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五百九十五章 带上难民赶路
这两个女人不是仙游城里人,俩人住在仙游以东的文斌里,是一对儿妯娌。她们的丈夫先后参加官军,哥儿俩全都战死在了抗倭的战场上。
倭寇来了,家里的老人、孩子,全被倭寇残杀。只有妯娌俩侥幸活了下来,跟着仙游的难民,一起逃亡。跑到这里休息的时候,俩人想起悲惨的往事,悲伤难禁,这才痛哭失声。没想到惊动了路过的军爷。
看着妯娌俩满脸泪水,周围的百姓衣衫褴褛,形似乞丐。戚继光实在是没办法狠起心肠,就这么离开。
继光命令队伍,原地休息。又让伙夫支上锅,煮粥!倭寇侵扰城镇,百姓们遭到残害,一是倭寇残暴,二也是官府、军队没尽到责任。戚继光觉得自己对不住这些百姓。
打倭寇,是以后的事情,眼前得让这些老百姓喝上一碗粥,先活下去。
垒起简易灶台,架起行军锅,烧水煮粥。放进去点儿蔬菜,加上盐,又切点儿羊肉末一块儿煮。香气扑鼻的肉粥,就新鲜出炉了!别说难民了,就连身份崇高、养尊处优的谭纶,闻见都咽口水,也想盛一碗尝尝了。
百姓们排队一人领一碗肉粥,狼吞虎咽的吃下去,想喝第二碗,却没了!羊肉粥每人只能领一碗。饥肠辘辘的人,一顿吃多了反而会出事。
老百姓们喝上了肉粥,戚继光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士兵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
虽然还不到吃饭的时间,他仍然吩咐伙夫按刚才的样子,再熬几锅羊肉粥。官兵们每个人都盛了一碗。戚继光和谭纶俩人席地而坐,一人捧着个碗,喝刚熬好的羊肉粥。
谭纶赞不绝口。戚继光说,多亏福州孙知府给的那两千石粮食、一千斤羊肉,我们才能喝到如此美味的羊肉粥。
俩人正在愉快的聊天,那妯娌俩又找过来了。戚继光问她们是没吃饱,还想再吃点儿?女人们忽然跪下了,把戚继光吓一跳,“哎,你们干什么?快起来!”他过去一手一个,把两个女人拽了起来。
“不过是一碗粥而已,你们用不着这样。你们放心,过几天我就会率领军队打过来,帮你们收复家园。”
“戚元帅!”其中一个女人说,“求您收下我们吧!”
啊?戚继光和谭纶面面相觑。女人说,她们已经没有家,也没有亲人了。两个人的丈夫死在了抗倭战场上,家人和孩子也都死于倭寇的刀下。俩人无处可去。
戚继光是有名的抗倭将军,她们希望能够参加戚家军。军队总要做饭、洗衣、缝补的人,这些她们都会。参加戚家军,她们不白吃饭。到了和倭寇打仗的时候,请把她们派上战场和倭寇拼命,替亲人报仇!
“继光,我听说你的军队中有女兵营,不如就收下她们,把她们编进女兵营。也让她们有碗饭吃。她们是烈士家属,我们应该照顾呀。”
谭纶都帮助说话了,戚继光能不答应吗?
“二华兄如此说,继光敢不答应?朱珏,你带她们去见夫人。”
朱珏应了一声是,招呼上两个女人就要走,被那些难民看见了。难民们呼啦一下全过来了,吵吵嚷嚷,都要加入戚家军。
这些难民,男女老幼都有,却没一个是青壮年的,都是老弱妇孺。戚家军是军队,不是慈善机构收容所。戚继光为难了。谭纶也后悔自己多嘴。本来是好心,却惹来麻烦了。
赶他们走吧?不能这么干。收下吧?军队带着一群难民像什么样子?
“继光,都怪我。本来想帮帮烈士家属的,却出了这种事。你要是觉得麻烦,只管不理!咱这是军队,看谁敢造次?擅自冲撞军队者,武装驱离!”
谭纶眼一瞪,露出了杀伐决断的一面。戚继光却并不同意。老百姓愿意加入我们,那是信任我们戚家军,信任我戚继光。老百姓吃了这顿没下顿,又没地方去。人家找到我了,我若不管,我还算是国家的军人吗?
“二华兄,我想带上他们,一起去泉州。到泉州,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把这些人安置下来。百姓们没活路,我身为国家的军人,得帮他们找到一条生路呀。”
谭纶竖起大拇指,夸戚继光不愧是抗倭名将,老百姓口口相传,赞美不断地戚大帅!你不但打倭寇有手段,爱惜百姓,也是让人敬佩。我一定要上报朝廷,为你请功!
戚继光说,那倒不必。帮助有困难的群众,是我作为军人的本分。我穿上军装、每月领着军饷,就是为朝廷办事、为百姓排忧解难的。
戚继光越这么说,谭纶越是赞声不绝。继光告诉难民,你们跟我走,我给你们找地方安置。
他这一承诺,老百姓们可激动了。纷纷鞠躬作揖,口称感谢戚元帅的大恩大德!
队伍重新开拔,这几十号难民就走在了队伍后边。等到再一次休息的时候,戚继光偶然一看,好嘛,本来有五六十个难民,已经快速发展到了将近二百人!
戚继光一问,原来都是听说戚家军管饭,被迫离乡、衣食无着的群众都跟着来了。戚继光一看,得,愿意跟,就跟着吧。他让黄老七、陈东,派出一些人帮助维护秩序。
人多了,你们别乱。好好跟着,该走的时候走,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另外,真正是难民的可以加入。不是难民的,万一要是土匪、海盗、甚至倭寇,也让他们跟着?
难民队伍快速增加着。走了几十里,难民人数已经激增到了三千多人!比戚继光的军队人数都多。要是找这样的速度增加下去,那两千石粮食可是不够吃呀。喝稀粥都不够!要吃饭的人太多了。
戚继光干脆命令部队,沿途征粮。不是找老百姓,而是找官府。里有里长、县有县令。不管是哪一级行政单位、哪一级政府部门,来到你们的辖区了,你们就得提供粮食。
军队你们可以不管,难民每天两次,熬粥的米你们得出!
有戚继光、有谭纶,哪个地方官敢不答应?于是,难民人数继续增加着。
千重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