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朱长夜朱元璋

第279章 事情败露,朱元璋的怒火!(2/4)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79章 事情败露,朱元璋的怒火!

朱雄英点头道:“自然,走吧。”

杨靖不敢耽搁,急忙跟着朱雄英,再次朝刑部走去。

入夜之后。

雨下的小了一些。

等抵达刑部牢房路过,王仕鸿牢间前,王仕鸿突然叫住了朱雄英。

朱雄英侧身看着王仕鸿,淡淡的道:“有事”

王仕鸿笑道:“没事,皇孙殿下,本官小瞧你了,大明后继有人了,哈哈哈!”

朱雄英没理他,继续朝前走去。

夜色已经深了。

朱元璋躺在楊上,辗转反侧。

脑海中,全都是今天杨靖说的话。

老爷子实在太好奇了。

好奇朱雄英,究竟为什么就能将人活活的吓成那个样子。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暴雨在外面畦里啪啦的下着,让朱元璋更加心烦意乱。

一代帝王,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抓耳挠腮。

老爷子干脆也不睡了,起身披了一件衣衫,对外道:“来人,去东宫。”

皇宫是链着东宫的。

只要过了景龙门,就能进入东宫的地界。

整个紫禁城,成大中轴设计,囊括了皇城外郭,皇宫正殿,后宫,东宫。

一般老爷子不召人侍寝,都会在皇宫谨身殿,或者养心殿就寝。

从谨身殿走出来,这里距离东宫不过一里之遥。

几名锦衣卫在前开路,又几名太监抬着朱元璋,朝东宫面去。

因雨夜天黑的原因,宫城内的青石板路滑,朱元璋难得没有自己走路。

与此同时。

东宫的清承宫内,灯火如昼。

从清宁宫端敬殿搬出来之后,朱允炆母子,便搬到了远离东宫正宫的寝殿。

清宁宫紧连着清禧宫,清禧高的隔壁才是清承宫。

此时的清承宫,真是朱允炆母子居住的寝殿。

昏暗的灯光下,倒影出朱允炆兴奋的侧脸。

吕氏有些好奇的,看着朱允炆,不解的道,“昨了,儿子。”

朱允炆叹了口气:“娘,有天大的事。”

吕氏笑笑慈爱的看着儿子,问道:“哦什么天大的事呀?”

朱允炆放下书本,忙不迭道,“娘,老三宫里的太监,秘密告诉孩儿,说老三和他的贴身丫鬟染指了。”

吕氏一愣,随后一喜,“这还真是一件天大的事。”

朱允熥什么身份?

老大的亲兄弟,朱元璋的嫡孙。

自朱雄英搬到东宫,老三事事都在为老太着想,就连柴薪布缎、茶瓷肉面的日常供给都偏着。

吕氏冷笑道,“老大自从来东宫,就从没来给本宫请安,也从不曾和你这个弟弟说几句话。”

“呵呵,想来老三那家伙,已经在老大那边,将我母子两编排的十恶不赦了。”

老三以前受到她母子两欺辱,现在老大回来了,还不怎么恶毒怎么告状

这都在吕氏意料之中。

若是不然,朱雄英搬到东宫之后,为何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做

当然她们不知道的是,朱雄英自来东宫之后,一直在忙碌之中,哪有时间去拜见他们母子。

直到现在,朱雄英还在刑部做事。

吕氏看了朱允炆一眼,开口道:“儿,这是好事,老大那边没犯错。老三这边却失德了。”

朱允炆忙不迭道,“娘,那该怎么办我们去说?”

吕氏摇摇头:“不得,要让老爷子自己发现。”

“咱们不要弄巧成拙,不着急,不着急。”

吕氏安抚着朱允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母子二人正说话间,有太监焦急走来:“娘娘,皇爷来了。”

洪荒高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欺我!辱我!我封侯你们后悔了?
欺我!辱我!我封侯你们后悔了?
赵平安穿越重生了,但发现自己穿越得有点早,竟还是胎儿。成为胎儿也好,那咱就先赢在起跑线上:首先,成为最强血脉——荒古圣体。其次,娘胎修练入道,打通全身经脉,成为先天通脉,再开辟元海,成为先天元海。..
鱼生
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
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
前世,她被渣爹继母安排嫁给了村里最贫困潦倒的男人,妹妹则是顶替她嫁到豪门里当夫人。谁曾想,短短三年,贫困户一跃成为商界名流。豪门老公却牺牲,妹妹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再睁眼,妹妹抢占先机抓住了贫困户,想当
佚名
绝世高手在都市当打工人
绝世高手在都市当打工人
他是令全世界都颤抖的绝世高手。回到都市,他成为了美女总裁的保镖。他想低调,没想到从一个打工人变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美女?来!敌人?死!【本文不圣母,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实流露,感谢观看!】
华云天夏
死后才知,我的夫君早就不在了
死后才知,我的夫君早就不在了
重生归来,她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那个令人惊愕的节点——大婚后的第二天。眼前,那个身着耀眼大红喜服的家伙,名义上是她的夫君,可实际上,她本该与另一个人共结连理,而那位真命天子早在三月前就已离世。他家里居然
佚名
人淡如菊?我只是心死如灰
人淡如菊?我只是心死如灰
我被未婚夫丢到乡下自生自灭,如今他接我回去成婚?这些人想收养我就收养我,想给我定亲就定亲,想对我好就对我好,不想对我好了,就把我扔到乡下,美名其曰为我好。抱歉,我只是无父无母,不是没有脾气!当年我父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