

可是大家都要活不下去,他不愿意追随他十几年朝夕相处的士兵活活饿死。

来到镇关也是碰碰运气。

他原本想着,战承胤能够接受楚国人,为何不愿意接受他燕国将领和士兵。

原来是燕王给战承胤递了密函。

若是战承胤不想得罪燕王,直接把他们砍杀了。

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劝大家留下来。

现在,所有士兵都在看夏威,满眼期盼能够留下。

甚至有的士兵对他跪下,因为挂念家人,太想让家人活下去。

所以,他们得留在镇关。

若是不想留,三个月后可以带着米离开。

夏威眉头紧锁,最终点头。

“好,我们留下!”

宋铎面带微笑,大声道:“诸位,战家军欢迎大家!”

苜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神归来,家里房子都被占了
战神归来,家里房子都被占了
五年前,遭家族陷害,叶峰锒铛入狱,母亲也因此被害身死,所有人都给他冠上罪犯的名号,他却带着军神的荣光强势归来。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他的归来,整个世界都要为之颤抖,那些陷害他的仇人、残害母亲的凶手,必将付出血的代价。 回归到熟悉的都市,邻居欺他无能,家里的房子被占,叶峰雷霆扫灭。 当一个小女孩站在他面前,叫一声爸爸的时候,叶峰心都要碎了。 当看到女儿在舅舅家族中受尽欺辱,被
佚名
尊龙出狱
尊龙出狱
【都市、爽文、神医、全能】镇国战神叶枫为了偃旗息鼓主动进入监狱,镇压危害四方的凶神恶煞之辈。三年刑期已到,师父亲笔书信让其保护师姐,随之发现乾坤殿当年被灭和师父被杀之秘密。叶枫势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仇人一个不放过!且看一朝风雨便化龙!
乾隆白菜
八零:女配她只想搞事业
八零:女配她只想搞事业
穿成书里的恶毒女配,而且还穿到了抢走女主男人这个节点! 为保住我的小命,我直接远离他,搞起了我的小事业。 但是,这个男人怎么转性了, 总对我难舍难分,还大献殷勤,难道他被人夺舍了?
佚名
起飞,从1973年开始
起飞,从1973年开始
刘长峰刚穿越到1973年,就遇到生产队第一美女贾秀莲求他拉帮套。为了能带刘长峰回家,贾秀莲使出了浑身解数.....
泄老板
秦凡薛雅兰
秦凡薛雅兰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 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 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 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 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 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