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书生捡了娇妻后,他出息了

第104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047章

说完,带着银子和人,款款离去。

张鹤龄:“”

张延龄:“”

在朱家母子俩回去不久后,赵策又收到了一笔两万两的银子。

赵策看着手中的银票,好笑的自言自语道:“这么一来,朱公子的投资,就追加到了一间铺子和四万两了。”

“和他合作做生意,虽说他什么都不管,但不得不说出手确实是大方的。”

这铺子的位置很好,里面也是宽敞的不得了。

赵策订做的店里的用具,都是用的好木头做成的。

用的好木头,自然是价格不菲。

毕竟这奶油蛋糕这种东西,就算是在后世,也不会有多便宜。

至于厨具,也是专门订购而成,这上面就花费了不少的银子。

四万两银子不一定要全部花完,剩下的会充入店里当原始资金。

赵策那天和朱公子在新房子里逛了一圈,他还发现他那偌大的新家,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冰窖。

不过这冰窖能不能从春天坚持到冬天,就不得而知了。

店铺在轰轰烈烈的准备开业,新的府邸也派了人去打扫。

等到元宵过后,他们就会正式搬进新屋去。

在赵策忙碌的时候,朝中反对开海的奏折,也越来越多。

保守派们几乎倾巢而出。

就连国子监的学生中,张文春又动员了大家好几回。

圣上却头一次,对此事坚定的不得了。

每日雪花般的折子递上去,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全部留中不发。

事情闹得越大,观望的人也就越多。

在大家都在观望的时候,有一个人却遇到了麻烦。

“钱百户,那折子,确实是这般说的。”

一个相熟的宦官,小声的对钱宁说着。

“弹劾的正是永西伯贿赂你的事情。”

“上面说,永西伯初到京城时,为了在京城站稳脚跟,居然与锦衣卫同流合污。”

“为了与你攀上关系,更不惜用高价买了你的旧宅子。”

“还说永西伯原本出身农家,本该是清流读书人。”

“却不顾自身的脸面,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

“然后又说了钱百户你身为锦衣卫,与朝廷勋戚勾搭在一起,必定也是另有所图。”

这宦官说着,都不好意思把奏折的内容全部说出来。

那些御史写的弹劾奏折,基本都是又长又臭。

一件小事,能被他们无限放大,然后极尽贬低。

赵策本身出身农家,又是一个成绩不错的读书人。

日后做了官,必会是清流一派的。

众所周知,从明初开始,文官与锦衣卫之间,那是绝对的不对付。

文官爱惜名声,而锦衣卫则是朝廷的鹰犬,更是制造了不少的大案,让这群文官又恨又怕。

以至于到现在,但凡一个文官和他们沾上关系,都会被同僚们鄙薄一番。

甚至嘲讽他们与朝廷的走狗同流合污。

所以即便是作为清流部首的刘大夏,他家的管家,当日见到宅子是属于锦衣卫的,连大门都不想进。

如今在一堆抗议开海的奏折中,夹着这么一份奏折,动机是相当的耐人寻味。

不过动机如何,钱宁管不着。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这次真的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太子爷那边一直没见自己,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锦衣卫这边的人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大家见到他,都是有调笑和嘲讽之语。

这么一来,该不会自己这个锦衣卫百户的职位,都保不住吧?

钱宁此时,真的悔的肠子都青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那个曾是社会顶流的大佬,一朝穿越重生,回到了青涩的高中岁月,借住在阿姨家。想当年,他手段狠辣,结局却凄凉无比;而今,他决定洗心革面,带着一众兄弟转型成为合法的商业大亨。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明
佚名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关于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叶家三代叶正刚惨遭奸计,与同为顶尖家族许家的掌上明珠许晓情一夜荒唐,后听信挚友蛊惑,逃避责任,远走渤海市,间接导致许晓情身死,一尸两命!为此叶、许两家从世交变世仇!
犇跑的小幸运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人尽皆知,姜栖晚爱了沈洛俞多年,一向乖巧的她为他纹身、为他离经叛道、为他寄人篱下。直到落水后,他救起她的死对头离开,将狼狈不堪的她丢下,她彻底死心。后来居上的男人却将她护在怀里,轻笑提醒:“姜小姐,要
云棠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我作为禁忌宗弟子,由于悟性太高,直接习得一身的禁忌大招。可不料,有一天误入宗门禁地,被长老赶出宗门。幸好我闭关已久的师尊及时出关,“乖徒儿,你将一千禁忌绝学都学会了?”“是的,师尊。”于是师尊直接为我
佚名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在深宅冷巷中被弃养的庶女,命运的齿轮在被掳入匪窝那一刻开始转动。为求一线生机,她巧言令色,成功俘获山寨二当家的心,成为备受宠爱的压寨夫人,却又在心底暗自谋划着逃离的时机。朝廷的剿匪行动如及时雨,让她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