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意招惹

第156章:余程(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6章:余程

男人穿着件亚麻灰毛衣,袖子卷到手肘,露出一截劲瘦的手臂,正扶着门朝她们笑,“姚阿婆说你们今天回来,找我来帮忙包馄饨。”

说着看向沈母,大大方方喊了声:“婉姨。”

沈母原名陈素婉,见到面前的年轻人也很高兴,笑着应了一声,忍不住也说起了吴语,“这么久没见,小程又长高了,好标致的俊小伙咧。”

余程有着一头乌黑利落的短发,个子挺高,皮肤不算白,是一看就很健康的颜色,笑起来时露出八颗整齐的牙齿,显得阳光又热情。

“是长高了一点,还怕婉姨认不出我来了。”余程摸摸后脑勺,瞥见沈岁柔手上大包小包的行李,笑着接过来,顺带往旁边让道儿,“快先进来吧,我妈和娴姨也在,都等你们回来呢。”

“太多了,拿得动吗?”沈岁柔看他提了年货又接行李箱,担心太重,他一个人拿不了。

“小意思,走吧走吧。”

余程一手拖着箱子,一手提溜着那些大小包的礼品,步伐矫健得很,满面笑容的领着他们往院儿里去。

外婆家是老房子,前些年翻修过,跟镇上风格一致,清一色的黛瓦白墙。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铺了条鹅卵石小路,远远可以看到屋旁那几丛翠绿的修竹。

竹子被照顾得很好,茂盛的枝桠上,挂着许多苹果大小的灯笼和纳福香包,瞧着红艳艳的,格外喜庆,感觉年味一下就上来了。

沈岁柔还没走到屋前,望见院子另一旁摆了个很大的竹制晾衣架。

架子上头坠了一长串的圆形花灯,旁边的空位也没闲着,搭满了各式各样的春联儿。仔细看看,好像上边的墨迹都还没干透,风吹过来,依稀能闻见淡淡的墨香。

“那些都是外公写的?”沈岁柔边走边看,一步三回头。

余程闻言扫了一眼竹架子,笑着说:“那是咧,你也知道陈阿公闲不住,这些都是他今早的新作,就等着明天除夕贴上。其余多出来的几副,是街坊邻里请他帮忙写的,他老人家书法漂亮,横竖都比外面买的好。”

沈岁柔的外公是镇上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年轻时在教育部门工作,闲暇之余就爱钻研书法绘画,后来退休了,每天都要花费整个上午的时间,来沉浸在这项爱好里。

他是个很有雅兴的人,连院里的那些竹子和花,也是他老人家种的。

沈岁柔看见那么多对联,心知外公身体一定很硬朗,心里便也放心了许多,“外公的书法确实好,等我回京都的时候也要他给我写几副,好带回去送人。”

外婆知道她们回来了,已经洗好手从厨房迎出来,见面就给沈岁柔一个温暖又朴实的拥抱,嘴里不停念叨着:“我们囡囡回来了,好啊,真好啊。”

沈母也被她握着手,许久没见面,老人家眼眶抑制不住的红了。

“妈,姐和柔柔好不容易回来过年,您别搞得哭哭啼啼的啦。”小姨陈素娴姗姗来迟,手上还捏着块儿刚擀平的馄饨皮。

不同沈母身子弱,她年过四十五还跟二十来岁的小姑娘似的,身材气质好,穿着件淡金印花的丝绒旗袍,根本不像是孩子已经上高中的人。

“就是咧,馄饨都没包完,新来的快洗洗手,赶紧一起过来帮忙。”

厨房里又探出个人影,沈岁柔一看,是隔壁李阿姨,便笑着打了个招呼,“云姨好。”

“哎哟,柔柔越长越漂亮了啊。”李云很喜欢沈岁柔,见到她就笑得合不拢嘴,“都怪你妈妈,几年不见还跟我客气上了,我说让余程开车去接你们,她还不让。”

沈母笑笑,走过去挽住她的手,“好了,也没多少路程,这不已经到了嘛。”

李云跟沈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沈母跟着沈父去京都创业之后,两人也就不常见面,但是这么多年,情谊也未曾减少半分。

余程到一旁放了行李和年货,顺便倒了杯热茶给她们,笑着说:“婉姨,其实是我想去接你们。我跟柔柔也很久没见,好歹也是当哥哥的,这点小事算不上麻烦。”

“余程,你又来了。”沈岁柔从果盘里抓了个橘子扔他,眼里却带着笑。

余程是李云的儿子,跟沈岁柔同年,硬要算起来,不过是大了两三个星期。小时候沈岁柔每逢暑假都会回来外婆家,余程经常带着冰棍西瓜来窜门,哄着沈岁柔叫他哥哥。

小时候沈岁柔被别人家的狗撵,还是他这个“哥哥”给护着的。

后来长大了些,沈岁柔老被他捉弄,也就只叫他名字,懒得认他这个“哥”了。

“素婉和岁柔回了?”外公在楼上休息,听到下面有热闹的动静,拄着拐杖慢慢从楼上下来。

“外公,我们回来了。”沈岁柔过去搀扶他老人家,余程也跟着一起帮忙。

两人一左一右把老人扶下楼,陈老爷子在木质沙发上坐下,两手搭着拐杖顶端,打量了沈岁柔几眼,“瘦了。”说着又看向沈母,微微皱眉,“还知道回来,我以为,你都忘了还有这个家。”

沈母抿唇不语,他又说:“身体好些了吗?”

