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第100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003章

工部衙门内。

陆知白展开国子监扩建的奏章,眉头微挑。

“国子监要扩建?”他轻笑一声,指尖敲了敲案桌,“去年州府县学都扩张,学生增多,最高学府国子监也不够用了。”

一旁的工部营造司的主事拱手道:

“侍郎,国子监祭酒宋讷递了条陈,说监舍不足,请求增建学舍五十间、藏书楼一座……”

又汇报道:“这是正经事。下官正要带人前去实地勘察一番。”

陆知白顿时笑眯眯起来。

他合上奏章,站起身道:“这回,我亲自去国子监看看,帮他们好好扩建。”

主事闻言,不由得微微侧目看了他一眼。

哎呦喂!

皇家科学院跟国子监,虽然背后的靠山都是皇帝与太子,但暗地里可是有些不对付,这事儿许多人都知道。

虽然陆知白地位尊崇,但说实话,科学院成立没几年,怎么跟历史悠久的国子监比啊?

科学院的学生,现在在工商领域,确实是异军突起、备受追捧,但终究不如国子监生高雅清贵啊……

……

洪武十四年,朝廷下令将国子监从夫子庙旁的旧地迁至鸡鸣山。

旧国子监位于秦淮河附近,夫子庙东侧,地处繁华,因而学舍逼仄,院落拥挤。

这也让一些学生留恋人间烟火,心思浮躁,耽于玩乐。

另外,以后学生必定越来越多。这旧址显得不够大气。

朱元璋亲自下旨,择鸡鸣山南麓,为新建之地。

此处背靠青山,面临玄武湖,风水极佳。

关键是荒山野岭的,远离尘烟。

都给他埋头学习!

……

鸡鸣山。

国子监,明伦堂前。

七十多岁的宋讷须发花白,一身儒袍,面容肃穆,正负手而立。

见陆知白带着工部官员踏入,他微微颔首,拱手做礼,淡声招呼:“陆侍郎。”

“宋祭酒。”陆知白笑眯眯地拱手,“听闻国子监需要扩建,工部特来勘察,不知祭酒可有具体章程?”

宋讷淡淡道:“扩建之事,已在奏章中写明,陆大人若有不解,可自行查阅。”

陆知白笑容不变:“纸上谈兵终归浅,实地看看才稳妥。”

宋讷眉头微皱,但没再反驳,只是冷声道:

“既如此,陆大人请便。烦请各位动作快一些,不要耽误学生上课。”

陆知白带着工部官员在国子监内溜达了一圈,发现确实有些拥挤了。

原本宽敞的讲堂如今挤满学生,连走廊上都摆着书案。

藏书阁的书架更是塞得满满当当,有些书甚至堆到了地上。

“国子监乃朝廷最高学府,如今竟连学子读书的地方都不够,实在有损朝廷体面。”

宋讷板着脸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仿佛是在怪工部办事不力。

陆知白微微一笑,并不接他的茬,反而指着院墙外的一片空地,道:

“宋祭酒,我看那边还有不少闲置土地,不如把国子监往西扩建,如何?”

宋讷眉头一皱,冷哼一声:“工部若真有心,早该主动规划,何须等到今日?”

陆知白也不恼,依旧笑眯眯的:

“天底下工程项目那么多,工部哪里追踪的过来呢?

不过一收到宋祭酒的扩建申请,工部这就来实地查验了,可是一刻钟也没耽搁呀。”

宋讷瞥了他一眼,语气冷淡:“陆大人倒是会说场面话。

希望工部按部就班扩建学舍,不要弄的花里胡哨,误人子弟!”

这话已经带刺了。

周围几个工部官员脸色微变。

但陆知白却忍不住哈哈一笑。

宋讷会这么说,当然是有原因的。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六零:对照组女配嚣张点怎么了
穿六零:对照组女配嚣张点怎么了
【穿越+穿书+空间+系统+女配+爽文】云苏苏穿书了,还穿成了女主对照组,一名炮灰女配。女主王宁身世可怜,爹不疼娘不爱,就是颗可怜小白菜。而云苏苏却是家中团宠,嚣张跋扈,亲人无条件溺爱。为了改变书中原主
衣不完采
官场沉浮,我携前世记忆飞速上位
官场沉浮,我携前世记忆飞速上位
前世,他饱受欺辱,未来黯淡无光。重生之际,他毅然立下誓言,定要扭转乾坤。他渴望出人头地,让昔日轻视他的人只能仰望。凭借前世的记忆,他缜密地规划着每一步行动。一方面,他奋力提升自我,在诸多领域初露锋芒;
佚名
苟在仙武,敛尸长生
苟在仙武,敛尸长生
如何才能坐看世间沧海桑田,山河移位,日月轮转,而我不变?我以实际经验告诉你,一个字,苟!苟到最后,应有尽有我是陈长生,长生不死的长生。
贪吃蛇
鬼将祸夏一天天九儿
鬼将祸夏一天天九儿
我从出生前就给人算计了,五阴俱全,天生招厉鬼,懂行的先生说我活不过七岁,死后是要给人养成血衣小鬼害人的。外婆为了救我,给我娶了童养媳,让我过起了安生日子,虽然后来我发现媳妇姐姐不是人……从小苟延馋喘的
浮梦流年
重生:我走官场碾压仇敌,登顶巅峰
重生:我走官场碾压仇敌,登顶巅峰
他是个计算机天才,年纪轻轻就开发了运算系统软件,并且,凭借这项本领,学生时代他就成了千万富翁。福祸相依,这也成了他前世噩梦的开端,身边的助手还有他的女朋友因为他的研发成果而选择背刺了他,他因车祸成了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