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古代?先断亲!再和离!搞大钱

第1章 我怎么在上吊?(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章 我怎么在上吊?

“不好了,出人命了!张贵财的儿媳上吊了!”

老槐村的宁静被这声惊慌的喊声打破,村头村尾纳凉的男女老少皆神色大变,阵阵议论声随之响起。

不一会,张家矮矮的篱笆墙外就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张家院子里。

“这个短命鬼,赔钱货,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娶了这么个丧门星进门,真真是白瞎了我三十两银子…”

此时,一刻薄老妇正叉着腰指着东厢房大骂,她身材矮胖,颧骨很高,一双吊梢眼凶神恶煞,一看就很不好惹。

“婆婆,你先别骂了,赶紧去地里叫老大回来,再去通知元君瑶的娘家,她才过门一个月,足足花了三十两,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宋春兰一听也是,抬手抹了两把脸便准备往外走。

围观的人里有人说道;“有人去喊来富了,也有人去元家村通知了。”

宋春兰一听这才作罢,在院门口站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与众人哭诉。

“我真不知道是造了什么孽哟,我对元君瑶真是不差,她嫁进来不到一个月,我给她置办了两身衣服,还给她买了银手镯和银耳环,谁知道她怎么好端端的想不开。

我家来富多老实的人呐,虽说没什么大出息,可踏实肯干,日子是绝对不差的呀!”

张家的二儿媳殷三娘叹息一声,抬手佯装拭泪,可实则低眸时眼底满是算计,语气却无奈的很。

“我们都知她嫁给来富前早就心有所属,要不是那男人死了,她也不会嫁给老大。

可既已经成婚,也该好好过日子啊,老大那可是顶老实勤快的啊!”

这外面的人自然是听风就是雨,不过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彼此间或多或少是了解的,所以说什么的都有。

元君瑶在议论纷纷中猛的恢复意识,但是醒过来后只觉得脖子勒得慌,且呼吸十分困难。

挣扎了一下后身子居然晃悠了起来,似乎整个人都落不到实处。

她贪婪的吸取着新鲜空气,可由于缺氧,昏沉沉的脑袋还是难以清醒,窒息的感觉朝她一阵阵袭来,让她无法彻底恢复意识。

与此同时,还有一股陌生的记忆涌入脑海,让她头疼欲裂。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西厢房屋檐下,四个孩子坐在靠墙的石凳上望着对面的东厢房,透过窗户能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上吊的身影。

这四个孩子都是张老二的,张老二先后娶了三个媳妇,头一个媳妇生了一儿一女后自杀了。

第二个媳妇是妓子,生个女儿张老二就不要人家了,如今殷三娘是第三个,还是个寡妇。

张老大二十五才娶妻也是有这一层原因,谁家好姑娘愿意嫁这家?

不然也不会愿意花三十两,这确实是太多了,可老大还没娶妻,老二倒先娶了,实在是这太不像话。

最小的张招娣忽然说道:“哥哥,我看见大伯娘动了一下。”

张虎拧眉凶狠地吼道:“别乱说,奶奶说她死了,死人怎么会动。”

元君瑶渐渐清醒,屋外杂乱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她也听不清那些人在说什么,只觉得十分聒噪。

费力的挣扎着身子,勉强睁开了眼睛,这才搞清楚自己的状况,顿时破口大骂了起来。

卧槽!我怎么在上吊?

她满心惊骇,因为她张嘴叫不出来,只能发出呃呃的声音。

她挣扎着,想抓勒着自己脖子的绳子,但是勒的太紧了,身体也不受控制地晃悠了起来,窒息感更甚。

她绝望了,心头弥漫着恐惧。

可偏偏这时她的意识还越来越清楚,仿佛怎么勒都勒不死似的,难受的紧。

西瓜味的气泡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蝴蝶轻颤时
蝴蝶轻颤时
重回十八岁,云商毅然决然更改高考志愿,不再做裴鸣身后的小尾巴。于是圈子里的人都在传,裴老太太带回来的这位童养媳放弃了众星捧月的裴鸣,选择了那位玩世不恭的混不吝大少爷,裴宴。裴宴这人打小难驯,骨子里透着
汀献
卖妻求荣?踹渣男嫁新帝荣宠后宫
卖妻求荣?踹渣男嫁新帝荣宠后宫
关于卖妻求荣?踹渣男嫁新帝荣宠后宫:渣男丈夫卖妻求荣,贪权亲爹虚伪薄情与威远侯成婚的第二年,谢玖爬上了新帝的床榻满京城谁人不知,威远侯头上那是绿的发光,可即便头顶青青草原,威远侯也只能忍气吞声陪笑脸软
画堂绣阁
重生后要奋斗?我转头抱紧富婆大腿
重生后要奋斗?我转头抱紧富婆大腿
前世直到死前,我都孤身一人,重生回到十几年前,抛去世俗因果,我开始大胆追爱。心中藏了数十年的情话终于说出口,我刚要抱紧富婆阿姨的大腿。同学笑我癞蛤蟆吃天鹅?我轻松预言未来全球股市动向,穷小子逆袭成为金
佚名
真实骑砍游戏
真实骑砍游戏
遥远的奇幻侧晶壁系崩碎,无数的碎片砸落在了曾经繁华富饶的蓝星世界,并取代了夜晚。到了夜晚,死灵怪物横行,灰雾弥漫,黑暗中的人们只能点燃篝火来自保。科技侧的规则失效,只有找到灵界印记,成为灵界领主,才能
济府老赵
大明第一墙头草
大明第一墙头草
正接受精神病治疗的白榆睁开眼后,发现自己人在嘉靖三十九年。虽然家在京城,父亲也端着锦衣卫军户的铁饭碗,可一年吃不上一顿肉!对贫困忍无可忍的白瑜,决定下场考科举!只是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大明朝堂最大的墙
随轻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