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466章 这个世界上不那么爱干净的人,好像似乎能够长寿
他听那个女孩说话的声音好像是本地声音,他就走过去,要他给他擦皮鞋,他就对这个女孩说,
你这么小的年纪,怎么没有读书啊,那个女孩抬起头把那些碎发抹在耳后,
她说我的父亲母亲在这里捡破烂,我在家里面读初一,现在放假了,我在家里面没有什么事,我就跟着我的父母在这里给人家擦皮鞋,赚一点钱了以后交学费。
我说你擦一双皮鞋多少钱,他说1块钱,但是老朱从口袋里掏出了100元的纸币给了他。
但是这个女孩还在她后面,还说嗯,你给多了,我还要找钱给你,但是老朱他没有回头他就留下了眼泪,
因为他看到别人的悲苦,也想起了自己的悲惨事。
老朱从他多次捐钱以来,他的总数目已经超过了100万,
不管怎么说,这些钱也是他辛苦赚来的,他能够捐给别人,说明了他这个人也是一个非常有品德的人。
老朱他平常都是在床上坐着,但是他很喜欢看书,什么中国通史啊,《资治通鉴》呐,还有唐宋八大家文集啊,东坡乐府啊,《东周列国志》啊,
还有一些船舶疏通的专业书籍非常多,他家里的书大概有几十万吧,
有的是在旧书摊买的,有的是在那些图书馆里面买的,基本上每一本书他都看过。
当然老朱现在事业也是非常好,对于这个你们给你们能够有什么启发,我也不知道,
我只是采用那种自然主义的态度,把大概经历讲给你们听一下,如果你们能够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收获,那我也是非常高兴的。
——————
我再给你们讲一讲老秦的企业家,老秦的故事吧。
老秦也住在出生在一个长江边上的小村子里面,他是1967年出生的。
在他出生前,他前面已经有了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在他出生后家里面又添了两个妹妹。
虽然他的父母非常勤奋,但是他家里还是非常穷,他家里兄弟姊妹几个人穿的衣服都是补丁叠补丁。
他们那个时候他的父母也不想赚多少钱,只希望每个孩子能够吃饱饭,穿暖衣服就行了。
当然那个时候穷苦人家想上学是一种奢望,怎么可能呢?
但是老秦他的父母却非常希望他去读一点书,因为毕竟那个时候读小学也花不了多少钱。
在6岁半的时候,老秦他的父亲就把他送到了学校里面,他在学校里面学习汉字,
学习算法口诀都非常认真,他写的字也非常好,算术题也做的非常正确。
但是他的老师对他父亲说,你这个孩子这么用功一定以后一定会做出大成就。
放暑假或者寒假,平常休息的时候,老秦他非常喜欢到地里干活,
什么帮着他父母插秧,或者在秋天割稻谷,还要放牛捞鱼,他都喜欢干那些事情,干得非常好。
他那个时候非常喜欢到长江边玩。
当时有非常多的孩子,他们也在长江边玩,抓鱼,抓虾呀,戏水都乐啊。
他的每一个夏天,都是在那个长江边度过的。
当然那个长江里的鱼也是非常多的,他当时买了一个网子,随便用网子在河里面一推就能够推到鱼。
1979年,老秦从一所中学里面读完了初中。
他因为家里实在没有钱交学费,他也没有考上高中,他就去了他们村里的一家榨油厂,那个时候他已经16岁了。
他的身体非常的好,而且做事也认真。
那个榨油厂的领导非常瞧得起他,他刚开始来的时候,对榨油的工艺根本不懂。
他就每天跟着别人学,每天在那个机器旁边站,当然他那个时候年纪小,他的师傅也不敢把机器交给他弄,生怕他弄坏了,但是他会用眼睛看。
在别人下班之后,他就留下来清扫场地,他就琢磨那个榨油的各个工艺。
有一次那个榨油厂的师傅说,所以你就是在家里面谈,但是那个时候有非常多的人要榨油,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老秦就跟那个厂领导说,他说我看师傅操作很久了,我现在基本都能够掌握了,你让我试试。
于是那个领导就让他试,他把那个机器操作得非常熟练,那个领导就放心的让他去弄。
这个时候那个领导看他干得这样好就非常放心,以后就把这个机器交给他弄了。
当然在榨油厂是非常累的,但是他不抱怨。
因为他知道只要有事干就会有钱拿,他那个时候每个月忙的时候能够赚50多块钱,但是也是非常满足的。
一转眼四五年过去了,他到了21岁左右。
他手里面存了一些钱,但是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了,有很多人南下打工。
老秦他也想去创业去赚一笔钱,但是他没有在商场上的经验,也没有很多的资金,他只能去找合作伙伴。
他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一起凑了4万多块钱买了一辆退土机。
到当地的砖瓦厂给别人拉土,拉砖,一年可以赚10万块钱左右。
当时干这个活也非常累,但是他能吃苦。
他当时对他的父母说只要能挣到钱,有这个机会就一定能抓住。
到了1995年,那家砖瓦厂因为亏损严重要实行改革,但是向社会招标,如果中标者必须每年向政府缴纳200万块钱的税款。
这个时候老秦看准了这个机会,他把所有积蓄拿出来,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
他把钱交上去后,他就成为了这个厂的装潢厂的承包人。
他当时在厂里面转了一圈,了解了十几天,终于发现这个厂不赚钱的秘密了。
于是他就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把装潢厂里面那些只拿钱不干事的辞退了,又招了几个新员工。
而且他把厂里面懂技术的人又留下来重新安排他们的工作。
同时他又买了一些新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
经过他的两年经营,这个砖瓦厂的产量由原来的500万块提升到了2000万块,产量翻了很多。
当时有很多学校和房屋都已经老旧了,需要重建,所以有很多人都来他砖瓦厂里面买砖。
过了三年长江发生的洪汛。
他们那个地方要被要被淹没,没办法,老秦只能把砖瓦厂的一些值钱的设备找人运走了,给那些工人算了工资,
然后拿了一点国家补贴的损失,他把砖瓦厂关闭了。
他拿着那笔钱又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当装潢厂的厂长,那个装潢厂的厂长是别人来邀请他去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