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役弟子没出路?我以画符道长生

第155章 收服红衣鬼胀(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5章 收服红衣鬼胀

“追随我,你在开玩笑吗?”

徐长寿冷笑,一脸的不信,说着话,他掏出了一张雷暴符。

红衣鬼胀连忙叩头道:“伟大的人族修仙者,我是诚心的,如果您相信我,我愿意为您献上帝流浆。”

方才徐长寿在幻觉中,把棺材里的液体当成了帝流浆,所以,红衣鬼胀知道他需要帝流浆。

“你有帝流浆?”

徐长寿激动了,万万想不到,这女鬼胀手里居然有帝流浆。

女鬼胀恭敬道:“小女子身上没有帝流浆,但小女子知道哪儿有帝流浆。”

“是吗?”

徐长寿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女鬼胀的话。

整个葬仙渊,乃是个巨大的上古仙墓,要说里面有帝流浆,徐长寿肯定信。

但是,就怕这个女鬼胀不安好心,再给自己下套子,把自己引到什么更加危险的地方,那就不好办了。

“我怎么相信你?”徐长寿直接问道。

女鬼胀斩钉截铁道:“我可以立下心魔誓言,永远追随于您。”

“心魔誓言?”

徐长寿闻言顿时吃惊,这女鬼胀愿意立下心魔誓言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毕竟,无论是人族修仙者,还是妖魔游魂,都逃不过心魔誓言的反噬。

“那行,你立下心魔誓言吧,立了心魔誓言,我就相信你。”徐长寿笑道。

女鬼胀问道:“敢问您尊姓大名?”

“徐长寿!”

女鬼胀点头,三指对天,郑重道:“小女子鬼族红衣,愿与人族修士徐长寿签订主仆契约,为奴为婢,任凭驱使,若违此誓,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心魔誓言,成!”

红衣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立了心魔誓言之后,徐长寿感觉到自己对红衣鬼胀多了一丝亲切。

心魔誓言都立了,徐长寿再没有理由怀疑红衣鬼胀。

可问题是,许缠手很不理解,她一个鬼胀,筑基境界的鬼修,为什么会选择追随自己一个炼气小修士。

难道,真如红衣鬼胀所说,自己福缘深厚,她才愿意跟着自己。

要是这样的话,其他鬼胀都对自己动手,唯独红衣鬼胀没有动手,说明红衣鬼胀看出了自己与众不同。

自己是不是与众不同先放在一边,问题是,红衣鬼胀是怎么看出来的。

别管她怎么看出来的,但她没对自己出手是对的,要是她对自己出手,恐怕她此时早就灰飞烟灭。

三个鬼胀都对自己动手,唯独红衣鬼胀没对自己出手,说明她与其他鬼胀有所不同。

想到这里,徐长寿收回红衣鬼胀身上的摄魂符,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主人,奴婢无名无姓,他们都叫我红衣!”

“红衣……嗯,那我以后也叫你红衣。”

“主人请便。”

徐长寿点头:“你撤下面纱我看看。”

“遵命!”

红衣依言扯掉了红色的面纱,露出一张倾国倾城的脸。

除了脸色有些发白之外,红衣看起来和普通人并无区别,尤其是她的一双眸子,清澈透亮,宛如人间精灵。

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双鬼修的眼睛。

“你前世是什么人,在何处修炼?”徐长寿好奇地问道。

无论是凡人或者修炼者死后,都有魂魄,如果魂魄不散,是有机会成为鬼修的,但能修炼成鬼胀的,前生大概率也是修士。

“我不知道,关于前世的事情,我都忘了,我产生灵智就在这里。”红衣回道。

徐长寿闻言拧眉:“你什么时候有的灵智。”

番茄蘸大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