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第209章只需换个姿势下跪,这就是士绅(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09章只需换个姿势下跪,这就是士绅

按道理讲,浙江地界根本就不应碰上雪灾。

江南水乡,就算冷点,凭它的地理位置,也不该雪花纷飞。

但朱允熥明白,这全是因为大明朝不巧赶上了全球气候的大变动期。

之后,啥灾祸都会排队一个个来。

一点点加重这个国家的担子,直到彻底压趴。

这时候,蒋瓛压低声音汇报道:“浙江都指挥使已调派杭州守军去宁波对付倭寇,同时叮嘱各地严密防范民变,速镇民变。”

“一群废物,救灾办不好,现在还想对我大明子民动刀?”

朱元璋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随后手一挥,“去,把官员都召进宫来。”

蒋瓛领了命令退出了大殿。

朱元璋还是一肚子火,气得不轻。

朱标见状,滑着轮椅过来,想给朱元璋倒杯茶压压火。

朱允熥反应过来,连忙接过了这活儿,替朱元璋斟了杯茶。

“爷爷,您先喝口茶消消气。”

朱元璋哼了一声,端起茶杯一仰脖喝了下去。

朱标正色说:“浙江这雪灾,地方官也是头一遭遇到,谁能料到直隶那边风平浪静,反倒是浙江遭了殃。一时疏忽,但现在首先得平定假倭寇之乱,救济受灾百姓。”

朱元璋面色凝重,“要不是咱懂这里面的门道,无论是救灾还是平倭,都离不开浙江那帮官员。咱就直接把蒋瓛派出去,把他们全绑回京城来。”

朱元璋心里恨不得把那些不中用的官员全换了,可面对眼前的天灾人祸,又实在束手无策。

杀人容易,但地方上的事还得有人去做啊。

这个时候若把浙江道的官员全拿下,换上一拨京官,只会让当地的局势更添混乱。

朱允熥瞅着朱元璋和朱标俩人,脸色一个比一个沉重。

他琢磨了片刻,才道:“皇爷爷,父亲,浙江那地山多田少,老百姓种桑养蚕占了很多地。靠近城府的百姓家里还有点余粮。”

“可这反倒勾起了那些不安分的家伙的贪心。每逢乱世,他们就装扮成倭寇作乱,搅乱当地局势。”

那些商人跟地方士绅,就像永远喂不饱的饿狼。

朱元璋眉毛一挑:“小子,你憋着啥主意呢?”

朱允熥仰头看着朱元璋,“孙儿的意思是,朝廷或许该对商贾士绅多些关注了。”

可能由于朱元璋早年的经历,从洪武年间开始,朝廷的大部分精力都被北方征战和农民种地的事情绑得死死的。

对于商人那摊子事儿,朱元璋历来不太上心。

为了稳住地方,促进发展,朝廷对商人的税收定得极低。

监管一松懈,这些商贾士绅就有各种法子躲税漏税。

比起曾经只占半壁江山的宋朝,大明在商税这一块,竟然连宋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毕竟,宋朝的商税那可是国家收入的一大半还要多。

“商贾士绅……”

朱元璋皱着眉头,低声重复着,语气逐渐转寒,“以为咱不知道吗?他们在外头是商人,回到家乡就成了士绅,把所有的好处都往自己怀里塞。”

朱允熥见时机正好,开口道:“允熥以为,这次浙江道雪灾引发的民变与假倭寇的侵扰,对朝廷而言,是个难能可贵的转机。”

朱标轻轻咳嗽一声,“有话就直说。”

朱允熥随即阐述。

“实施摊丁入亩,官绅同制,严管商税。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事,虽想法还不太成熟,但看眼下的浙江道状况,这办法再适合不过了。”

他这一席话新词迭出,但光从字面上,朱元璋和朱标都能大致领悟其意。

朱元璋眉头时松时紧,片刻后才道:“跟爷爷详细说说,怎么具体操作。”

