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遍七零

第 91 章 联手忽悠(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 91 章 联手忽悠

姜澄简单的激将法,奏效了。

约翰打断姜澄的话,一口答应下来。

姜澄见好就收,彩虹屁立刻跟上。

“我就说吗约翰先生这么有实力的人,即使没有赌约,也不会在乎这一倍的消费。”

姜澄叽里咕噜的说着,一直在旁边近距离观察的冷领导,看的津津有味。

一位工作人靠近,悄悄地问:“您能听懂吗?”

“不能!”

冷领导说的理直气又壮。

“不能您跟着笑什么?”

冷领导瞥了一眼旁边的工作人员,恨铁不成钢的道:“虽然不能听懂,但看表情,肢体手势,总能猜到几分。”

“我觉得,这几个人被姜同志激将了一回,那一脸你不能说我不行的表情,我想看不明白都不行。”

冷领导越看越高兴。

这个小姜同志是个人才。

他坚决不承认是喜欢姜澄的大忽悠,尤其是对外国人的忽悠。

姜澄还不知道冷领导对她的评价,此时她正在接收别人追加的赌注。

全部收完后,姜澄对着几位外国友人道:“我要和上级汇报一下,稍等我片刻。”

姜澄转身到了冷领导身前。

冷领导一张狐狸笑脸,姜澄一副最朴实诚恳的模样。

姜澄:“冷领导,我和他们打了赌……我想着要是我们的救援来的晚,咱就找几个人假扮一下,反正前面有几千人,不用白不用。”

总之一句话,这份赌约她赢定了。

冷领导狐狸笑脸扩大,看着姜澄的眼神更欣赏了。

小狐狸,不错不错!

原本笑着的冷领导一张脸骤冷,嗓门很大的喊了一句。

“什么!”

“我不同意!”

姜澄立即领会冷领导的意思。

她害怕的看了一眼老外队伍,眼神立即收回来,一副心虚的模样被外国人看的一清二楚。

接着,自觉胜利在握的外国人就看见姜澄拉着冷领导说了很多话。

冷领导从不愿意到勉强接受,最后略有着急的表情。

实际上。

姜澄:冷领导,下次您好歹给我点信号。

冷领导:我看你反应的挺快,继续保持。

姜澄:还是您领导的好。

冷领导:说的有道理!

姜澄:“……”

她这是遇见“自我谦虚”的对手了?

高冷的冷领导,心里狂笑:小样儿,老子吹牛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呢!

几分钟后,姜澄一脸尴尬的样子回到了外国人的队伍中。

紧接着……她被安慰了。

当然是带有炫耀性质的安慰。

不过姜澄一脸质朴无华,装作看不懂对方炫耀的本质,满脸感动的感谢着几名外国友人。

被感动的姜澄拿出口袋里的几朵头花和出门前沈奶奶用碎布头缝制的小钱包。

“我知道这些东西微不足道,但这是我奶奶亲手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是我奶奶对我的一腔爱意。”

姜澄的语言极具感染力,三言两语下描述了一位慈祥老太太,为了孙女出门准备行囊,点灯熬油,一针一线的缝制着她认为最好的东西。

“送给你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友好,你们是我见过最真诚的外国人!”

姜澄说完,几名外国人甚是心虚了一下下,不过他们都开心的接过姜澄手里的东西。

“这个很漂亮!很有人文的气息。”

“是一种朴实的感觉,很有故事感。”

……

姜澄听着他们的夸赞,眼睛咪咪笑。

可不有故事感吗!

这样的故事,她闭着眼能编一百个,不带重复的!

七初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你出轨寡嫂?我转身改嫁权臣
你出轨寡嫂?我转身改嫁权臣
沈知秋成亲之后才发现,自己跳进了火坑。当初跟自己的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婿跟白莲花寡嫂暧昧不清。大伯哥留下的唯一血脉,其实是自己夫君的亲儿子。还有口蜜腹剑的婆婆,好色昏聩的公公。一团乱麻之中,原本战死沙场的
小耳朵长
说我没规矩?我给家人立古人家规!
说我没规矩?我给家人立古人家规!
我是出身百年世家的嫡长女,琴棋书画,端方贤淑,心机手段,样样精通。谁知第二天睡醒,一睁眼,发现我穿成了遗失在外多年的真千金。可家里的下人都敢对我轻怠,假妹妹自诩高贵,号称名校毕业,才学过人,可琴棋书画
佚名
重生后,我在末世过的风生水起
重生后,我在末世过的风生水起
上辈子,她被豪门父母找回,满心期待着能在这个家获得温暖,享受父母的疼爱。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父母的偏爱都给了假千金。她本打算大学毕业后就离开这个让她心寒的H市,却没想到末世突然降临。在末世的艰难求
佚名
军婚三年未见,离婚他急红眼
军婚三年未见,离婚他急红眼
军官老公三年不归?她,现代女青年,穿成了年代文的炮灰军嫂。孤独终老?那不能够!她果断的去首都找结婚三年的男人!某日,婚没离成的她拿着军官老公给的钱去百货商场大买特买一番,跟着他来到家属院,大家都惊呆了
佚名
把我当赌约?姐让你跪地求饶
把我当赌约?姐让你跪地求饶
她怀揣着对他的暗恋,在青春的岁月里默默走过了八个春秋。这八年,她的目光总是追随着他,却只能在无人的角落,看着他与不同的人暧昧,看着他身边的女伴频繁更迭,酸涩与落寞填满心间,可她依旧心存期待。有一天,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