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解锁帝王游戏,掌握九名奴隶

第213章 神权法典1(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13章 神权法典1

你获得2000张奖票。

提示一:奖票已发放到个人面板,可用于在帝国商城内购物,或者与他人进行交易。

提示二:生死竞猜的彩蛋奖励已触发。

你的支持人数超过二十万。

奖励一:临时装备辟邪玉佩已升级为正式装备,已进行灵魂绑定。装备评价升级至极品。

辟邪玉佩

来源:帝国专属出品

评价:极品

品质:蓝色

类型:永久装备

效果一:恶灵退散。使用后可抵消恶灵及诡异发起的攻击,包括索命能力。

效果二:灵玉示警。即将遭受致命威胁时,辟邪玉佩会发红变热,提醒你死亡将至。

效果三:生生不息。每个自然日恢复100点装备本源。目前本源剩余\/。

限制:恶灵退散及灵玉示警需要消耗蓝色装备本源。

说明:对抗恶灵的极品蓝色装备,非常珍贵。

简介:百邪不侵!

奖励二:当前支持人数超过二十万,解锁‘超级大明星’成就。每增加十名支持者,将为你提供一张额外的奖票(成为主角后可领取)。

共获得奖票

奖励三:当前支持人数超过二十万,解锁‘富甲天下’成就。每增加十名支持者,将为你提供100点白积分(成为主角后可领取)。

共获得白积分两千五百六十万(仅显示整数)。

陈玄看到辟邪玉佩属性后大为惊喜。

据他所知这是蓝星上第二件蓝色极品装备。

上一件还是百人赛天梯榜中,被一名超级幸运的大赢家开出来的。

辟邪玉佩是专业对抗恶灵的装备。

能极大提高在灭绝之夜中的存活率。

奖励二给出的奖品则过于丰厚,陈玄将所需物品都买空后还剩余一万多奖票。

索性去逛帝国商城,一件件逐个检查,看看有没有合用的东西。

当看到价值一百奖票的一阶神道结晶后随手买了几颗。

这东西对神道有所裨益,但受限于杂质太多不宜多吃。

可当陈玄查看其属性后,顿时心花怒放。

一阶神道结晶

来源:觉醒者陨落后,由帝国回收其神道本源的残骸,改造而成。

品质:绿色普通

用途:对神道的被动能力有小幅度增益。可使其觉醒程度增加05-00001(视宿主神道品质的高低而有所差距,高品质神道更难晋升)。

限制:杂质过多,使用十颗以上会降低宿主神道的发展潜力,得不偿失。

评价:比较高端的鸡肋物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重大提示:帝国检测到神道结晶与黑暗君王高度契合。

黑暗君王具有多重本源的特性。

能快速将杂质排出体外,只吸收纯粹的外来本源。可以大量使用神道结晶且无副作用。

陈玄明白神道被动能力觉醒艰难,机缘和实力缺一不可。

若能大量使用神道结晶,愤怒吞噬者能够得到大幅度强化。

那会强到何种程度?

他立刻将剩余的一万多张奖票兑换成一百多颗神道结晶。

使用大量神道结晶后黑暗君王果然能自动剔除杂质。

眉心十二品黑色莲花自动浮现。

大量本源杂质被体内神力蒸发,化为剧毒烟雾快速飘散。

可服用百余颗后收效甚微,还是用量不够!

一颗神道结晶才是一名觉醒者的本源残骸。

普通觉醒者用几颗也许效果很好。

但十二品黑暗君王品质太高,一百多人的本源完全不够用,最少需要几万才能前进一步。

原本花不完的奖票现在看来却是太少了!

陆贰拾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
佚名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多女,轻松爆笑无厘头,沙雕,)李叶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开了个养老院。有天李叶捡到个女婴,于是将女婴收养。七年后,女儿独自外出寻仙问道…可谁知,这竟是西游世界。女儿混入了取经队伍,然后一路剧透。一众西游
六大爷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关于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刚穿越成扶苏的老师,就发现这货居然读书读傻了!还想学儒家治国?这大秦迟早要完!为了大秦的未来,我决定给扶苏来一套“儒学”震撼教育!“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揍人要狠!
卷毛泰迪熊
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
【团宠,马甲,双洁,异能,女强】【清冷禁欲太子爷x疯批钓系小妖精】洛云嫣,金字塔尖洛家那唯一的姑娘。可她4岁被拐,家人对她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对于时隔十五年回家认亲,她也只不过是当作完成任务
倒霉啊倒霉
乡村姑爷逆袭路
乡村姑爷逆袭路
为救父亲,吴凡不得不做了城里的上门女婿。只是城里人看不起他,家里人除了小姨妹外都百般为难他,特别是妻子,居然不顾他的感受和尊严,和别的男人有着不太正常的关系。一怒之下,吴凡直接回到农村,立志振兴农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