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后,娘娘她多福多子

第275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75章

皇帝心疼,两个孩子都已经长牙了。

偏偏徐令仪对两个孩子格外疼惜,每日都坚持亲自喂养他们。

徐令仪也在纠结犹豫中,她最近总觉得身体有些不适,两个孩子一起哺乳确实力不从心。

徐令仪最终点头,“好吧。”

她刚说完,一阵恶心袭来,徐令仪忍不住捂住嘴

“仪儿!”

皇帝连忙扶住她,“你怎么了?”

徐令仪娇弱倒在他怀里,脸色苍白,“臣妾有些想吐。”

“快叫太医。”

皇帝脑中闪现猜测,但随后又觉得不可能。

这段时日他确实要的很频繁,可也十分注意。

每一日他都主动喝下了避子汤,甚至还特地用了其他避孕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这么周全的防护,他不信徐令仪还会怀孕。

“恭喜陛下恭喜娘娘,娘娘怀上身孕了。”

“我怀孕了?”徐令仪也意外,她并未主动服下锦囊中的生子丹药,皇帝每日避孕也做的十分小心。

如果这都能怀上身孕,那应该就是那日主动跑到她身上的好孕体质在作祟了。

“是的,娘娘怀孕快两个月了。”

徐令仪微微有些不安。

看来这个道具效力真的极强,皇帝中毒本就不育,加上做好了防护。

这种情况下,她在差不多半年内又怀上孩子。

龙凤胎现在才九个月,徐令仪坐了两个月的月子后,皇帝才开始碰她。

太医说她怀孕快两个月了,也就是说皇帝只碰了她五个月,她就怀孕了。

按照好孕体质这个效力,还有皇帝强盛的欲望,徐令仪心中已经开始担心。

虽然生孩子有道具,她并未受什么罪,身材也很快恢复,可她并不想一直大着肚子一直生孩子。

若是日后太子他们大了,她还在生……徐令仪不敢想。

所以她心中惴惴。

幸好她记起锦囊中她还有绝育丸,绝育丸顾名思义,会使人不孕。

实在不行以后她可以自己吃。

想到这个,徐令仪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她并不喜欢这种不受控制的感觉。

明明她从前觉得锦囊中的所有道具都是在帮她的,这些似乎就是话本中说的金手指。

可偏偏不知是为什么,好孕体质这个道具却像是有些在坑她。

“太医,我腹中孩儿的胎像可还好?”

虽然是意料之外,但心中的隐患有了解决途径后,徐令仪便只剩下高兴了。

她本就极为喜欢孩子,原本是打算等皇儿们一岁多左右再怀孕的。

如今提前了一些也无事,就当是天意如此,她不可能打掉孩子,这是她和皇帝的孩儿,她舍不得。

她会好好将孩子生下来,做一个好母亲。

“娘娘放心,一切都好,腹中龙胎也格外稳固。”

太医走后,皇帝依然愣在那里一动不动,神色复杂,变了又变。

“陛下?”徐令仪忍不住开口喊他,这才让皇帝回神。

“仪儿,我们又有孩儿了?”

他头脑一片空白,又喜又忧。

喜的当然是孩子,皇帝十分喜爱孩子。

太子和公主实在可爱,皇帝对这一双儿女疼到了骨子里,恨不得时时刻刻捧在手心里呵护。

只要想到是他最爱的女子,十月怀胎为自己生下的宝贝,他面对一双儿女心中就无限的柔情。

若是徐令仪怀孕不会有危险,不会辛苦,皇帝恨不得孩子越多越好。

可他知道不行,他忧虑的当然是生产那一关。

他怕徐令仪出意外,上一次虽然十分顺利,很快就生出来了,可皇帝却不敢赌上天日日眷顾他。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农家妇女,我踹懒汉带女儿暴富
穿成农家妇女,我踹懒汉带女儿暴富
我穿成了一个农家妇女,原身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婆家人的意见开始大了。而原主从怀孕时就开始承受各种精神压力,生产时又难产,一口气没上来,人就没了。这一家子虽然都重男轻女,但我不会,因为我在现代想要孩子还求
佚名
逆天丹帝
逆天丹帝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武道至尊!比功法?我的小弟人手一本神级功法。比丹药?我的极品丹药拿来喂狗。天才?凡是遇到我的天才,全是被碾压的命!顺我者昌,逆我者死!
佚名
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
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
关于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赶海+钓鱼+日常+美食+宠物+种田+情感+逆袭+乡村+家长里短+轻松搞笑+发家致富)严初九上门去给太太帮了个忙,身体竟然发生了变异。从此钓鱼爆护,赶海爆桶,捕鱼满仓,寻
作家了了一生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关于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问:穿越成洪荒先天葫芦藤怎么办?答:别想那么多,先带娃吧!陆青阳穿越洪荒,成了先天葫芦藤,结果身上的七个葫芦,也化形成了葫芦娃!大娃整天背对众生,念叨“吾为天帝,当
爱吃秀米
想骗情?那就别怪我开虐了
想骗情?那就别怪我开虐了
曾经,她满心欢喜地以为,他望向她的目光里,藏着的是矢志不渝的深情。他温柔的话语、贴心的举动,让她在爱里沉醉,以为这就是一生的归宿。然而,背叛的真相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将她的幸福炸得粉碎。那些甜蜜的过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