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2章 民企老板,小芹一见钟情
北京东四隆福寺,应该算是京城一处奇特的景观,这里解放后还保留了牌楼。寺,见过的人不多,说不上香火旺不旺。但老北京从小年儿就开始在这里置办年货,尤其周边保定,清河,天津卫的商品在这儿都能讨还到。像泥人张,蔚县剪纸,天津大麻花啥的,都可以在这里置办齐全。所以人气很旺。
说起来,曾经有一座闻名四九城的大隆福寺。如果隆福寺保留到现在,也有五百五十年历史了。清朝时香火依然旺盛,雍正、乾隆都为寺庙写过匾额,碑文。每逢农历一、二、九、十日这里都有庙会。据说光绪年间遭大火,大寺重修,庙会还办,但香火不再旺了。
隆福寺庙会广场上的东四人民市场,是1952 年建的,旁边有东四工人文化宫,明星电影院,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商圈儿。小芹和民企老板坐在丰年灌肠的店里,老板姓汪,名富贵,他很为自己的名号自豪,觉得这名字能给他带来运气。他第一眼看见小芹时,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这个女孩儿会是他 的天使。
小芹看了企业的剧本,觉得有些情节很生动,可以打动人。但总体文学性不强。她打电话说要去公司还剧本,汪老板却邀请她到了这里。如果不是汪老板介绍,小芹对这里的历史还真的知之甚少。她一直坐在老板对面仔细地听着,似乎比上课还专注。这时,她忽然翻开手中的《北京晚报》,找到了小说连载的位置,看了一眼作者的名字:汪富贵。再抬眼看看坐在对面吃着灌肠的老板,一时惊得瞪大了眼睛。
“汪总,这上面的小说是你写的?”小芹问道,语气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怀疑。
“你看了?怎么样?提点儿意见吧,你可是学中文的,这个你在行。我那其实都写的是自己的经历,算不算小说,我都不知道。”汪老板语气平和,脸上依然挂着谦和的笑容。
“你好棒啊,我一直都在看呐。”小芹被汪富贵的淳朴感动了。
她之前不会每天去买晚报,但为了看广告,她开始每天让哥哥带一份晚报给她,自从注意到这个小说连载,她就每天都期待着,里面的故事是发生在动乱年代的,她没经历过。吸引她的是作者用不加修饰的语言叙述故事,却难掩幽默的气质,这让她很佩服。现在坐在作者面前,他对自己的作品说的轻描淡写,更是让自己这个学中文的学生汗颜。
“您写得真好,很吸引人,我很佩服。”小芹说道,向汪老板投去敬慕的眼光。
“能让你这才女夸上两句,我太开心了。可我自己心里有数,哪有你说的那么好。”汪老板说着咯咯地笑了。
他指指小芹面前的灌肠,“你快吃啊,是不是不习惯吃蒜?”汪老板问道,显得很体贴,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
“啊,好的。我这就吃。我老家山东的,大葱大蒜是我的最爱。只是,这个我还是第一次吃呢。“说着,小芹端起了瓷碗,吃得很香。
她今天来这里见汪总,是知道这里离汪总的公司很近。她帮吕一鸣去中关村送《北大边缘人》,去过一些中关村的公司。她对汪总把地址选在市中心很感兴趣,好多公司都挂靠一家高科技公司,给自己披一件光鲜的外衣,汪总却抵制这样的做法。这个情节在他们的剧本里有所体现,但她还是不甚明了,于是问起汪总。
汪富贵,本来是想抽烟的。但看看对面的小芹,又克制住了。见小芹问他,微笑着说:”好多事我都是被推着走的。“
他顺手拿起桌上的晚报,“就说这连载吧,也不是我想出来的。开始我是想做通栏广告的。一个通栏三万,我的资金能撑多久?只能望洋兴叹。后来编辑跟我说,这块通栏之前的厂家不做了。我们可以在上面写点儿标语、口号之类的,倡导健康,然后画个方块儿在边上,写上地址、电话,费用每期五百。还取个名字:报花广告。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这就是他们编辑部自己创收了。你说,我这不是白捡的广告吗?我就把我之前写着玩儿的这些交给他,他就开始连载了。有点儿意思。”汪老板说着,边把小芹面前的茶碗斟满了。
小芹刚好吃完最后一片灌肠,面前的茶水就倒满了,她感觉很惬意。看看面前的男人,不是什么英俊潇洒之人,却生的精明,骨骼硬朗,神清气爽,目光中散发出智慧的光,不时还带一丝狡黠。她喜欢这样有头脑,身体力行的男人,难得的是他还很体贴。不过,他一定是有妇之夫,他的头发是染过的吗?小芹暗自琢磨着,一根白发都没有呢。
见小芹不吱声,只是盯着自己看,汪总又继续说道:“你刚刚说你老家是山东的,好啊,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人墨客也多。关键有你这位李清照的同乡,我在你面前只能算个小学生。不怕你笑话,我只有小学学历。”说着流露出羞怯之情,用手抚弄着眼睛。
小芹觉得他夸张了,写作文通字顺,感情真挚, 怎么可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呢?
“汪总,您显得很年轻,精神头儿很足,你府上是?”小芹问道。
“是吗?他们都嫉妒我,这染头的钱就省了不少。”汪总说着边捋着自己的头发。
“我老家是江西的,我们那里只出两种人。”
“哪两种人?”小芹急急地问。
“一种是土匪,一种是红军。”汪富贵说道。
小芹听了,笑得茶水都喷出 了口。
隆福寺的地界儿的确不错,和中国美术馆只隔了一条马路。从东四往南走就是王府井,中间有北京人艺的剧场,那可是北京人的精神家园。老舍先生的《茶馆》每一上演,场场爆满。往西多走几步,到沙滩站,还能看到北大红楼,据说从红楼开始,北大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校外的爱好者,可以免费进红楼听课。往东的胡同从东四头条到东四十条,十三条,好几条胡同里都有名人故居,马寅初先生的故居,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等等。
汪总开着他的126p送小芹回北大。到南门,小芹没急着下车。她调皮地对汪老板说道:“汪总,我觉得您的大号该改改。”
“吘,怎么改?”汪富贵看向小芹的眼睛闪着光。
“叫‘汪俊’怎么样?”小芹说完,就下了车。剩下汪富贵自己在车里发呆。再看时,小芹已经走进北大南门了。
鸿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