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木叶,家都没了

第106章 止水的遗产(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06章 止水的遗产

夜澜日夜赶路终于来到秘闻中的猫之一族,他从未来过这个地方,幸亏佐助以前和他提过一句不然真的有些不好找。

“你这可不像道歉的态度,你到这里做什么,宇智波夜澜。”

猫婆婆没有亲眼见过夜澜,但以猫之一族收集情报的能力,早就见过夜澜的照片,对于这个宇智波一族的后起之秀,猫婆婆倒是没有什么感情。

“我来拿我哥哥的东西。”

夜澜对于猫之一族没有什么好感,明明早就有止水留下的东西却一直没有联系自己,难免不让夜澜往坏处想。

“你从哪里知道”

猫婆婆吃惊,说完后就有些后悔这不就是变相的承认,接下来闭口不言,看了夜澜许久后才说道。

“把奈落叫来。”

吩咐完后猫婆婆才看向夜澜,看着夜澜还开着写轮眼后说道。

“不要对老身有这么大的敌意,宇智波和忍猫一族一直是很好的朋友。虽然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情报,可你来问了,我就将止水留下的那封信交给你。”

夜澜见猫婆婆的态度有些服软,便关上了写轮眼,沉默的靠在墙边一句话都不说,他来这里的目的达到了就行,对于这一族他不想过多沾染。

看夜澜的模样,猫婆婆也不再劝,等了一会,一只通体黑毛的忍猫从角落里蹑手蹑脚的走了过来。

奈落先是看了看猫婆婆,然后在她的示意下走到了夜澜的身旁开口说道。

“宇智波夜澜是吧,你哥哥的东西我可一直好好保管着,自己打开看看吧。”

夜澜此刻才看向这只忍猫,和其他的忍猫不同,这只猫不仅有着漆黑如墨的黑色毛发,还有着如琥珀色的瞳孔。

更让人惊奇的是它额头的几缕深红色毛发组成了一个十字形状,和夜澜的万花筒形状十分类似。

此刻这只叫奈落的忍猫一点也不害怕夜澜,弯下身子,示意它绑在背上的一个信桶。

夜澜收回好奇的目光,打开信桶,将里面的一封信抽了出来。

夜澜第一次感觉到有些紧张,深吸一口气将信纸打开。

长时间的保存,让信纸略微有些发黄,但没有丝毫的破损和褶皱,能看出保存这封信的猫的用心。

夜澜,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我已经不在了。我以为你的离开会让宇智波和村子的关系再次缓和起来,可是我发现真如你所说的一样。

家族的不满更加强烈,而村子也对家族产生了更大的警惕。在我无论如何都说服不了任何一方的时候,我决定动用万花筒写轮眼的能力,扭转家族对村子的看法。

如果你知道这件事了肯定又会说我天真,可是这种事情总是要人去做不是吗?

此次决定让我感到有些危险,当我将这个打算告诉三代目等人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他们对待我的态度有了变化。

不知道接下来会面对什么,思考下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你。

夜澜从小你就比我聪明,如果不是鼬我会感觉让我这个当哥哥的没有什么用处。鼬这个孩子和你一样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他的性格有些偏执,我怕以后他会钻什么牛角尖。

如果你们再见面的话还麻烦你多帮帮他,毕竟如果不是我的引导,他也不会变得这么痛苦。

最后,希望你永远不要看到这封信。

长兄,宇智波止水。

“笨蛋”

夜澜仰头,让一群忍猫看不到他的表情,猫婆婆也没有出奇的打扰,奈落则一直静静守在他的脚边,不时舔舔自己身上的毛发。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那么止水的尸身就不该由我们保管了,有时间将止水的遗体移会宇智波一族吧”

猫婆婆磕了磕烟杆说道。

“你说什么?”

水墨京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好一个情深似海
好一个情深似海
隐婚两年,一向带她不薄的丈夫突然跪在她的脚下求她离婚,说他的女下属怀了他的种,她说:“好,我成全你们就是。”简宁隐婚两年见过自己丈夫的次数五根手指头足以数过来,离婚那天在民政局,他是左手离婚证右手结婚
念念生花
不死杀帝
不死杀帝
自微末中崛起,于绝望中涅盘。少年身怀绝世妖鼎,炼雷霆圣体,修时空道法,镇群雄,屠邪魔,斩神灵,君临万域!
佚名
重生后,暗恋大佬成了粘人精
重生后,暗恋大佬成了粘人精
前世,她仰慕了竹马一辈子,结果,上辈子被竹马一家吃干抹净,甚至还被他们害得惨烈而死!再睁眼,她发现自己重生了。这一世,她发现自己和那个前世默默喜欢着她的男人牵手了?而且,感觉还不错,原来这个人上辈子就
佚名
大明:从奴仆到千古一帝
大明:从奴仆到千古一帝
朱英受到牵连,被打入教坊司,成为一名杂役!没想到真实身份竟然是朱元璋死去八年的皇长孙朱雄英!雄鹰衔玉,燕子难飞!日月山河,四海臣服!……你说朱允炆……什么建文帝……废长孙而已!你说朱棣……什么永乐大帝
借箭十万
娶了美女总裁后,我的人生开挂了
娶了美女总裁后,我的人生开挂了
距离婚礼日子还有十天,未婚妻在这个时候向我提出退婚!“你是个好人,可是我不想和你继续走下去了,他回来了,我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未婚妻这样跟我说,三年爱情长跑,终于要修成正果,我既期待又兴奋,可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