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系统在手,我的眼睛就是尺

第12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23章

藤壶这种东西,跟其他的海洋生物不一样。

他们也不好把这种东西放进储物仓。

再加上,他们铲的藤壶多,他们直接把藤壶放在了船板上。

镇码头的人,看到这么多藤壶,全都傻眼了。

现在是封海期,不能用网。

所以现在基本没有什么出海的渔船。来来回回比较多的就是一些带着人玩的钓鱼艇。

要是解封了,渔船上也是正经的鱼获。

码头的一群工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事。

“后生,你这是开着渔船赶海去了?”

“赶海也不用开这么大的船啊,而且一艘船就装这么些藤壶吗?”

“这么大的船去赶海太耗油了吧?”

这船看上去有12米了,这一小时得耗掉六七百块钱的油费吧?

其实江寒今天真正开船的时间并不多,他一直围着岛绕来绕去的,总共加起来可能就耗掉了1000块钱的油费。

江寒冲岸上的工人们笑了笑,“我要是不开那么大的船出去,也装不了那么多藤壶啊。”

工人们想想也是,但又觉得哪里不对。

“后生,你们从哪里找到那么多藤壶啊?”

这也太多了。

“就是无意中看到了,就铲了下来。”江寒也不算说假话。

工人们也没有继续问。

江寒打电话给孟果,“你那里有大一点的车子吗?我这里有好多藤壶,能帮忙运一下吗?”

孟果一脸懵逼,“你有多少藤壶啊?”

“很多。我们已经在镇码头了。”

不明所以的孟果开了一辆皮卡车过去,看到那么多藤壶吓了一跳,“怎么那么多啊?你们这是端了藤壶的老窝吗?”

藤壶这种东西并不少见,但这么大的量,她还是第一次见。

“你要说老窝也可以。”江寒看了一眼孟果开来的皮卡车。

他们饭店也是有拉货的三轮车的,他以为她会开三轮车来。没想到开的是皮卡车。

岛上的车子不多,岛上会开车的女孩子更少。

这还是江寒第一次知道孟果会开车。皮卡车相比于三轮车,明显是皮卡车更好。

只是孟果这么娇娇俏俏的女孩子,从这么大的一辆车上下来,实在是让他意外。

“你这车能装多少?”江寒问。

“1000斤没有问题。”

江寒一听能装那么多,觉得他这些东西一次性就能解决了。

江寒在码头找了两个装卸师傅,给了他们一人50块钱,“师傅,帮我们搬一下货吧。”

师傅收了钱很开心。

“后生,你这些东西得分两趟吧。”

江寒一愣,“我朋友说,她的车能装1000斤。”

装卸师傅估摸了一下,“我看悬。”

江寒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劲,在他们的印象中,200多斤的货应该很多了。

再加上他们还要弄一些送人。

起码得弄个300斤左右,要是超过了,变成400斤也无所谓。

他们在那个山洞里拼命的铲,拼命的铲。

铲满四个桶就拎到船上去,把桶里的东西倒完,又过来装新的。

这样反反复复的。

他们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弄了多少的藤壶。

现在看着这堆成山的藤壶,怎么看也不像是三四百斤的量?

装卸师傅提议:“码头这边有地秤。你把藤壶装到麻袋里,一起放到地秤上称一下就知道了。”

江寒觉得这主意可以。

他和张海岱两个人和装卸师傅一起,把这些藤壶装在了蛇皮袋里。

又把蛇皮袋的货放到了地秤上。

看着不断往上跳的数字,所有人都傻眼了。

竟然有1115斤。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巅峰江湖路
巅峰江湖路
都说江湖是人情世故,可你见过真正的江湖吗?江湖是一盘棋,有人拼了命,想要跳出棋盘,有人终其一生都想做那个执棋的人。江湖也是金钱,名利,权势与女人。我将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我是怎样以身入局,从棋子,变成执
宜飞
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
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
关于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何岁岁!一个打算养老的宿主,没想到一次又一次被自家那个坑人的系统坑到了。何岁岁:“小三,你给我等着!”系统038:“呵呵~宿主,岁岁,你听我狡辩,不是你听我解释呀…”
果酱酱酱籽
府中人有背景?抱歉,我背后是公主
府中人有背景?抱歉,我背后是公主
从小我就看遍了府里女子的不易,可及笄后依旧被母亲亲手送进国公府做妾。既然不能反抗,那就接受现实,要做也要做人人艳羡的宠妾!府里有个成婚四年没有子嗣的主母,骄纵跋扈的老夫人族孙女,还有要被借腹生子的庶女
佚名
网游:成为山贼王的男人
网游:成为山贼王的男人
意外成为游戏内的新手村山贼领主,为了保住狗命,让自己不成为万人轮的BOSS,徐小山知道,该出手了。女主播:“你管这叫山贼?这游戏狗都不玩。”普通玩家:“这山贼颠覆了我对游戏的认知,亚美爹,别杀我。”职
爱吃牛顿
乱世边城一小兵
乱世边城一小兵
【征战,架空,种田,情感】乾国和草原王庭之间的冲突,是不能指望无休止的修建城墙来解决的。冲突不可调和,矛盾是个死结。身具两国血脉,夹缝中残喘为生的黑狗子觉得,一定会有某种方法,使得天下归一,两国融合。
李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