“爸……”沈母望着两鬓斑白的父亲,一时百感交集,眼眶眼瞧着又红了。

小姨和李阿姨赶紧出来缓和气氛,边说着回来就好,大家团团圆圆过大年,边半拉半拖的,把沈岁柔她们给弄去厨房包馄饨去了。

沈母在京都的时候,心里就念着家乡这口小馄饨,奈何南北差异大,北边儿的馄饨都是厚皮大肉馅儿,跟南方这边一比较,就跟吃水饺没什么区别。

几个人围着厨房的小木桌坐着,边包馄饨边聊天。

沈岁柔包得不熟练,肉馅儿总是放多了,余程瞟了几眼,干脆把凳子拉到她旁边,一点一点的从头教她包。

小姨刚弄好一个,搓了搓手,不经意的问到:“欸,柔柔之前那个男朋友怎么样了,还谈着吗?”

好歹也跟宋博彦在一起了三年,沈岁柔家里人多少都知道这事儿。

沈岁柔听到小姨提起宋博彦,差点脱口而出一个“晦气”,好在忍住了,只淡淡说了句:“已经分了。”

“啥个事咧,怎么就分手了?”李阿姨还蛮惊讶,“之前柔柔爸爸不是说,那个人挺好的嘛,家里条件好像也很不错?”

沈岁柔不知道怎么答,沈母先放了面杆子,轻轻叹气,“家庭条件好有什么用,得对我们岁柔好啊。”

“这是的咧。”小姨赞同这话,“男人有钱固然好,最重要的是得疼人。如果他都不晓得顾家,赚大把钞票也没用。”

小姨当年就是嫌她丈夫不顾家,所以直接带着孩子跟他离了婚。

沈母是当时唯一支持她的人,如今听着这话,还是觉得有道理,“现在有几个男人顾家啊,像小程这样积极工作,还会照顾人的,大城市里少之又少。”

余程在看沈岁柔包饺子,听到沈母夸自己,咧着嘴笑了笑,没接话。

沈岁柔撇撇嘴,故意开着玩笑说:“余程在你们眼里,可真是个香饽饽。但你们是不是忘了,他小时候可会捉弄人了,三天不打,得上房揭瓦。”

“那都是小时候了好不好。”余程哭笑不得,“你就记得我捉弄你,怎么不记得我给你买酒酿丸子吃,买西瓜吃,买冰棍儿吃,买桂花糕吃……”

“好好好,我收回,我收回还不行?”沈岁柔被他念得头疼,想起小时候的事儿,捂着耳朵也忍不住连连发笑。

李阿姨也笑得眯起眼来,连包两个完美小馄饨,“柔柔啊,你别说,余程现在确实挺好的。白天在银行工作,晚上回来还知道帮我干家务活,没事儿还来你阿婆家转转,陪你阿公写字浇花。要是我有女儿,我都想让他当女婿。”

她这波王婆卖瓜,把大伙儿都逗乐了。

沈岁柔也笑起来,但笑着笑着,好像又在哪儿品出点不对劲。

沈母笑了一会儿,对她说:“柔柔啊,难得回来一次,你多跟小程处处,就当做叙旧。”

小姨也说:“对啊,你们以前挺聊得来的,一起多出去玩几次,自然就熟了。”

沈岁柔这会儿,总算明白她们的意思了。

还没来得及说话,余程先把她从椅子上拽起来,笑眯眯地对大人们说:“你们先聊啊,我带柔柔去拿桂花冬酒。”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御兽:我的契约不对劲
御兽:我的契约不对劲
关于御兽:我的契约不对劲:在这个全民御兽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成为御使。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契约方向。有的人与龙亲和,天然就对神龙有吸引力。有的人与精灵亲和,因此他们受精灵青睐。有人亲和妖兽,也有人亲和邪魔。鬼怪、圣灵、奇花、异草、神虫…各种稀奇古怪的契约方向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更多的则是蛇鼠、猫狗、飞鸟、游鱼等普通契约亲和。……能够契约强大御兽的人,未必能成为强者。只能契约普通御兽的人,未必没有
蹲坑思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我死后,嫡兄们都疯了
前世,唐卿卿用尽所有力气,仍得不到父母和兄长们的认可。还被嫡妹和渣男陷害致死,惨烈收场。重活一世,她绝不重蹈覆辙,那样冷心冷情的家人不要也罢。就在她决绝离开后,兄长们却都后悔了。纷纷追妹火葬场。唐卿卿嗤之以鼻:本姑娘无牵无挂,自在逍遥不好吗?本以为,这辈子会孤寡一生。谁知却被腹黑王爷缠上身,倾尽所有独宠她一人。
君如月
战神王爷的调皮小王妃
战神王爷的调皮小王妃
现代医学界人称女魔医的司徒灵,为救一小孩灵魂重生到圣朝大陆。传闻镇国公府上出了一位小神童,三岁作得一手好诗,六岁能给人看病,在家爹娘宠上天,出门有哥哥们护着。参加个宫宴都能把第一美男预定为未来的相公,就连老天也是爱她的,还附送给她一项异能。 片段一: “小哥哥,你长得真漂亮啊!长大后你做我相公好不好”某男:“………” 片段二: 将军夫人:“王爷,到府上来可是有什么事,老爷他们还没回府。”龙天绝:
白雪灵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
神三群聊:三国
神三群聊:三国
云气蕴养技术真厉害,材料学爆炸。 “众所周知,左手倒右手,等于什么都有。”陈曦宣。 “我出图纸,你出机床,我们一起做大做强。”群友宣。 “文以载道,武能安邦,唯有奇观,兴国安邦。”万年重工宣。 “七代舰灵,听我命令,从此刻开始,开启舰娘时代。”万年公主刘桐宣。 星辰大海,有梦即可。[神三同人,如有冒犯,还请指正。]
混日子的又一天