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

第184章 退兵(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84章 退兵

“传令,退兵!”多铎没有任何犹豫。

传令官微微一怔,随后用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了出去:“鸣金收兵!鸣金收兵!”

“嗯?”豪格也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一脸诧异的看向多铎,“十王叔为何退兵?就算攻城遇阻,也不该草草收兵影响士气。更何况,我军在城下射杀不少敌人,并未显露颓势。”

“如果此时退兵,这些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器械将拱手送给明军!”

多铎这位用兵高手本不想和豪格解释,豪格的成长对他没什么好处。

但八旗除了皇位之争外,内部矛盾并不是很多。

考虑到他们早晚有一天会南下入关定鼎中原,届时缺兵缺将,豪格成长起来对八旗也不是什么坏事。

想明白这些事,多铎反问道:“豪格,知道我为什么攻打南城吗?”

豪格皱着眉想了想:“南城地势开阔?”

“非也!”多铎伸出右手食指指向天上的太阳:“现在是五月下旬(农历),宣府一带虽不炎热,但我军身穿多层甲胄,久战之下极易中暑。”

“所以背对太阳作战才是上策!”

“再者,今日一战只是试探,虽然损兵折将,但已经试探出阎应元守城之策,明天才是真正的攻城战!”

“攻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是攻打坚城。谁藏得后手越多,谁的胜算就越大!”

“这多谢十王叔教诲!”豪格瞪大了眼睛,心里对多铎这位战场高手产生了一丝敬佩。

得到撤退消息的八旗兵没有一窝蜂似的转身就跑,而是互相掩护,分批撤退。

最先转身逃跑的是攻城队伍,他们此时正在城墙下接受明军的滚木礌石洗礼。

听到消息后,这些八旗兵在慌乱之中搀扶伤兵,用尽力气扛起重伤甚至死亡的战友,快速穿过浮桥,退向大本营。

历史上的八旗在入关前和入关初期有两个规矩。

第一个规矩是,战场上如果旗人战死,他手下的包衣活着回来了也得被杀。因为包衣是旗人的奴隶,主子死了他也得死。这就导致打仗时候只要旗人向前冲,他们手下的包衣会毫不犹豫的冲在最前面。

这也是八旗兵看起来很勇猛的原因。

第二个规矩是,如果旗人战友战死,谁能把他的尸体带回来,他可以得到那名旗人一半的家产。

攻城队伍撤退的同时,在护城河对岸负责掩护的八旗兵则边退边放箭。

等城墙下没有八旗兵后,远处的汉八旗炮兵开炮轰击城墙,压制明军。炮弹砸在城墙上,发出轰隆响声,震得明军抬不起头来。

眨眼间,八旗兵跑到七八十步外。

除了城头的火炮和鲁密铳,其他武器都无能为力。

看着渐渐远去的八旗兵,阎应元放下手中的长弓,叹了口气。

都说八旗兵难缠,今日一见,果然不简单。

此番守城,真正给建奴造成伤亡的只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方冲锋时,第二阶段是对方通过云梯攻城时。

其他时间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很多。

“各部清点损失,汇报杀敌情况。”阎应元坐在城墙边上,吩咐道。

很快,伤亡情况汇总上来。

城墙台阶附近有专门负责统计伤亡的账房先生,每抬下去一个人,他们就会记录下来。

而城墙垛口附近也有负责记录杀敌情况的士兵,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也大差不差。

“此战我军战死者一百一十七人,重伤一百九十三人,轻伤二百零六人。”

文盲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张小曼洛尘
张小曼洛尘
【2019最火爆新书】“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
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
关于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一块曾经让江湖暗流涌动的玉符,竟出现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少年王若机缘巧合下得到它,命运的齿轮从此转动起来。且看他如何走出山村,踏入修仙之途,在血雨腥风、弱肉强食的修仙界收获友谊与爱情,成就自己的传奇人生。人生第一部小说,希望大家能喜欢,谢谢!
寸草心1981
御兽飞升
御兽飞升
灵兽、妖兽、珍兽、仙兽、太古遗种、气运真龙、剑之魂魄、尸傀蛊虫、机关奇物、术法元灵,万法万道,皆可御之。 故事,从三流修仙宗门御兽宗开始…… …… 诸道苦弱,御兽飞升!
轻泉流响
神秘复苏之卖货郎
神秘复苏之卖货郎
五浊恶世,地狱已空。厉鬼复苏,人间如狱。风生水起,袋里乾坤。血湖之下,安有人哉?“嘘,别说话,风铃声响了。”
二十八宿皆回眸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古穿今+饥荒+囤货+基建+种田+疯狂购物】 【女主版】 中元节祭祖,没引来父母魂魄,却引来了一个古人,以金银换取粮食。 宋茯苓只当是场梦,不想第二日古人再次出现求取物资。 宋茯苓不厌其烦,却见对方奉上家当。 很好,懂得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宋茯苓抽取部分佣金,权当一个搬运工,养活别人也养活自己。 然而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要想养活一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此宋茯苓开启古代基建模式。
莲香箬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