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书生捡了娇妻后,他出息了

第1381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81章

张皇后有些狐疑的看着他。

弘治皇帝吩咐道:“传朕口谕。”

“日后詹士府私库支出,一个月一千两以上,都需上报。”

吩咐完后,便有人带着皇帝的口谕到了詹士府去。

超过一千两的支出,都得上报给自己。

要是太子支出的多了,那他这个做皇帝的同样能不批准。

反正他是皇帝。

就算是小金库又怎么样?

想管还有他管不了的?

安排妥当后,弘治皇帝也不继续歇着了。

直接带上太子送来的杯子,回去继续工作。

顺便让那些老大臣们也开开眼。

“我儿还是有孝心的。”

“得了新鲜的东西,第一时间便想到了朕与他的母后。”

弘治皇帝满意的背着手,喜滋滋的离开了坤宁宫。

过了几天。

玻璃工坊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那就是平板玻璃,被制作了出来。

平板玻璃能制作出来,再加上锡和水银,便可以制作出来水银镜子。

这东西可比玻璃杯还珍贵多了。

不过水银有毒,刚制作好的镜子,赵策也暂时不让送过来。

而是放在工坊里等毒性都挥发干净再做打算。

准备殿试、闲暇时候又思索一下玻璃制品。

就这样,时间便到了三月十四日晚。

明日便是殿试的日子了。

赵策在今天,也不继续刷题了。

而是放下笔,让自己最近一直负载过重的大脑好好的歇一天。

次日。

三月十五日,庚子。

弘治皇帝御奉天殿策会试中式举人三百三人。

命三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与九卿、翰林院侍读学士等充殿试读卷官。

弘治皇帝提笔,写下了本次殿试的题目。

会试主考官张元祯与杨廷和侍立一旁,等待监考。

张元祯得知成绩后,本来还有些后悔。

毕竟他一时眼拙,高高的取中了赵策这个魁首。

让他遭受了天下读书人的质疑与议论。

但幸好,这次的风波并没有酿成什么大祸。

等事情平息后,他又觉得有些庆幸了。

这赵策已经连中四元,看来他命该如此,这会元也是跑不掉的

就看他今日殿试的文章做的如何了。

只要作的不算太差,届时无论如何,他都得把他的文章放到第一等去!

张元祯打定主意,那边的弘治皇帝已经写好了此次殿试的题目。

两人得到题目后,便出现在了众贡士面前。

此时。

诸贡士已经搜身完毕,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到了奉天殿的西角门行大礼。

行完礼后,就按着考卷上的考号,在奉天殿前的座位坐好,等待考题。

赵策端正的坐着,神情肃穆。

最后一场了

考个好成绩,好回家热闹热闹去!

不过,与想象中的殿试不同的是。

这殿试并不是皇帝在上面坐着,看着你站着写。

毕竟三千字的文章,才情再好,也得写足足一天。

还要站着写一天,估计没几个人受得住。

等两位主考出现时。

在场的三百三人,同时站起来,一边行礼,一边注视着他们手中的题目。

等到行完礼后,这些科举精英中的精英,大部分都已经把此次殿试的题目看完,心中也有了大概的想法。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

前不久陛下态度强硬的说要施行新政,朝中大员个个都是知道的。

因此,他们这些贡生们,便几乎都是往这方面去练习的文章。

然而此次的科考题,却并不是大家猜测的什么土地或者财税的内容。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那个曾是社会顶流的大佬,一朝穿越重生,回到了青涩的高中岁月,借住在阿姨家。想当年,他手段狠辣,结局却凄凉无比;而今,他决定洗心革面,带着一众兄弟转型成为合法的商业大亨。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明
佚名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关于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叶家三代叶正刚惨遭奸计,与同为顶尖家族许家的掌上明珠许晓情一夜荒唐,后听信挚友蛊惑,逃避责任,远走渤海市,间接导致许晓情身死,一尸两命!为此叶、许两家从世交变世仇!
犇跑的小幸运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人尽皆知,姜栖晚爱了沈洛俞多年,一向乖巧的她为他纹身、为他离经叛道、为他寄人篱下。直到落水后,他救起她的死对头离开,将狼狈不堪的她丢下,她彻底死心。后来居上的男人却将她护在怀里,轻笑提醒:“姜小姐,要
云棠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我作为禁忌宗弟子,由于悟性太高,直接习得一身的禁忌大招。可不料,有一天误入宗门禁地,被长老赶出宗门。幸好我闭关已久的师尊及时出关,“乖徒儿,你将一千禁忌绝学都学会了?”“是的,师尊。”于是师尊直接为我
佚名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在深宅冷巷中被弃养的庶女,命运的齿轮在被掳入匪窝那一刻开始转动。为求一线生机,她巧言令色,成功俘获山寨二当家的心,成为备受宠爱的压寨夫人,却又在心底暗自谋划着逃离的时机。朝廷的剿匪行动如及时雨,让她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