朱允熥颔了颔:“浙江道多山少地,百姓大多靠劳作维生。朝廷按照人头收税,在这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不如在浙江道做个试点,朝廷彻底清查土地,根据田地多少制定标准,按量收税。还能根据田地面积分等级,多者多交,少者少交。”

“眼下浙江道救灾不力,朝廷正好借此机会整顿地方官府,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士绅,一律平等,共同承担丁银税赋。”

朱允熥留意着朱元璋和朱标的反应,又道:“还有,允熥发现浙江道里手工作坊遍地开花,多数百姓都聚居在城镇中,为当地的士绅商人服务。”

“朝廷虽然有设置商税,但执行不力。今后在浙江道,应加强对商人的税收管理,严格监督,为朝廷财库添砖加瓦。”

“不能让那些商人享受荣华富贵,而百姓却衣衫褴褛,吃不饱饭。”

朱允熥语毕,偏殿里一片静默。

朱元璋紧锁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时不时地瞥向朱允熥。

终于,他的目光转向了朱标,“标儿,你对允熥说的那些改革想法怎么看?”

此刻,朱标正沉浸在朱允熥提出的摊丁入亩,官绅同制的变革设想中。

被朱元璋这么一问,他犹豫片刻道:“爹,您的意思是想减少官员和士绅们的特殊待遇吗?”

朱元璋本人对那些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可他对读书人却怀有一份特别的看重。

那些历经寒窗、科举及第的家庭,朝廷依据洪武初年的规定,给予了种种优待与特权。

从秀才起,这些家庭就能享受到税收减免,甚至还有不必向官员行礼等隐性特权,让他们在无形中地位高于普通民众。

这样的制度促进了人才的不断涌现,供朝廷选拔,但同时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压力。

朱允熥见朱元璋仍显犹豫,便接着道。

“皇爷爷,士绅有功名后,百姓会为避税投靠他们。士绅家族财富丰厚,每遇灾年还会大肆收购田地。”

“这样一来,国家的税收只会越来越少,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只有那些官绅们越来越富有。”

朱允熥深知国家的兴衰与百姓息息相关。

没有民众的支持,大明的江山不可能稳固如磐石。

至于官绅,即便王朝更替,只需换个姿势下跪,便能继续享受安逸。

爆炸的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89:开局手撕无赖亲戚
重生89:开局手撕无赖亲戚
陆涛重生回到1989年。再一次目睹后妈欺负自己媳妇。老实木讷的陆涛,不再沉默。手撕无赖后妈。凭借上一世的记忆,在村里捡漏经商。带着媳妇儿,吃香喝辣。
不谈过往吧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康王朝末年,秩序崩塌,百姓流离失所,各地起义暴乱不断。曹浪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小小村长,觉醒功绩系统,可以召唤历史名将为自己所用。在这个乱世,曹浪从村长开始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势力,手握名将谋臣,征战天
七月上火
换亲新婚夜,我嫁傻夫虐翻王府
换亲新婚夜,我嫁傻夫虐翻王府
前世,她是个任人摆布的棋子,以为自己嫁给了真爱。丈夫偷情算计,毒害谋杀,污蔑她红杏出墙……含恨而死的苏芷嫣,一朝重生,竟回到了新婚之夜。这一次,她绝不会再傻下去!大婚之夜,当场捉奸,与渣男宋知行撇清关
月雨笙萧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架空历史】+【高武】+【大明】+【无系统】杨凡穿越大明朝,化身一名小太监,亲眼目睹波澜壮阔的人间大世!千载王朝,不朽世家,江湖群雄,匹夫大豪,龙蛇并起!既然如此,那我,杨凡,要做那天下第一人!
初九元十
我医武双绝,下山即无敌
我医武双绝,下山即无敌
仙山之巅,林羽身患奇毒被迫下山结婚,不料被未婚妻误以为是变态流氓,她一直以为林羽是山里来的穷小子,没钱没势,没车没房,直到有一天……方知道,这个男人医术通天,活死人肉白骨,都市豪强尽低头!手中那把天罚
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