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760章
突然被电视上的画面吓了一大跳:洪灾!
报道说这是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
肆意奔流的洪水冲垮了道路,冲毁了房屋;冲断了大小树木……所到这处一片狼籍,百姓脸上全是惊慌和悲伤,在这触目惊心的灾难面前,镜头出现的穿着橙色救生衣的一群又一群小伙儿子………
哪儿有灾难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
看着那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扛着沙袋往前冲;看他们一个个毫不犹豫手挽手往汹涌的洪水中跳,杜红英泪流满面。
他们都还是孩子啊!
杜红英不知道这个队伍里有没有自己的女儿小五,但是她真心的祈祷:这些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回来。
因为有了牵挂,杜红英就开始天天关注这方面的新闻。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从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7月6日达990m。沿江苏南地区自6月24日入梅至7月6日出梅。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m,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m,超出警戒水位179m……据统计,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亿美元 ……
冰冷的数据诉说着这场灾难有多可怕,新闻报刊上的一幕幕画面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每当有大灾大难,咱们的军人总是冲在最前面。
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扛起了重重的沙袋,换休的时候就在路边泥泞上相互依偎着睡觉,脸上花得亲妈都认不出来。
还有那些灾民,一夜之间家园化为乌有,无家可归,无衣可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杜红英拨通了兰勇的电话。
“工商联这边在组织捐款,我们集团公司捐了一笔钱。不少员工也想表达一下他们的心意,我没有接纳。”兰勇道:“一个个都是有家有室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有些条件好的捐一笔倒没什么,可能就是一件衣服钱,几顿饭钱。但是对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员工来说捐了一笔就是一个缺口了,别人都捐他不捐又不好意思,索性员工都不捐,由公司代表全体员工捐就行了。”
“嗯,你考虑得很周到。”杜红英道:“若有需要,可以看情况再捐一些。”
杜红英现在看钱就是看着一个数字,钱财再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她不介意多做一些好事。
“目前公司资金有点紧张。”兰勇说房地产开发公司那边又拿了几块地:“我们得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
现在集团公司有大大小小十二家分公司,员工有两千四百五十多人。
一个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得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如果公司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大批的工人失业。
兰勇主持下的公司一切都是按正规操作来的。
当年上面要求缴纳员工社会保险的时候,公司就按规定悉数全员缴纳,而且是按百分之百的标准缴纳,由员工承担那部分的金额相应也高一些,很多员工就不乐意了,觉得是一种负担。
有些员工甚至认为公司厂矿是在故意要扣他们的钱,是公司得了这笔钱。
认知上的偏差真的是让人特别的无语。
为这事儿经常闹腾,公司法务部的同事经常去解决这类问题,给他们普法,告诉他们这是为了他们老了退休后生活能得到保障。
饶是如此,还是有人觉得公司不好,最后兰勇采用的强硬措施:这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谁也不能改变,要么服从,要么走人。
人啊,有时候就是这样,你一强硬了,他们就没辙了。
之后闹腾的事儿就没再发生过了。
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扣的钱有些人都闹腾,但是在这次洪灾来时,这些连自己养老都不考虑的人却站了出来表示要捐款。
这让杜红英兰勇都很感动。
咱国人,平时可能会打得头破血流的,有一种想要掐死对方的冲动;但是在国家民族遇上大事儿了,在大是大非面前百姓瞬间就能拧成一股绳,矛头一致对外,大有一种有事儿一起扛的英雄气概。
是的,这就是咱华夏儿女的热血和担当。
这场洪灾从6月持续到8月,到9月基本结束。
这一灾难影响到了全国2亿多人,从东北到江南、岭南,全国共有20多个省份受到洪涝灾害,受灾耕地面积达到3亿亩。
水灾冲毁了全国680多万栋房屋,造成415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00亿,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
据高志远说,这次部队为了沿线救灾,调动30万大军去全国各地抗洪,这也是解放战争结束后我国境内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调动。
为了救灾牺牲了十九名战士,最小的只有十八岁,最大的才三十三岁,他们也是别人的父亲,也是别人的儿子啊。
八月十六日,由央妈和其他部门组织了一场抗洪赈灾义演 《我们万众一心》,杜红英看得泪流满面,这次义演 收到各界捐款和捐物总值 六亿 多人民币,杜红英第二天去了邮局以私人名义汇了一笔钱。
捐了这笔钱后的杜红英晚上睡觉都踏实了很多。
是的,哪怕公司捐得再多,杜红英也觉得自己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 只有自己亲自去捐了一笔钱后心里才能安宁一些。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