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书生捡了娇妻后,他出息了

第63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37章

进了书院后,所有的生员都是按照院试的成绩来分班的。

新生与老生混合,一起在一个班上上课。

作为三试第一的赵策,自然是甲班的学生,里面一共也就二三十人。

邱书白则被分到了乙班。

赵策进课室的之后,便感觉到有一道目光追随着自己。

他转头看去,便看到一副熟悉的面孔。

正是先前要和自己在府试一分高下的伦公子。

伦公子见到赵策看过来,他不知道怎么的,突然站了起来。

“你……这个位置没人,你可以坐这里。”

指了指他前面的位置,伦公子有些急促的说着。

课室里的人,都把眼光转向二人。

有些不知道两人曾经有交集的,都在小声问着两人的关系。

赵策看了一眼,正想开口问一下座位是不是能够随便坐的。

伦公子又赶紧说:“空的位置都是随便坐的。”

“教瑜快来了,你得赶紧来坐好,不然要受责罚的。”

高文书院是府学,教瑜自然全都是举人出身的。

还有一些秀才会在文庙的另一边,教通过了府试的本府城人士。

赵策耳边似乎也听到了脚步声,他直接迈腿,朝着伦公子那边走去。

“多谢了。”

赵策坐下后,对着伦公子点头道谢。

伦公子有些不高兴的“啧”了一声。

“思考了这么久,本公子还会害你不成?”

赵策笑了笑:“怎么会?伦公子为人,自是能信得过的。”

“我只是怕会有人占了这个座位。”

伦明义听到赵策的话,心中喜滋滋的轻轻“哼”了一声。

两人也来不及再说话,上课的教瑜已经踏进了课室。

赵策赶紧转头,把自己的文房四宝摆了出来。

一旁的伦明义已经摆好了上课需要的东西,他偷偷转头看了一眼赵策。

府试时自己成绩不敌赵策,原以为院试可以掰回一城。

却不想赵策院试依旧是第一,自己也退到了第五。

伦明义现在,是彻底服气了。

不过服气了也不代表他不再把赵策当成自己的对手了。

自己旁边的座位,他可是留了几天。

终于等到了赵策过来。

伦明义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赵策。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自己现在和赵策坐的这么近,他有大把的时间去研究赵策这个人。

这样在接下来的乡试,说不定他们还能再竞争一番!

乡试的头名太难了,但是能把赵策比下去就行了!

教瑜点了名后,直接说道:“今日又有新的生员入学,赵策可在?”

赵策站起来,说道:“学生在。”

这教瑜点点头,说:“今日你第一天上学,便点你随便背一段课文。”

这是为了让教室的人熟悉一下赵策,赵策也没有任何异议,流利的背完了这教瑜要求的内容。

教瑜满意的点了点头,让赵策坐下,随后开始讲课。

课室里的生员们,年纪不一。

有像伦明义一般,才14岁的神童,也有四五十岁,鬓发都半白的男人。

但是无论年纪大小,个个都在埋头苦读,没有一个开小差的。

讲完课后,教瑜又提出问题,让每个学生作一个简单的辩论。

辩论不要求作八比,每个学生讲的时候,教瑜便在上面一边听一边记着。

赵策对这种上课形式也很是好奇。

先前参加童试的时候,因为他们学习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李秀才基本用的是最直白的填鸭式教育。

如今府学的教瑜,倒是更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性。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那个曾是社会顶流的大佬,一朝穿越重生,回到了青涩的高中岁月,借住在阿姨家。想当年,他手段狠辣,结局却凄凉无比;而今,他决定洗心革面,带着一众兄弟转型成为合法的商业大亨。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明
佚名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关于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叶家三代叶正刚惨遭奸计,与同为顶尖家族许家的掌上明珠许晓情一夜荒唐,后听信挚友蛊惑,逃避责任,远走渤海市,间接导致许晓情身死,一尸两命!为此叶、许两家从世交变世仇!
犇跑的小幸运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人尽皆知,姜栖晚爱了沈洛俞多年,一向乖巧的她为他纹身、为他离经叛道、为他寄人篱下。直到落水后,他救起她的死对头离开,将狼狈不堪的她丢下,她彻底死心。后来居上的男人却将她护在怀里,轻笑提醒:“姜小姐,要
云棠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我作为禁忌宗弟子,由于悟性太高,直接习得一身的禁忌大招。可不料,有一天误入宗门禁地,被长老赶出宗门。幸好我闭关已久的师尊及时出关,“乖徒儿,你将一千禁忌绝学都学会了?”“是的,师尊。”于是师尊直接为我
佚名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在深宅冷巷中被弃养的庶女,命运的齿轮在被掳入匪窝那一刻开始转动。为求一线生机,她巧言令色,成功俘获山寨二当家的心,成为备受宠爱的压寨夫人,却又在心底暗自谋划着逃离的时机。朝廷的剿匪行动如及时雨,让她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