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第六章 老朱馋的眼睛发亮(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六章 老朱馋的眼睛发亮

“那个,吕大人!”

“半个月前,父皇修改了皇明祖训,这事你知道吧!”

“那是自然,这事还是秦王殿下你提出来的,你带着一众皇子做出了历史性的牺牲;

称得上挽救了大明的国运!”

“感动个屁!”

“现在父皇一道旨意,要求大宗正院要把皇族都养起来!”

“我他娘的现在是大宗正院宗正,你们这一帮人跟着父皇来抢我的盐矿;

想让我们兄弟都饿死吗?”

“天理何在!”

“秦王殿下,就算陛下允许你经商,你这边也不能违反大明律!”

户部尚书吕昶,看到这每年将近三百万两白银利润,死盯着朱樉不松口。

“好!”

既然老大人这么说,我就实话告诉你:

“那天下午,本王邀请弟弟妹妹们合伙做生意,他们二十多个人都来了!”

“不信,你问标哥,连他都给本王送了五万两银子!”

“我们兄弟一共有八个亲王,根据大明律,两百四十万两银子的盐业生意不用交给朝廷!”

“不对!”

“还有标哥,他也入股了五万两白银,本王的大哥作为储君;

这额度最起码顶两个亲王吧!”

“所以说这三百万两银子的利润,不用上交国库了!”

(⊙o⊙)啥?

账还能这么算的,户部尚书吕昶喃喃的说道!

抬头看向了朱元璋,眼里的期盼之色,让朱元璋颇为无奈。

“那个,老二,就算这样,你们兄弟每年挣这么多,也不能一毛不拔吧!”

“父皇放心,我们兄弟身为皇子,绝对会按大明律纳税!”

“大明律商税百分之三,我们兄弟每年交给户部的九万两赋税,肯定一厘都不会少。”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彻底傻了,眼睛瞪得溜圆:

“混账东西,你们几兄弟一年赚三百万两白银,就给朝廷交九万两银子的税!”

“老二,你他娘的还能再不要脸点吗?”

“又不是我定的税率,关我什么事,我们兄弟,按大明律纳税有错吗?”

“谁他娘的定的商税,就他娘的百分之三,当我大明朝廷是要饭的吗!

朱元璋一声怒吼,向身后的重臣吼道!&34;

“上位,开国之初工商业不发达,中书省本想效法西汉文景之治的三十税一国策;

以保我大明国力尽快复苏,因此才制定了这般税法,供陛下裁定!”

丞相李善长无奈的说道!

“是吗?”

“这国策再执行三年,他娘的,老二他们家里比国库都要富裕了!”

“你们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吧,总不能真的让咱去抢劫自己的皇子吧!”

“标儿,还有老二,你们两个跟咱回宫!”

朱元璋带着两人离开了这片盐矿区,独留一群大臣在原地发呆。

徐达看了汤和一眼,也结伴离开了。

现场一众文官呆呆的看着盐矿,丞相李善长看到这一幕叹息了一声!

“伯温呐,恐怕要出大事了!”

“是啊!”

“秦王殿下,现场给咱们上演了一出,在商人眼里,大明朝廷就是被施舍的乞丐;

恐怕上位又要兴起大狱了!”

“搞不好,又是一大片人头落地!”

刘伯温转身看向户部尚书:

“吕大人,您们户部想收走这处盐矿多少税银。”

“最起码,每年得一百万两吧!”

“要不,陛下那里肯定过不去。”

“这利润太大了,哪怕是众皇子合伙做的生意,还牵扯到东宫,也至少得这个数。”

老子到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觉醒:我的向日葵震惊全国
觉醒:我的向日葵震惊全国
车祸醒来,她已穿越。爸妈不见踪影,弟妹年幼无依,大伯野心勃勃,养女心怀鬼胎,霸占家产,将他们扫地出门。但别怕,她有植物大军!向日葵生产阳光,豌豆射手发射子弹,无视等级,窝瓜瞬秒敌人,坚果墙又能吃又能抗
佚名
人族镇魔司,一剑镇邪神
人族镇魔司,一剑镇邪神
生长在平平无奇的修仙世界,他只能说没有修为,寸步难行!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却不想一次意外,他竟然发现自己可捡修为,还被郡主召见,要他做赘婿?本以为这辈子也就简单修行,跟着郡主老婆混日子,谁知郡主摇
佚名
强化系统:强化肾宝获纯阳圣体
强化系统:强化肾宝获纯阳圣体
一睁眼,他已然置身于一个灵异复苏的惊悚时代。还没等他适应这全新的世界,一封散发着幽冷气息的情书,便悄然出现在他面前。当他得知这竟是女鬼所写时,心中一惊,这意外来得太过突然,情书内容虽感人,却也让他嗅到
佚名
四合院,我的新生
四合院,我的新生
人到中年突逢变故,独子误入歧途,出狱后又痴迷赌博、偷借高利贷,怒火攻心吐血昏迷,入院查出身患恶疾命不久矣,不愿为苟活三五栽而拖累妻子,故选择投崖自尽,却被流光株连,身体化为尘埃仅留一缕残魂。青莲圣人为
银星1006
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
哥哥们追妹心切,我却已出凡尘
前世,她本是父兄的掌上明珠,可父亲带回一个妹妹后,一切都变了。她失去了所有宠爱,还因与妹妹争宠,被哥哥们当作心机女。大哥逼她当众下跪,二哥断其手脚,三哥严刑拷打她,四哥毁她容貌、污蔑她名声,就连父亲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