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第198章 攻伐荆州(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98章 攻伐荆州

【昭武元年九月十日,你获得前线传来的魏王信征讨高句丽军情战报。】

【战报表明一切顺利,此时的魏王信正在进军高句丽王都平壤的途中。】

【而且,因为魏王信采用就食于敌策略的原因,使得你需要提供的粮草数目大大减少。】

【甚至,他还遣人运了一部分回来,极大的减轻了如今大周朝廷后勤调度的压力。】

看到这,荀瑾瑜直接长松了一口气。

随即就毫不犹豫的直接在界面上改变了一个指令。

【你下令调遣原本押送粮食前往高句丽战场的五万民夫前往徐州。】

因为就像上面信息说的一样。

现在大周朝廷后勤调度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游戏里别说是身为大周丞相的她整宿整宿睡不着觉了。

就连整个朝廷都在超负荷运转,没一个官员有好好休息过。

至于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大周朝廷太穷了。

毕竟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国力、经济、民生。

但现在的大周…

国力和民生在两年的高速休养生息下,勉强可以说的上是撑得住。

可经济上,不能说一塌糊涂把,也只能说马上快崩了。

财政上全是赤字。

因为征召的徭役是可以不给钱。

但前往作战的府兵与朝廷官员所需的俸禄可不能不给钱啊。

尤其是在伪齐进攻烈度越来越高,前线将领调遣府兵数量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府兵不给钱,谁给你打仗?

本身就因为被调遣了,耕不了田了,在不给钱,就算不分分钟给你闹起来。

也怕是会出现一定得怀疑心理,作战能力肯定得降低,时间久了照样闹。

至于官员的俸禄…

虽然荀瑾瑜也考虑过先节衣缩食,把他们的俸禄减半,但后面还是放弃了。

因为现在大周征募徭役的数量高达百万,还持续了整整三个月。

来回的奔波,还毫无收入的日子已经让民怨四起了。

在把官员的俸禄减半,那么靠谁去安抚这些百姓?

官员都活的不舒服,那么在官员治理下的百姓能活的舒服吗?

那肯定不可能的。

怕是这边刚降俸禄。

下面的官员就开始摆烂了,效率也得降低。

总不能把刀架他们脖子上让他们动起来吧?

那这种事情荀瑾瑜是做不出来。

这得找吴信。

因为这种事情,只有没脑子,完全不考虑后果的人才会去干。

所以,最终降低官员俸禄这个选项被荀瑾瑜pass了。

至于现在的财政赤字,反正荀瑾瑜是暂时没办法了。

能扣的她都扣了。

连苏绾的内库她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她贡献出来用了。

还有朝廷五贵和朝野上下大大小小还占据官位的世家官吏。

身后的世家家族也被她以“为了未来丰厚的回报”而榨干了。

反正她总不可能去征老百姓的粮吧?

那在这种情况下,岂不是分分钟就要学习吴信正君讨奸?

把自己这个大周奸相拉下马?

所以,没办法了。

她只能无奈的依旧派遣常春率领着军兵到处跑。

在那些世家大族或者富有商贾的门面前停留一下,“不经意”的哀声叹息。

说大周多苦啊。

大周多穷啊。

身为“爱国爱民”的有志之士。

你也一定不忍心咱的大周因为没钱而战败吧?

所以…

老爷捐点?

什么?

你不捐?

“哐当。”

哎呀,谁把这盔甲放你们府上了?

九九九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通知全球,那个男人下山了
通知全球,那个男人下山了
人生两大仇恨不能忍,一是弑父之仇,二是夺妻之恨!叶凡未满七岁就成为家族内斗的牺牲品,跟随父母,被逐出家族,遭遇暗杀!为保护叶凡,叶天旭、苗君兰不顾生死,分头引开大批杀手,从此渺无音讯!叶凡流落街头,所
幼儿园一组
惊!无良王爷插足求名分
惊!无良王爷插足求名分
【爆笑+医妃+甜宠+萌宝】穿成镇南王府准王妃,但冷酷王爷,竟然吃干抹净不承认了?哼,你既无心我便休!一纸休夫书,沈时鸢藏起孕肚逃走五年。五年后,镇南王府太妃病重,镇南王四处求医无果。此时,神医清梧横空
青栀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跳楼后,我回到父母离婚那天
前世,父母离婚,她被母亲带走,进入那个可怕继父的家里。继父心思不纯,竟然想侵犯她,母亲还在那袖手旁观!为了保住清白,她选择跳楼。重生后,她回到1985年,回到父母离婚那年。这次,她不想跟着扶弟魔妈妈,
佚名
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大周太子杨承重生到一岁婴儿时期,大器晚成逆袭系统早到了五百年。【五百岁的你,无妻无子,臭名昭著,你的人生可谓一败涂地,凄惨无比。】【你的母后云璃月因担忧你而心力枯竭,濒临死亡,请你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她的
语成
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
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
关于半神半魔,我在人间横着走:大兆国丞相老年得女,出生之日漫天霞光万道,天降祥瑞。半夜却来了一大群的妖魔鬼怪。幸得紫阳真人出手护住丞相府嫡女。丞相府嫡女连音跟随紫阳真人入道观修行,及笄后出了道观。从此
胭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